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燕
早期氣管鏡灌洗治療重度顱腦損傷后肺部病變的觀察
徐 燕
目的 觀察早期氣管鏡灌洗治療重度顱腦損傷后肺部病變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70例重度顱腦損傷患者隨機均分為2組(n=35)。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行氣管鏡灌洗,對比2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早期采用氣管灌洗后,患者SpO2顯著增加,觀察組肺部感染發生率(45.3%)顯著低于對照組(81.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肺部病變持續時間為(4.1±0.8)d,對照組為(12.9±1.1)d,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期支氣管肺泡灌洗可以顯著預防重型顱腦損傷后并發肺部病變,促進肺部感染治愈,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顱腦損傷肺疾病;早期氣管鏡灌洗;臨床效果觀察
由于重度顱腦損傷患者意識不清、吞咽能力下降以及顱內壓升高引起嘔吐,容易導致患者胃內容物及分泌物的吸入引起肺部病變,使腦組織缺氧情況加劇,影響患者腦部功能。肺部感染屬于臨床中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較為常見的嚴重并發癥,其造成的多臟器功能衰竭是導致患者晚期死亡的重要因素[1],因此提高肺部感染的預防與治療能夠明顯減小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病死率,傳統化痰、平喘以及抗感染等治療措施效果不理想。本研究選擇35例重度顱腦損傷患者,觀察早期氣管鏡灌洗治療重度顱腦損傷后肺部病變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株洲市人民醫院住院的70例重度顱腦損傷患者隨機均分為2組(n=35)。觀察組男21例,女14例;年齡18~72歲,平均年齡(39.8±2.2)歲;格拉斯哥評分(GCS)3~8分;10例行開顱血腫清除+去骨瓣減壓術,11例行彌漫性腦腫脹單純去骨瓣減壓術,14例原發性腦干傷。對照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18~73歲,平均年齡(40.0±2.1)歲;格拉斯哥評分(GCS)3~8分;9例行開顱血腫清除+去骨瓣減壓術,13例行彌漫性腦腫脹單純去骨瓣減壓術,13例原發性腦干傷。臨床主要表現為嘔吐、呼吸道內有分泌物、呼吸障礙、肺部伴有濕啰音、血氧飽和度(SpO2)小于90%、胸部X線片顯示炎性變。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臨床可比性。
1.2 方法 傷后24h內,觀察組采用日本奧林巴斯BFP60支氣管鏡行灌洗治療。通過氣管套管將氣管鏡置入,目視下清理氣管分泌物以及異物,并使用溫生理鹽水進行清洗,最大程度地防止無效吸引,避免肺內氧分壓因此而降低,灌洗完成后,注入生理鹽水+0.2丁胺卡那,保留在炎癥嚴重肺部位。通過患者病情判斷近期是否再行灌洗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霧化、吸痰等常規治療措施。
1.3 觀察指標 根據心電圖,觀察SpO2變化;所有患者均送痰液行細菌培養,比較2組細菌培養陽性率;通過患者痰量、性質、肺部啰音的降低以及胸部X線等指標判斷治愈時間,比較2組臨床治療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配對t檢驗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灌洗前后2組SpO2比較 灌洗前,觀察組SpO2為(77.2±5.6)%,灌洗后為(98.2±5.1)%;灌洗前,對照組SpO2為(74.2±5.7)%,治療后為(90.2±5.9)%。2組SpO2比較,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痰培養結果比較 對照組細菌培養陽性率為
81.2 %,觀察組為45.3%,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2組臨床效果比較 2組治療早期均未發現死亡病例,觀察組近期死亡2例,對照組近期死亡3例。治療后,患者肺部病變明顯改善:X線片發現炎癥吸收,痰培養陰性,未發現嚴重并發癥。觀察組肺部病變持續時間為(4.1±0.8)d,對照組為(12.9±1.1)d,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臨床結果比較(x±s)
