喻聰
改良早期鼻飼喂養法在新生兒破傷風治療中的臨床意義研究
喻聰
目的 探討改良早期鼻飼喂養法在新生兒破傷風治療中的臨床意義。方法 選取86例破傷風新生兒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43例給予外周靜滴TPN治療,治療組43例給予改良早期鼻飼喂養法治療,對比2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臨床效果良好,患兒臍帶炎癥愈合時間短、住院時間短(P<0.05),體質量明顯增長(P<0.05),低體溫發生概率降低(P<0.05)。結論 改良早期鼻飼喂養法治療新生兒破傷風效果明顯,令人滿意,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改良早期鼻飼喂養法;新生兒;破傷風
新生兒破傷風是一種由破傷風桿菌引起的急性感染疾病,多是由臍部感染引起的。新生兒破傷風潛伏期約為15天,早期多表現為哭鬧、吃奶困難、張口不大,口唇面色發青,牙齒緊閉,全身骨骼肌強直性痙攣等[1]。臨床長給予控制痙攣、保證營養和預防感染治療,但患兒牙齒緊閉,吃奶困難等導致營養治療較為困難。因此,以往臨床多采用早期鼻飼喂養破傷風患兒。本文則采用改良早期鼻飼喂養法治療破傷風患兒,臨床效果令人滿意,現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江西省兒童醫院收治的86例破傷風新生兒為研究對象,所有新生兒都有臍炎,將86例新生兒隨機分為平均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43例,其中,日齡3 d 5例,4~7 d 28例,大于8 d 10例;輕度炎癥8例,中度炎癥17例,重度炎癥18例;其中剖宮產19例,順產24例;合并黃疸2例,敗血癥1例,肺炎3例;體質量(3.4±0.5)kg。治療組43例,其中,日齡3 d 4例,4~7 d 25例,大于8 d 14例;輕度炎癥11例,中度炎癥15例,重度炎癥17例;其中剖宮產17例,順產26例;合并黃疸3例,敗血癥1例,肺炎2例;體質量(3.2±0.9)kg。2組患兒日齡、炎癥程度、接生方法、合并疾病、體質量等臨床資料方面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患兒均給予綜合治療,治療方法如下:維持病室安靜,避免刺激,對咽部分泌物比較多的患兒吸痰治療,缺氧或紫紺患兒給予吸氧治療,嚴重的患兒給予氣管插管、呼吸機以及滅滴靈、青霉素抗感染治療,并給予破傷風毒素中和毒素,維持患兒體內水電解質平衡,給予臍周封閉,安爾碘以及3%過氧化氫護理臍部[2]。
在上述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對照組給予外周靜滴TPN治療,6%復方氨基酸,20%中長鏈脂肪酸,50%GS以及5%GS,按照脂肪乳0.5 g/(kg?d)逐漸添加至2 g/(kg?d),黃疸患兒可酌情減脂肪乳[3];治療組給予改良早期鼻飼喂養法治療,患兒入院48小時內,靜脈注射安定,插入胃管,50 mL注射針筒用于加奶,50 mL注射針筒連接微量輸液泵,鼻飼喂哺40~60 mL/次,每隔3 h喂哺1次,鼻飼前確認胃管位置,喂哺時間控制在1小時左右,間歇期封管,可通過調整輸液泵泵入速度來控制喂哺速度[4]。
1.3 觀察療效 對比2組患兒臍炎愈合及住院天數、體質量增長情況,以及臨床并發癥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所有研究資料均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兒臍炎愈合天數、住院天數以及體質量增長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患兒臍炎愈合天數、住院天數均較短,且患兒第10天體質量增長明顯較多,2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兒臍炎愈合天數、住院天數以及體質量增長情況比較(x±s)
2.2 2組患兒臨床并發癥比較 對照組43例患兒中,痊愈39例,死亡4例;低體溫9例。治療組43例患兒中,痊愈42例,死亡1例;低體溫0例。治療組患兒低體溫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2組患兒給予為期2年的隨訪,隨訪結果顯示,2組患兒腦電圖、心電圖、心肌酶譜以及肝腎功能均正常,且生長發育良好。
據相關數據統計表明,我國新生兒破傷風多發生在經濟文化落后的農村及山區,在衛生條件較好的城鎮地區,新生兒破傷風發病率幾乎為0%,這與新生兒所處的環境有重要的關系[5]。新生兒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桿菌引起的,破傷風桿菌作為厭氧菌,其主要存在于人畜腸道,隨糞便排出進入塵埃、土壤,這樣一來,其隨風散播能力較強[6]。新生兒破傷風桿菌多是由臍帶感染引起的。
以往臨床治療新生兒破傷風多采用早期鼻飼喂養法,該方法具有以下幾個優點:確保足夠熱量,同時不增加腎臟以及循環負荷;能有效避免因靜注刺激引起痙攣;能有效避免因饑餓引起的痙攣[7]。但臨床經驗指出,期鼻飼喂養法因反復的插拔管會導致痙攣窒息、胃管壓迫或組織反應等,從而引起周圍器官出現炎癥,因此,較多學者建議臨床應采用靜脈營養[8]。本研究選取43例破傷風新生兒,給予改良早期鼻飼喂養法治療新生兒破傷風,該方法與外周靜滴TPN治療對比,患兒臍炎愈合時間、住院時間、體質量增長情況以及并發癥情況明顯較優,令人滿意。值得注意的是,臨床治療新生兒破傷風的過程中,也離不開精心護理[9]。
綜上所述,采用改良早期鼻飼喂養法治療新生兒破傷風,一方面有助于患兒早期痊愈,另一方面降低醫療成本,減輕了家長經濟負擔,經濟安全,因此,值得臨床大力推廣和應用。
[1] 馬荷仙.新生兒破傷風45例臨床治療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3(6):505-507.
[2] 古玉芳.新生兒破傷風35例臨床治療分析[J].右江醫學,2011,39(4):487.
[3] 李梅.基層醫院新生兒死亡95例原因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15):107-108.
[4] 齊寶珠,梁金麗,徐燕.新生兒破傷風鼻飼喂養方法的改進[J].現代醫藥衛生,2005,21(12):1594-1595.
[5] 韓宏梅,戈清鳳,王亞麗.新生兒破傷風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1,6(2):205.
[6] 沈曉明,王衛平.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26.
[7] 王春燕,吳莉萍.大劑量安定治療重癥新生兒破傷風86例[J].臨床醫學,2008,28(1):78.
[8] 謝超,陳長,李放軍.湖南省1996-2006年新生兒破傷風病例流行病學分析[J].當代醫學,2007,13(19):57-58.
[9] 邵莉霞,劉敏杰.新生兒破傷風的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13(15):425-426.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3.048
江西 330006 江西省兒童醫院新生兒科 (喻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