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世萍
精神科封閉式管理病房實施關懷性管理制度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觀察
溫世萍
目的 觀察精神科封閉式管理病房實施關懷性管理制度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選取60例精神科封閉式管理病房的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30)。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關懷性管理制度,在患者出院時進行滿意度調查。結果 觀察組在人文關懷、病區管理、操作技術、健康教育和積極熱情方面的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總體滿意度評分為(3.97±0.35)分,對照組為(3.75±0.22)分,2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精神科封閉式管理病房實施關懷性管理制度能顯著提高患者對治療和護理的滿意度。
精神科;封閉式;管理;病房;關懷;滿意度
精神科患者由于其大腦功能的紊亂,認知、行為等方面會出現功能障礙,為保證人身安全,通常對病情嚴重的患者采用封閉式管理的方法,然而卻忽視了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其生命質量較差,患者對治療和護理的滿意度也不高。關懷性管理制度是以人文護理為基礎,為患者提供有針對性的全面護理,具有整體性、創造性、有效性等特點[1],對護理人員的人文素質要求較高。本研究探討對精神科封閉式管理病房實施關懷性管理制度,獲得較為滿意的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從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江西省贛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60例精神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為住院超過1.5個月的成年患者,需要進行封閉式管理,排除有意識和智能障礙的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30),其中觀察組男13例,女17例,年齡34~76歲,平均(47.6±7.2)歲,病程1.5~10年,平均(7.5±1.2)年;對照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33~74歲,平均(48.2±6.8)歲,病程2~10年,平均(7.2±1.4)年。2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包括指導患者服藥、檢查病房、監測生命體征等,嚴格按照醫院規定實行管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關懷性管理制度,為患者提供全面的、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護理人員需要接受護理前的相關培訓,及時糾正一些不符合人文化管理的護理措施,護士長嚴格檢查護理人員的臨床操作,對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意見和建議,實施獎罰措施鼓勵護理人員提高護理效率[2],將護理人員和患者的溝通交流計入護理質量考核中。
在改善病室環境方面,為封閉式管理病房設計合理的房間安排,可以針對實際情況對常規病房進行改造,以便護理人員的觀察和家屬探病。改變原有的限制患者家屬探視的規定,家屬可以每天都來探視,但是需要控制人數,探視前聽取護理人員的囑咐,積極配合。在日常生活方面,為豐富患者住院期間的娛樂活動,醫院需要為患者組織各類娛樂活動,制定計劃、由專人負責,娛樂活動可以和康復活動相結合。患者晚上服藥的時間可以推至19:00,夜間也可以開放活動室,為患者提供看電視、下棋、交流等活動[3]。在心理護理方面,很多患者由于長期住院,會出現想家的情況,此時護理人員需要積極和患者進行溝通交流,緩解其心理壓力,在精神上給予支持和鼓勵。多和患者家屬聯系、提醒其來院探視,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使之安心配合治療和護理,但是要注意控制來訪家屬人數,給患者良好的休息環境。
在健康教育方面,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介紹疾病機理、治療過程以及出院后如何進行自我控制,講解一些精神疾病的早期發病跡象以及如何預防,指導患者正確用藥等。臨近患者出院時,給患者家屬進行健康常識的教育,包括用藥、保健、心理等方面,囑咐家屬多向醫院咨詢和聯系。本院在患者出院時都會發放1張愛心聯系卡,方便患者出院后能與醫院有更好的溝通。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的形式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在護理滿意度的各項指標中的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比較(x±s)
精神科封閉式管理雖然能保證患者的人身安全,但是如果缺乏人文化的護理,患者正常康復的進程會減慢,生命質量受到影響。關懷性管理制度是一種符合現代護理理念的管理方式,它需要護理人員具備愛心和責任心,以及嫻熟的護理技能、心理學技能等,讓患者在治療和護理中感受到尊重和關愛,能夠積極配合治療。
關懷性管理除了重視臨床護理外,也對病區的硬件設施有一定的要求,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設置大小兩種病室,組合條件相似的患者在同1個病室。若患者在入院后否認有病,且拒絕和其他患者同住,就安排其入住小房間,且允許患者家屬陪護。此外,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社會背景、文化程度等,合理選擇幾個患者住在同1個病房內,盡量減少患者間的摩擦。為不影響大病房內其他患者的休息,可以設置另外的會客室,以便患者和家屬進行交流。
醫院需要給患者提供娛樂活動,幫助患者加快恢復,晚間活動時間和服藥時間可以推遲[4]。夜間開放活動室就需要增加夜間值班的護理人員人數,以往患者的晚間服藥都是日班護理人員在下班前完成的,在藥物作用下患者大約18:00就要上床睡覺,這不符合大多數患者的生活規律,因此需要加強晚班護理人力,延遲患者晚間服藥的時間。
心理護理是關懷性管理的重點環節,一些患者由于長期住院,沒有家屬陪伴,且探視時間有限,往往會有想家的情況,心理狀態比較低落,而關懷性管理不限制家屬探視時間,患者可以得到家屬的陪伴、關心和支持,消除孤獨感和被拋棄感。
在實行健康教育方面,形式可以有設置宣傳專欄、集體教育、個別教育等[5]。專欄的健康教育內容需要每周更換1次,集體健康教育要設提問、討論以及解答等環節,護理人員需要站在和患者平等的位置,以患者的角度給予精神上的支持。對病情嚴重的患者進行個別教育,給予特殊的心理指導,必要時為其安排專門的心理咨詢。如此可以拉近護理人員和患者的距離,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實施關懷性管理制度能讓護理人員主動學習更多的技能,當護理質量的考核與護理人員和患者的交流溝通掛鉤后,更需要護理人員積極學習心理學知識,以便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懂得如何更好的與患者進行交流和指導。由于精神科患者時常會有自理缺陷、控制力差、沖動以及抗拒等心理[4,6-8],在日常交流中存在諸多問題,因此護理人員容易有挫敗感,久而久之失去信心,不愿和患者多進行溝通。而關懷性管理制度要求護理人員重視人文關懷,給予關心和鼓勵,逐漸感化患者,從而改善護患關系。
本次研究對部分精神科封閉式管理病房的患者實施關懷性管理制度,在患者出院時進行滿意度的調查,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護患關系得到明顯改善,此種護理方式得到患者和家屬的歡迎,因此值得臨床的廣泛應用。
[1] 王艷.精神科住院患者病房管理體會[J].中外醫療2012,12(23): 141-142.
[2] 趙惠英.實施關懷性管理制度對精神科封閉式管理病房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29-30.
[3] 徐偉亞.患者對護士滿意度月評在精神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2,33(28):6246-6247.
[4] 陳琳霞,姚國利.精神科病房封閉式管理的人文缺陷及對策[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9,22(4):55-56.
[5] 李海雙.實施人文關懷對精神科封閉式男病房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醫學信息,2013,26(10):177-178.
[6] 黃曉紅.精神科封閉式男、女病區管理的差異及對策[J].醫學信息,2010,6(8):1474-1475.
[7] 林曉方,王琳,石文杰.精神科護理質量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3(3):112-113.
[8] 盛彩華.精神科護理安全論析[J].當代醫學,2012,18(13):124-125.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3.075
江西 341000 江西省贛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精神科 (溫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