由于重度顱腦損傷后昏迷、咽反射基本消失、顱內壓升高以及迷走神經亢進,從而引起反復嘔吐,顱底骨折的大量血液等容易被吸入導致急性肺部機械阻塞。誤吸物容易造成吸入性肺炎的發生。重度顱腦損傷產生的顱高壓可能并發神經源性肺水腫[2]。神經源性肺水腫和吸入性肺炎是導致肺部感染產生的關鍵條件,再加上患者免疫力降低以及氣管被切開后呼吸道保護功能消失,造成肺部感染率顯著升高。肺部感染引起的低氧血癥,使腦缺氧情況加劇,造成繼發性腦損傷[3]。重型顱腦損傷與肺部感染是相互作用、惡性循環的關系。在損傷早期,臨床主要表現為低氧血癥以及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礙,所以在臨床中應該及時行氣管灌洗,從而緩解早期肺部損傷。
在搶救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過程中,采用早期支氣管灌洗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主要表現為以下4個方面:(1)局部病灶清洗功能。氣管鏡能夠直接進入病灶區域,可在目視下較為準確地清理,清除氣道分泌物、嘔吐以及血液等,另外還能夠選擇性地清洗黏稠痰液及痰栓,從而改善氣道阻塞,促進肺復張,增強通氣功能,避免低氧血癥及腦組織缺氧情況的發生。(2)使用生理鹽水進行局部灌洗,該方法有利于改善支氣管痙攣,稀釋支氣管肺泡內炎癥滲出物有利于被清除[4]。(3)通過治療后發現,采用早期氣管灌洗,可以使患者肺部感染發生率顯著下降,而且出現感染后,臨床治愈時間顯著減小[5]。(4)可以為合理選擇抗生素提供借鑒。醫師可在目視下準確地清理病灶區域的分泌物,從而為做細菌學培養以及藥物敏感試驗作出很好的準備,為全身用藥提供可靠的數據[6]。本研究發現,采用支氣管灌洗不僅能夠顯著減小肺部感染發生率,而且其肺部感染程度往往較輕,較易控制,同時療程短,基本不會發生因嚴重缺氧而造成顱腦損傷惡化的情況。所以在不影響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實施其它搶救方法的同時,應該及時采用氣管鏡灌洗。
氣管鏡下行灌洗治療屬于有創技術,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因此術中操作不當往往造成患者缺氧狀況的惡化。纖支鏡使用過程中引起氣胸以及大出血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率為5.2%[7],所以在治療過程中應該隨時監測HR、BP以及SpO2,如果SpO2低于
85%時應該停止操作,同時給予患者高濃度吸氧,待SpO2大于
95%以上時再操作,避免因缺氧導致并發癥的出現。氣管鏡下操作應謹慎,同時做好術前和應急準備,存在時應該迅速、輕柔、準確、有效,降低對患者的刺激,保證患者的安全[8]。
本研究結果顯示,早期采用氣管灌洗后,患者SpO2顯著增加,觀察組肺部感染發生率(45.3%)顯著低于對照組(81.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肺部病變持續時間為(4.1±0.8)d,對照組為(12.9±1.1)d,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早期支氣管肺泡灌洗可以顯著預防重型顱腦損傷后并發肺部病變,而且促進肺部感染治愈,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 韋英光.重型顱腦損傷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3,6(6):604-608.
[2] 葉小蘭,楊芳,葉雯.纖維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治療重型顱腦損傷并肺部感染的療效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5):693-694.
[3] 羅福如,劉福松,唐志斌,等.纖維支氣管鏡治療急危重癥合并嚴重肺部感染的療效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14):1880-1881.
[4] 甘斌,黃業清.經纖維支氣管鏡灌洗治療重型顱腦損傷合并肺部感染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2,33(30):6507-6508.
[5] 陳銳.纖維支氣管鏡治療重型顱腦損傷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內鏡雜志,2014,4(20):429-431.
[6] 陳會芬.纖維支氣管鏡灌洗結合早期氣管切開防治顱腦損傷后肺部感染臨床觀察[J].護理研究,2010,14(12):3257-3258.
[7] 周雪梅,陳慧,林玲.便攜式纖維支氣管鏡床旁吸痰及肺段灌洗的護理體會[J].全科護理,2010,8(9A):2278-2279.
[8] 盧昌政.早期用呼吸機對重型顱腦損傷肺部感染的防治[J].當代醫學,2011,17(28):86.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6.063
湖南 412000 株洲市人民醫院 (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