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敏
胎心監護對臍帶異常的臨床診斷價值探討
李福敏
目的 探討胎心監護對臍帶異常的臨床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256例住院分娩的孕婦,在其產前和產時給予胎心監護。觀察分析胎心監護圖像變化,預測臍帶異常的陽性和陰性情況,并和孕婦產后的實際異常情況相比較。結果 孕婦產時、產后胎兒臍帶異常的有83例(32.4%),胎心監護預測的陽性準確率為93.3%,陰性準確率為96.5%,其中臍帶繞頸是造成胎兒臍帶異常最主要的因素。結論 在孕婦產前采用胎心監護可以提高臍帶異常的檢出率,及早發現胎兒臍帶異常的情況并在早期進行處理,降低胎兒的窒息率和病死率。
臍帶異常;胎心監護;診斷價值
臍帶異常是一種在待產孕婦中較常見的合并癥,其出現率達25%左右,如果沒有及早發現臍帶異常并給予及時處理的話,胎兒會出現宮內窘迫、窒息或是死亡[1]。目前,診斷臍帶異常較常用的是B超等方法,但由于在產前臍帶異常較難被檢查出來,B超的檢出率并不高。胎心監護是通過內置揚聲器傳達胎兒的心跳情況,輸出的監測數據可以顯示胎兒的健康狀況。本研究使用胎心監護的方法,對胎兒臍帶異常進行早期的診斷,獲得較高的檢出率,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4年8月在江西省婦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256例孕婦,所有產婦均為足月妊娠,且均是單胎妊娠,無其他妊娠合并癥。其中有166例初產婦、90例經產婦,年齡22~36歲,平均(28.4±2.3)歲;孕周38~41周,平均(39.2±1.6)周。
1.2 方法 對所有孕婦使用PHILIPS M 2702 A/2703 A的胎心監護儀,記錄基線變異情況、基礎胎心率和無應激試驗(NST)。對準備通過陰道分娩的孕婦,在其臨產后以及第一產程的末期使用胎心監護,并記錄催產素的激惹試驗(OCT)和收縮素的激惹試驗(CST),觀察40 min[2]。如果基線變異出現跳躍型現象或NST無反應,則需要變換孕婦的體位、給予吸氧,或者手推胎頭進行監護。如果臍帶有部分受壓,胎動和宮縮會出現同步規則加速,胎心監護儀出現雙形規則的加速圖形[3]。
1.3 觀察指標 OCT和CST產生變異減速或晚期減速現象。NST無反應的表現有:胎心率的基線在120~160次/min,或基線長期變異出現減弱、消失;在監護20~40 min后沒有胎動情況,或胎動時心率不加速;胎兒醒睡的周期不明顯;在未使用鎮靜、降壓藥物時,胎兒超過1 h無胎動的情況很少存在。以上的OCT、CST異常現象和NST無反應單獨出現或聯合出現,均可以判斷為臍帶異常[4]。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孕婦產前胎心監護出現異常的例數和產時臍帶異常情況的比較見表1。產前臍帶異常預測為陽性的有89例,陰性為167例,產時、產后出現臍帶異常的有83例,正常的為173例。陽性預測準確率為93.3%(83/89),陰性準確率為96.5%(167/173)。
2.2 產時和產后胎兒臍帶異常的有83例(32.4%),經檢查后,其中臍帶繞頸的有54例(65.1%)、臍帶扭轉的有9例(10.9%),臍帶先露、臍帶真結、臍帶脫垂和帆狀血管的分別有1例(1.2%)、臍帶過細的有6例(7.2%)、臍帶過短的有10例(12%)。

表1 產前胎心監護異常例數和產時異常情況的比較[n(%)]
