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優質護理在改善腦血栓患者負性情緒及護理滿意度中的應用分析
張莉
目的 分析優質護理對腦血栓患者負性情緒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將83例腦血栓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40例給與常規護理,觀察組43例給予優質護理服務。結果 患者護理滿意度分別為:對照組77.50%(31例),觀察組93.02%(40例),護理后觀察組焦慮及抑郁改善情況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并且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均P<0.05)。結論 優質護理可有效緩解腦血栓患者負性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
優質護理;腦血栓;負性情緒;滿意度
腦血栓是由于腦動脈主干或皮質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增厚、管腔狹窄閉塞和血栓形成,進而引起腦局部血流減少或供血中斷,從而使腦組織缺血缺氧導致軟化壞死出現局灶性神經系統癥狀[1]。現分析優質護理對腦血栓患者負性情緒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特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4年11月遼寧省人民醫院收治的83例腦血栓患者,其中男45例,女38例;年齡62~88歲,平均(65.0±4.2)歲;病程:4個月~3年,平均(18.8±3.6)個月。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與觀察組43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病情、文化程度等基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對比分析。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飲食護理、患者身體指標的觀察與檢測、藥物護理、吸氧護理、被動遵循醫囑等基礎護理項目;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服務,即通過配備先進齊全的治療設施與高職業素養的護理人員,從患者入院、治療前后、出院等整個期間給予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其主要護理項目包括:(1)飲食護理:醫護人員根據患者身體狀況制定針對性食譜,在確保營養的基礎上注意控制進食量與患者體重,避免攝入過多脂肪而影響病情;(2)心理干預:護理中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站在患者角度看問題,調節患者心理狀態、樹立治療信心、消除焦慮與抑郁情緒,讓患者以良好心態配合治療,如果出現情緒波動,應及時采取心理疏導以安撫情緒,必要時可經醫生同意后給予鎮靜藥物[2];(3)健康教育及家屬支持:向患者與家屬普及腦血栓治療的過程、注意事項、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如何預防并發癥等知識,讓患者及家屬懂得如何有效配合治療,使患者在家屬支持下積極接受治療,以減少并發癥和因不了解而出現的負性情緒;(4)用藥護理:根據醫生要求指導患者如何服藥,并介紹藥物用途、用法、用量等,以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觀察其不良反應,發現異常及時處理,避免其因藥物抗拒或藥物不良反應引發的負性情緒;(5)出院指導: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項、應急措施,并通過電話回訪或定期復診方式來確保患者身體狀況良好,提醒患者如病情復發要及時到醫院救治。
1.3 觀察指標[2]使用Zung氏抑郁自評量表(SDS)與焦慮自評量表(SAS)對2組患者手護理前后的抑郁與焦慮度分別進行評分,其中50分以下為正常,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并通過自制《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對所護理患者進行問卷調查,滿分100分,分為滿意(85分以上)、較滿意(70~84分)與不滿意(70分以下),總滿意率=滿意率+較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或例數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調查結果 護理前2組患者的抑郁與焦慮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護理后2組患者的抑郁度、焦慮度較護理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觀察組的改善情況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調查結果比較(x±s,分)
2.2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分析 觀察組滿意33例,占76.74%;較滿意7例,占16.28%;不滿意3例,占6.98%;總滿意率為93.02%。對照組滿意18例,占45%;較滿意13例,占32.50%;不滿意9例,占22.50%;總滿意率為77.50%。護理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優質護理是最新提出的一種先進護理模式,是以患者為工作核心,通過滿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保證患者安全、保持患者軀體舒適、協助平衡患者心理,并取得患者及家屬的支持,最終以高質量護理服務來提升患者、其家屬與社會滿意度的護理模式[3-4]。
在本次研究中,遼寧省人民醫院為部分腦血栓患者嘗試性采用優勢護理理念實施護理工作,從心理干預、飲食護理、藥物護理、健康教育及家屬支持、出院指導等方面實施優質護理。腦血栓患者因不適應自身的患者角色,或擔心醫療費用問題以及經濟負擔等原因,常會出現各種不良心理,最常見的不良情緒為沮喪、擔心、焦慮、不安及抑郁等[5-6],這些情緒不僅會影響患者對治療和護理工作的配合度,同時還會對其生理恢復造成直接影響。因此護理人員遵循“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重視對患者展開心理疏導并給予安撫,同時囑咐家屬給予患者充分的關心與幫助。與此同時,對于患者健康教育工作給予高度重視,護理人員主動為患者開展健康教育,消除不了解疾病知識而產生的盲目、恐慌的心理。合理的飲食對患者康復有促進作用[7],故護理人員通過準確把握患者實際病情并結合自身工作經驗,邀請專家參與,為患者制定針對性強的食譜,同時囑咐患者合理控制體重,以免影響病情康復[8]。
本次選取收治的83例腦血栓患者,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的改善情況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優質護理可大大減少患者抑郁與焦慮,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將優質護理應用于腦血栓患者護理中效果非常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1] 劉靜.腦血栓形成后康復期的護理[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1,9(4):78.
[2] 劉賢文.老年腦血栓住院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3(18):676-677.
[3] 代朝珍.優質護理在腦血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醫藥前沿,2014(6):329.
[4] 張娟.淺談優質護理在護理腦血栓患者中的應用[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3,11(7):196-197.
[5] 羅志輝.對54例腦血栓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臨床體會[J].中國民康醫學,2014,26(16):110-111.
[6] 馮燕紅,程斯,陳曉莉.低分子肝素治療進展型腦血栓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6):60-61.
[7] 劉宇心,宋宇,魏然,等.老年腦血栓的綜合護理[J].當代醫學,2013,19(3):127-128.
[8] 皮淼.淺談優質護理在腦血栓患者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4(22):22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3.077
遼寧 110016 遼寧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