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丹
低分子量肝素聯合硫酸鎂治療早發型子癇前期效果初評
孫麗丹
目的 探討低分子量肝素與硫酸鎂聯合治療早發型子癇前期的療效。方法 將62例早發型子癇前期患者隨機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n=31)。對照組單純應用硫酸鎂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療,比較2組的療效。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的SBP、DBP、D-Dimer、24-UP及Up/Ucr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妊娠延長時間為(8.34±1.71)d,較對照組的(11.86±4.26)d顯著縮短(P<0.05);觀察組的胎兒窒息及圍產兒死亡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低分子量肝素與硫酸鎂聯合治療早發型子癇前期可提高臨床療效,改善妊娠結局,值得推廣應用。
早發型子癇前期;低分子量肝素;硫酸鎂
子癇是指孕婦妊娠晚期或臨產時或新產后,出現眩暈頭痛、突然昏不知人、兩目上視、手足抽搐、全身強直、少頃即醒、醒后復發,甚至昏迷不醒的疾病,而早發型子癇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較為特殊的類型之一,具有起病隱匿、發展迅速等特點,是導致圍產期母兒的主要原因。相關臨床研究顯示早發型子癇前期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病情會快速惡化發展,不利于嬰兒發育,且致死率可達70%以上[1]。由于早發型子癇前期的發病人群較為特殊,因此,臨床治療多是采用藥物進行控制,常用的治療藥物有低分子量肝素以及硫酸鎂等。此次研究擇取62例早發型子癇前期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結果顯示早發型子癇前期的治療中應用低分子量肝素配合硫酸鎂治療獲得了顯著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遼寧省綏中縣醫院收治的早發型子癇前期患者62例,除外原有糖尿病、高血壓、肝腎功能障礙、心臟病以及肝素禁忌癥者。患者隨機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n=31)。觀察組年齡23~35歲,平均(31.1±2.4)歲;孕周28~31周,平均(29.4±1.3)周。對照組年齡21~35歲,平均(30.4±2.7)歲;孕周28~31周,平均(29.7±1.2)周。2組年齡及孕周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均予以降壓、利尿、鎮靜、擴容以及促進胎肺成熟等治療,必要時可予以吸氧。對照組予以15g硫酸鎂+ 1000mL 5%的葡萄糖溶液靜脈滴注,控制滴速為1.5~2.0g/ h。密切觀察血壓變化,一旦發現血壓升高,可予以20mL 25%硫酸鎂+2mL 2%的利多卡因肌注。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皮下注射,0.2~0.4mL/次,1次/d,1周為1個療程,2個療程之間間隔1周,以羊膜腔穿刺以及剖宮產分娩為肝素停用指標。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的母嬰并發癥情況以及妊娠延長時間,分別于治療前后測定患者的收縮壓(SBP)、舒張壓(DBP)、纖維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間(APTT)、D-二聚體(D-Dime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以及隨機尿蛋白(Up)與尿肌酐(Ucr)比值(Up/Ucr)。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指標變化 2組治療前各項指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2組FBG、PT、APTT、BUN、Scr均獲得一定改善,但與治療前及組間比較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2組治療后SBP、DBP、D-Dimer、24-UP及Up/Ucr均顯著降低(P<0.05),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臨床指標比較(x±s)
2.2 妊娠結局 觀察組的妊娠延長時間為(8.34±1.71)d,較對照組的(11.86±4.26)d顯著縮短(P<0.05)。觀察組的孕產婦并發癥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胎兒窒息及圍產兒死亡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期待療法是臨床治療早發型子癇前期的主要手段,在解痙治療的同時配合血壓控制,最大限度地延長孕周,并應用激素治療以促進胎肺的成熟,從而提高胎兒的存活率[2]。臨床研究表明,血管內皮損傷引起血小板凝集以及血液高凝狀態是子癇前期的主要發病機制之一,故治療本病的還應強調抗微血栓治療[3]。

表2 2組母嬰并發癥比較[n(%)]
低分子量肝素具有抗凝、抗血栓、抗氧化、抗炎、保護血管內皮以及改善微循環等作用,近年來被臨床應用于治療早發型子癇前期[4-5]。硫酸鎂具有擴張血管、降血壓等作用,常用于治療子癇以及先兆子癇。低分子量肝素與硫酸鎂聯合應用具有療效協同作用,能夠有效保護臟器功能以及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并可調節免疫、抗炎以及抗細胞粘附[6-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應用低分子量肝素聯合硫酸鎂治療后,2組FBG、PT、APTT、BUN、Scr均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觀察組治療后SBP及DBP均較對照組顯著降低,且D-Dimer、24-UP及Up/Ucr也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2組孕產婦并發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觀察組的胎兒窒息與圍產兒死亡率較對照組顯著降低(P<0.05),妊娠延長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
總之,低分子肝素聯合硫酸鎂治療早發型子癇前期可更好地控制血壓水平[8],降低血清D-Dimer水平,改善腎功能與凝血狀態,延長妊娠周期,改善妊娠結局,值得推廣應用。
[1] 薛梅.應用低分子量肝素聯合硫酸鎂治療早發型子癇前期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10):126.
[2] 李玉奇.硫酸鎂和低分子肝素治療早發型子癇前期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3,19(33):79-80.
[3] 葉柳青,汪麗萍,黃啟濤,等.低分子量肝素聯合硫酸鎂治療早發型子癇前期的療效觀察[J].重慶醫學,2012,41(9):864-866.
[4] 殷茵,孫麗洲.120例早發型子癇前期孕婦解痙抗凝治療的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28(2):115-118.
[5] 劉淼.低分子量肝素聯合硫酸鎂治療早發型子癇前期的療效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4,11(20):83-84.
[6] 盧柳娟.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82例臨床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3,19(6):816-817
[7] 賀衛英.硫酸鎂聯合低分子肝素治療重度妊高征的臨床效果[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3,45(1):87-88.
[8] 羅冰,謝芳.低分子量肝素聯合硫酸鎂治療早發型子癇前期的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8):1683-168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6.039
遼寧 125200 遼寧省綏中縣醫院婦產科 (孫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