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燕
心理護理干預改善肺栓塞老年患者抑郁情緒的效果觀察
黃 燕
目的 觀察心理護理干預改善肺栓塞老年患者抑郁情緒的效果。方法 抽取肺栓塞老年患者80例,均診斷有抑郁情緒,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40),對2組肺栓塞老年患者均給予藥物治療以及抗抑郁藥物治療,此外,對照組實行一般常規護理,觀察組實行常規護理外加心理干預治療。結果 經HAMD量表評定對比,觀察組患者第1、3、5周分別為(28.12±3.24)分、(16.45±1.64)分、(4.56±2.34)分。觀察組抑郁情況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滿意度97.5%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藥物治療期間,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改善肺栓塞老年患者的抑郁情況,值得臨床推廣。
心理護理;肺栓塞;抑郁情緒;影響
肺栓塞是以各種栓子阻塞肺動脈或其分支為其發病原因的一組疾病或臨床綜合征的總稱[1]。老年患者血管老化,很多患者有高血壓、高血脂病史。肺栓塞在老年人中發病率高,病情一般較重,但不同于肺癌,肺栓塞還是有很多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如機械預防和藥物治療等方法[2]。老年人由于對肺栓塞的不了解,擔心自己得了不治之癥,很容易出現抑郁情緒及抑郁行為,影響到肺栓塞的常規治療效果[3]。為取得更好的療效,針對有抑郁情緒的老年患者,給予抗抑郁治療,在護士的常規護理模式下,給予心理干預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研究進一步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對肺栓塞老年患者抑郁情緒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就診的肺栓塞老年患者80例,均診斷有抑郁情緒,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40)。觀察組中,男28例,女12例,年齡61~78歲,平均(69.4±2.8)歲;對照組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60~76歲,平均(68.9±2.3)歲。2組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肺栓塞老年患者均給予常規內科治療與抗抑郁藥物治療。對照組患者實行一般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實行常規護理外加心理干預治療。主要心理護理包括:(1)患者入院后,責任護士評估患者抑郁情況,并結合個體制定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計劃;(2)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適當地給患者和家屬解釋肺栓塞的疾病內容,消除患者因不了解肺栓塞而產生不必要的擔心、害怕、恐懼情緒,建議家屬多與患者交流,悉心照顧,鼓勵患者正確面對病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3)護士交班后根據患者抑郁情緒行為表現,首先表示理解,耐心地聽取患者的傾訴,向患者解釋該病出現的臨床表現及用藥后的不良反應;(4)護士護理患者期間,在生活細節上多給予關心、支持與照顧,對于煩躁不安者,建議患者聽音樂、觀看放松視頻;(5)患者之間可以進行溝通,相互了解病情,相互幫助,共同建立戰勝肺栓塞的信心。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抑郁狀態、護理滿意程度。采用HAMD量表評定方法,在第1、3、5周評定2組患者抑郁情況;統計患者對護士護理的滿意情況(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非常滿意和一般滿意所占比例之和為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4.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檢驗標準取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HAMD量表評定結果顯示,剛入院時2組患者抑郁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入院后第1、3、5周多次評定患者抑郁情況顯示,觀察組患者抑郁情況顯著好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心理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肺栓塞老年患者的抑郁情緒,具有臨床價值。見表1。

表1 2組HAMD量表評定對比(x±s)
2組患者對護士護理的滿意情況評定結果顯示,觀察組40例患者中,非常滿意34例,一般滿意5例,不滿意1例,滿意度97.5%;對照組40例患者中,非常滿意8例,一般滿意14例,不滿意18例,滿意度55.0%。觀察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肺栓塞是呼吸內科重要的疾病之一,病情兇險,容易復發,臨床漏診病例較多,檢出率偏低,嚴重影響患者預后[4]。近年來在我國老年人肺栓塞的發病率逐年升高,主要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胸部疼痛、呼吸急促、咳血、暈厥,病死率較高。肺栓塞治療費用較高,給家庭帶來很大負擔,預后患者可能長期臥床,時常胸部疼痛,睡眠質量差,引起患者長期擔心、恐懼,產生抑郁情緒[5]。針對老年患者抑郁情況,藥物治療效果欠佳,心理干預能取得很好的效果[6]。采用藥物治療加心理護理干預治療肺栓塞老年患者,不僅方便了醫護人員的治療,而且從身心2方面改善患者的身體狀況及抑郁狀態[7]。護理模式增添心理護理后,患者對護士、醫生以及醫院水平的滿意度大幅度提升[8]。
本研究將80例患有抑郁的肺栓塞老年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根據HAMD量表評定結果顯示,剛入院2組患者抑郁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入院后第1、3、5周多次評定患者抑郁情況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抑郁情況顯著好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心理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肺栓塞老年患者的抑郁情緒,具有臨床價值。2組患者對護士護理的滿意情況評定結果顯示,觀察組滿意情況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心理干預治療受到廣大患者的歡迎。
綜上所述,心理干預治療可以減輕或消除肺栓塞老年患者的抑郁情況,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肺栓塞的治療療效,增加患者的滿意度,臨床價值顯著,值得推廣。
[1] 楊曉瑩.老年腦卒中患者經心理干預后抑郁及神經功能恢復情況[J].當代醫學,2012,18(25):127-128.
[2] 李丹.老年人肺炎的臨床觀察及護理干預[J].當代醫學,2011,17(24):120-121.
[3] 李秀娟,何清.腦卒中患者的社區早期康復和護理[J].當代醫學,2009,15(36):113-114.
[4] 壽國琴.普外科老年患者的術前心理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臨床護理,2011,49(6):69-70.
[5] 全小冬,伍艷靖,鄧若清.積極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7):783-784.
[6] 楊麗.心理護理干預對改善老年肺栓塞患者抑郁狀態及生活質量的效果分析[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2004,7(4):413-414.
[7] 楊懷芹.心理護理干預在老年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3):15-16.
[8] 劉秀梅,楊文東.以心理護理為主導的綜合性護理干預對呼吸內科老年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22(9):156-15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6.068
江西 330006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黃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