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繼新
淺談外科手術患者與普通內科患者情感障礙對照研究
胡繼新
目的 比較外科手術患者與普通內科患者的情感障礙狀況及相關影響因素。方法 分別選取128例手術患者和130例普通內科患者作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應用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評估2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并分析2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產生原因。結果 研究組的SAS、SDS陽性率分別為25.78%、50.7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38%、16.92%,組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SAS、SDS評分分別為(42.71±8.20)、(50.14±10.36)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2.94±8.11)、(35.74±11.97),組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擔心療效是情感障礙發生的首要因素,其次為疼痛影響,研究組各項情感障礙影響因素的百分比都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與普通內科患者相比,外科手術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感障礙發生率更高,且程度更嚴重,其情感障礙的發生與疼痛、自理能力降低、擔心治療費用等多種因素有關。
情感障礙;外科手術;普通內科;焦慮;抑郁
研究顯示,外科手術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焦慮等情感障礙,嚴重的情感障礙不僅會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還會對手術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增加手術并發癥發生率,降低預后效果,影響術后康復[1]。近年來,隨著現代醫學理念的不斷發展、進步,臨床上對外科手術患者情感障礙問題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為了解外科手術患者與普通內科患者的情感障礙,本研究選取128例手術患者和130例普通內科患者進行對照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湖北省監利縣中醫院普外科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8例手術患者作為研究組,男69例,女59例,年齡23~78歲,平均(45.6±4.9)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87例,初中28例,小學及以下13例。另選取本院普內科同期收治的13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男70例,女60例,年齡21~76歲,平均(44.6±5.2)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90例,初中29例,小學及以下11例。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向2組患者發放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調查2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發放量表前,護理人員要向患者說明操作目的,囑患者如實填寫,對于無法自行填寫者,由護理人員口述提問,根據患者回答內容代為填寫。所有問卷均當場發放,當場收回,共發放258分問卷,全部有效收回,有效率100.0%。SAS、SDS各由20個條目組成,評分方法為4級評分法,總分均為80分,評分越高則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以50分為界限,≥50分判定為陽性。統計2組患者的焦慮、抑郁陽性例數,計算陽性率。
使用本院自行設計的情感障礙影響因素調查表,了解導致2組患者焦慮、抑郁產生的相關因素。量表共包含20個條目,評分方法為2級評分法(有影響、無影響),統計各因素比重。
1.3 統計學方法 將本次研究數據錄入SPSS 19.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SAS、SDS評分 研究組有33例患者的SAS評分≥50分,65例患者的SDS評分≥50分,SAS、SDS陽性率分別為25.78%、50.78%;對照組的SAS、SDS陽性率分別5.38%(7/130)、16.92%(22/130)。研究組患者的SAS、SDS陽性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比較(x±s,分)
2.2 情感障礙影響因素 2組患者的情感障礙影響因素比較見表2。可以看出,擔心療效是情感障礙發生的首要因素,研究組有78.1%,對照組有43.9%;其次為疼痛影響,研究組有75.8%,對照組有30.0%。研究組各項情感障礙影響因素的百分比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2組患者的情感障礙影響因素比較[n(%)]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及陽性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外科手術患者的焦慮、抑郁發生率比普通內科患者更高,焦慮、抑郁程度也比普通內科患者更嚴重。這主要是由于普通內科疾病以慢性病居多,疾病發生、發展相對緩慢,所以在心理上給予了患者一定的適應期,而外科手術患者受手術影響,患者的自理能力會在短時間內突然發生變化,尤其是外傷患者,這種突如其來變化往往會讓患者猝不及防,難以適應,從而產生焦慮、抑郁心理[2-3]。另一方面,絕大多數的患者對手術治療的態度都是既期望又害怕,強烈期望手術能夠治愈疾病、解除生理痛苦,同時又害怕手術失敗、手術對生理功能及軀體的影響等,患者的心理活動復雜,更容易產生不良情緒[4]。此外,手術創傷也會加重機體生理反應,在生理與心理的共同作用與影響下,也會增加情感障礙的發生風險。
本研究結果表明,患者情感障礙的產生與多種因素有關,擔心療效是情感障礙發生的首要因素,其次為疼痛影響[5]。有研究顯示冠心病患者抑郁癥狀的發生與“預感健康受威脅”因素呈負相關,即預感自己健康受到威脅者的抑郁發生率更低[6]。這主要與患者預感自身健康受到威脅后,能夠采取積極治療、預防的態度有關[7]。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的情感障礙發生率更低也可能與此因素有關。疼痛是導致患者情感障礙的第二大因素,這主要與術后切口疼痛、強迫體位以及引流管刺激對患者造成困擾,影響患者情緒有關[8-9]。
綜上所述,與普通內科患者相比,外科手術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感障礙發生率更高,且程度更嚴重,其情感障礙的發生與擔心治療效果、疼痛、自理能力降低等多種因素有關。針對外科手術患者容易產生情感障礙這一特點,臨床上應針對其心理問題,做好心理疏導、心理護理工作,指導、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應答,以緩解負性情緒,促進術后康復。
[1] 成桂芳.手術室術前訪視對患者心理和手術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z 2):187-188.
[2] 朱建萍.外科手術前患者的心理反應和護理干預[J].河北中醫,2010,32(11):1732-1733.
[3] 嚴華.160例普外科手術患者的心理狀態分析及護理干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2):2845-2846.
[4] 馮志穎.外科患者的心理"問題"[J].開卷有益(求醫問藥),2010, 9(12):24-25.
[5] 王勇.腫瘤與普通內科患者抑郁、焦慮心理及其影響因素對比研究[J].醫學信息,2013,26(4):112-113.
[6] 張群開,葉云婕,吳麗君,等.癌癥放療與普通內科住院患者焦慮抑郁狀況及相關因素探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7):8-9.
[7] 杜秀麗,姜亞芳,楊宏梅.住院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緒及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10):761-762.
[8] 侯睿,劉純艷.外科病人應對方式與術后身體恢復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03,17(8 B),931-932.
[9] 李一鳴,黃華蘭,應文娟,等.外科手術病人與普通內科病人情感障礙對照研究[J].護理研究,2004,18(3):408-40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5.028
湖北 433300 湖北省監利縣中醫院內科 (胡繼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