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東 辛振華 陳訓文 王海才 陳峰 吳華明
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臨床觀察
陳曉東 辛振華 陳訓文 王海才 陳峰 吳華明
目的 對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臨床效果展開對比分析。方法 將68例復雜性腎結石患者隨機均分為治療組(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和對照組(開放性腎切開取石術)(n=34),對比2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結石清除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54.38±15.31)min、(65.73±12.21)mL、(6.32±2.28)d、(12.54±3.21)d、97.1%、8.7%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臨床效果顯著,能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復雜性腎結石;臨床效果
臨床上,復雜性腎結石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主要治療方法為開放性手術和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該2種治療方法具有創傷性大、對腎臟損害大和結石殘留率高等弊端,不利于患者康復。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微創技術逐漸應用到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疾病臨床上,取得顯著效果[1]。本研究對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臨床效果展開對比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景德鎮市第三人民醫院在2011年8月~2013年2月收治的68例復雜性腎結石患者,隨機均分為治療組(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和對照組(開放性腎切開取石術)(n=34)。其中,治療組34例,男19例,女15例,平均年齡(43.26±10.27)歲,平均病程(10.34±1.19)個月;對照組34例,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齡(44.02±9.64)歲,平均病程(11.31±2.05)個月。對2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展開對比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開放性腎切開取石術,實施全麻,選取健側臥位,在患者第11肋間做一斜切口,之后將腎筋膜打開,充分游離腎臟、輸尿管上段和顯露的腎盂,觸及結石具體部位后,縱行切開腎盂并將結石鉗出。對于較大的結石不能直接取出,應切開腎盂并逐步向腎竇內延長便于鉗住結石,通過腦膜剝離子輔助緩慢翹起結石鉗出。對于巨大鹿角形結石通過腎實質切口術進行治療,對腎動和靜脈組織進行徹底游離,阻斷腎蒂,根據腎盂造影確定取腎實質放射狀切口或是外側弧形切口,通過取石鉗緩慢將腎結石取出,充分沖洗腎盂后間斷縫合切口,常規留置雙J管。
1.2.2 治療組 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實施續硬脊膜外阻滯麻醉,選取截石位,通過側輸尿管逆行將F 6輸尿管導管插入,并通過留置的導尿管逆行注水。之后選取俯臥位,抬高腰部,讓患者腰背為低拱形,在B超影像學設備輔助下科學準確定位,選取患者第11肋間腋后線至肩胛下線之間做穿刺點,通過腎穿刺針向結石所處的腎盞穿刺直至腎盂,當針心拔出流出尿液的證明穿刺成功,之后擴張建立經皮經皮腎工作通道,成功導入斑馬導絲,在其正確引導下用筋膜擴張器從F 8開始逐級擴張,最后將帶鞘的F 16擴展器沿導絲置入,拔出擴張器后迅速將輸尿管鏡插入腎盂或是腎盞,成功建立工作通道后,將導絲退出。通過輸尿管鏡搜尋和定位結石,根據患者結石的實際大小、硬度和具體位置等設定鈥激光碎石機的能量頻率等各項工作參數,通過輸尿管鏡鈥激光光纖輕輕抵住結石,逐層粉碎,根據結石狀況調整各項參數,術后常規留置F 6的雙J管和尿管。
1.3 觀察指標[2]對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結石清除率和并發癥發生率進行密切觀察。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對比 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對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對比(x±s, n=34)
2.2 2組患者結石清除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2組患者結石清除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結石清除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對比[n(%)]
[1] 王俊,劉各亮,劉恬,等.超聲引導下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無積水腎結石[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23):69-70.
[2] 余秋健,楊登倫,林政,等.微創經皮腎鏡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附42例報道)[J].安徽醫藥,2009,13(5):532-533.
[3] 張旗,吳奎,王志勇,等.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與開放性腎切開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療效比較[J].安徽醫藥,2011,15(1):62-64.
[4] 王磊,徐學軍,尹海軍,等.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與開放性腎切開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內鏡雜志,2014,20(1):72-75.
[5] 方謙,張中華,劉云,等.微創經皮腎鏡狄繼光碎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52例體會[J].江西醫藥,2014,49(2):135-136.
[6] 王孟英.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1,9(29):21-22.
[7] 趙海巖,楊光天,楊文發,等.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療效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1):27-28.
[8] 李小濱,劉躍江,陳榮,等.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臨床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5):703-705.
江西 333001 景德鎮市第三人民醫院泌尿外科(陳曉東 辛振華陳訓文 王海才 陳峰 吳華明)
3 討論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5.016
復雜性腎結石屬于一種良性疾病,但其為泌尿系統結石中治療的難點,放性腎切開取石術在治療復雜性腎結石臨床上具有一定效果,但該種手術需對腎蒂血管阻斷和切開腎實質等,因此,給患者帶來的創傷較大,嚴重的在一定程度上損傷患者腎臟,此外,該手術具有較高并發癥,術后結石殘留率較高,需通過二次手術對患者進行治療[3-4]。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逐漸被推廣應用到臨床治療上,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鈥激光為高能脈沖式固體激光,通過軟光纖傳遞,可被患者肌體組織吸收,為腔內碎石的首選能源,同時,該種手術方法的風險較低,對正常組織損傷較小,術后傷口愈合較快等,能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5-8]。因此,在治療復雜性腎結石臨床上微創經皮腎鏡狄激光碎石術的臨床效果顯著。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手術時間為(54.38±15.31)min、術中出血量為(65.73±12.21)mL、下床活動時間為(6.32±2.28)d、住院時間(12.54±3.21)d、結石清除率為97.1%、并發癥發生率為8.7%,與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微創經皮腎鏡狄激光碎石術可顯著降低復雜性腎結石患者并發癥,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