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淑貞 湯亞萍 徐春華
自我管理行為干預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寧淑貞 湯亞萍 徐春華
目的 探討自我管理行為干預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72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將其隨機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n=36),通過不同護理措施對2組患者護理效果展開對比分析。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軀體疼痛、總體健康和社會功能評分別為為(74.48±7.18)分、(59.31±6.57)分、(63.32±9.78)分、(52.31±8.37)分、(74.13±18.61)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和護理前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護理中自我管理行為干預具有良好作用,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自我管理行為干預;類風濕性關節炎;生活質量;臨床效果
類風濕性關節炎屬于一種慢性滑膜炎和關節結構破壞的炎癥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隨著病情的加重,可能導致患者關節破壞和功能喪失等,給患者健康和正常生活帶來一定影響[1]。關節疼痛、畸形和僵硬等為其主要臨床癥狀,嚴重的累及多個臟器,給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帶來嚴重影響。患者在出現該疾病后心理和生理上出現較大負擔,降低其生活質量。臨床上,倡導早期治療,盡可能控制患者病情進展,有效預防功能障礙,同時給以患者相應護理措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探討自我管理行為干預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江西省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2011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將其隨機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n=36)。治療組中,男21例,女15例;患者年齡42~79歲,平均年齡(60.53±1.84)歲;對照組中,男22例,女14例;患者年齡43~78歲,平均年齡(59.61±2.03)歲。本次研究選取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常規臨床護理措施,護理人員叮囑患者嚴格按照醫囑用藥,不可自行減量或停藥。向患者介紹藥物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對于長時間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治療的患者,會出現免疫能力下降和骨髓抑制等現象,停藥后該種現象會自行消失。同時,叮囑患者避免同時口服2種或2種以上的同類藥物,盡可能地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對于出現不適反應的患者,指引其積極與醫生進行交流溝通。
1.2.2 治療組 自我管理行為干預措施。(1)心理干預措施。類風濕關節炎疾病具有病程遷延和高復發率等特點,患者患病時極易出現焦慮、緊張、失眠、恐懼和心理壓力增大等。部分患者擔心疾病不能痊愈給家庭帶來負擔、遭受家人嫌棄等,因此患者不良情緒較為嚴重。此時,護理人員應與患者積極交流溝通,耐心傾聽患者主訴,為患者介紹疾病有關知識和治療方法等,指引患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并讓患者獲得相應的家庭和社會支持,減輕患者出現的抑郁、孤獨和自卑等不良情緒,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患者早日康復。(2)關節功能鍛煉指導措施。對于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期患者,護理人員應指引其臥床治療,適當減少活動。對于類風濕性關節炎亞急性期或緩解期患者,護理人員應指引其盡可能早地進行關節功能鍛煉。根據患者具體狀況對其進行功能鍛煉指導。基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給多個關節帶來一定影響,因此,每個關節恢復快慢不一定。患者在鍛煉時應由弱到強,適當增加耐受程度,進而改善患者臨床癥狀。(3)飲食干預措施。基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疾病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不能根治,因此,護理人員應指引患者進行合理飲食,有效控制疾病進程,保障關節功能,避免關節進一步破壞。指引患者多食蔬菜和水果,如苦瓜、馬齒莧、苦菜、絲瓜、薏苡仁、豆腐、山藥、芹菜和扁豆等食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清熱解毒和消腫止痛等作用。(4)藥物干預措施。類風濕性關節炎屬于一種慢性疾病,需長期服藥,病情嚴重的需終身服藥,因此患者極易出現自行停藥或減量現象,給臨床治療效果帶來一定影響。此時,護理人員應指引患者嚴格按照醫囑服藥,為其制作一個系統提醒,提高其治療依從性等。
1.3 觀察指標[2]通過36條目簡明量表對2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變化癥狀進行密切觀察。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組患者護理前生活質量狀況對比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護理后,2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顯著優于護理前(P<0.05);組間對比,治療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變化對比(x±s,分)
在臨床上,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關節遭受破壞極易出現軀體病痛現象,給患者健康和正常生活帶來嚴重影響,部分患者出現殘疾、喪失工作能力等癥狀,通過相應治療措施對患者進行治療,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3-4]。在對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適反應均會增加其心理壓力、降低其社會適應能力等。自我管理措施是一種針對患者疾病特點發展起來的管理癥狀、治療、生理和心理社會變化的措施,對患者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改變作用[5-6]。科學有效的自我管理措施可顯著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使患者個體具有自我監測身體狀況的能力,同時,對行為變化和情感反應具有一定管理作用,促使患者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工作,改善其臨床癥狀[7-8]。因此,在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臨床護理中自我管理行為干預措施具有顯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中,通過自我管理行為干預措施護理,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顯著優于通過常規臨床護理措施護理患者(P<0.05)。綜上所述,自我管理行為干預措施在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臨床護理中具有良好作用,能改善患者預后。
[1] 董巧云,李惠兵,岳紅,等.護理干預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陜西醫學雜志,2014,43(10):1438-1439.
[2] 王越.健康教育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與效果評價[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2,44(5):625-626.
[3] 李愛琴,張瑞花,蘇穎,等.認知行為干預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研究[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 32(7):493-496.
[4] 李良娥,秦儉.心理干預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湖南中醫雜志,2011,27(3):111-112.
[5] 崔學利.自我管理和行為干預對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2,9(17):166-168.
[6] 明荷,謝寒.電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療效及對血清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5,21(3):344-347.
[7] 耿學麗,張秀琴,陳向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類風濕因子抗環瓜氨酸抗體抗角蛋白抗體聯合檢測的臨床意義[J].河北醫學,2015, 21(5):736-739.
[8] 管鈺琴.火龍炙法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3, 19(36):143-14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6.072
江西 333000 江西省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 (寧淑貞 湯亞萍徐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