臍帶異常是產婦妊娠中常見的并發癥,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診斷和處理,會導致胎兒宮內窘迫,嚴重者會窒息、死亡,因此產前準確診斷出臍帶異常,對降低胎兒死亡風險具有重要意義[5]。大多數臍帶異常是由于臍帶受到擠壓或牽拉,導致血脈不暢,容易出現臍帶繞頸,臍帶水腫、脫垂等現象。其中臍帶繞頸是臍帶異常最主要的致因,在本研究中,臍帶繞頸的例數占65.1%。臍帶是胎兒和母體進行氣體交換、代謝物排出,以及營養供給的通道,在分娩中如果出現臍帶受壓、血流受阻,會造成胎兒宮內缺氧,甚至胎死宮中。因此,產前診斷是預防、處理臍帶異常的重要手段,目前B超檢查不易發現胎兒臍帶異常狀況,而使用胎心監護能提高產前確診率[6]。
胎心監護是通過內置揚聲器傳達胎兒的心跳情況,輸出的監測數據可以顯示胎兒的健康狀況,醫生通過觀察胎心監護圖像的基線變異情況、基礎胎心率和NST,判斷胎兒是否有臍帶異常的情況。本研究結果顯示,臍帶異常的胎兒在胎心監護中的表現有OCT和CST產生變異減速或晚期減速現象,或NST無反應,其中OCT和CST產生變異減速的情況較多。臍帶異常的胎兒血液中含氧量不足,缺氧的刺激會引起胎兒心率的變化,臍帶纏繞、牽拉的刺激也會影響胎兒的血液流通,從而影響心率[7]。胎心監護儀是以圖形和數字的方式顯示胎兒的基線變異、基礎胎心率等情況,且檢測度較敏感。在本研究中,通過胎心監護的診斷,臍帶異常呈陽性的有89例,陰性為167例,而產時、產后出現臍帶異常83例,正常173例。因此陽性預測準確率為93.3%(83/89),陰性準確率為96.5%(167/173)。可見胎心監護具有較高的陽性檢出率,使臍帶異常情況得到及早的處理,降低胎兒窘迫、窒息和死亡的風險。
在胎心監護檢測出臍帶異常時,需要及時給孕婦吸氧,以及變換體位,以改善胎兒的缺氧狀態。在孕婦臨產后,如果遇到胎頭較高、胎膜較早破裂的情況,臍帶容易因為羊水流出而脫垂,要注意防止羊水的迅速流出。如果使用人工破膜的,則需要使用高位針刺進行破膜,使羊水緩慢的流出,破膜后立即監測胎心變化。對于一些原因不明的胎兒窘迫、產程延遲、胎心變慢等情況,在排除頭盆不稱、骨盆異常或宮縮乏力后,首要考慮是為臍帶異常,有可能是臍帶繞頸或臍帶過短,使胎頭下降受到阻礙。在孕婦第一產程活躍期時,如果發現胎兒宮內缺氧,且排除妊娠并發癥后,需要持續進行胎心監護。若監護儀顯示OCT、CST變異減速的時間超過1 min,且胎心率下降至70次/min以下,多為臍帶受壓導致的。對實行人工破膜的產婦,要觀察其羊水的性質,如果羊水出現重度污染情況,那么臍帶異常的可能性較大,應當盡快結束分娩。孕婦應當及時進行產前檢查,臍帶異常需要及早獲得診斷和治療,臍帶繞頸超過20 d的,產時應當放寬剖宮產的指征,以降低圍生兒的病死率[8]。
胎兒的心率變化是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氧氣的供給后進行調節的反映,而胎動次數則與心率變化同步。胎動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的延髓循環中樞,從而引起胎心率的加速,因此胎心監護事實上是對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的心臟調節機制進行監護。胎心監護所顯示的數據和圖形很好地反映了胎兒宮內缺氧狀態以及缺氧程度,為胎兒臍帶異常的診斷提供準確的依據。本研究對256例待產孕婦進行產前和產時的胎心監護,臍帶異常的陽性檢出率達93.3%,陰性檢出率為96.5%,優于以往B超的檢出率,避免了漏診使胎兒出現宮內窒息或死亡等情況,具有較好的診斷價值。
[1] 梁碧梅.胎心監護對臍帶異常的產前診斷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9):211.
[2] 范建美.胎兒臍帶繞頸產時連續胎心監護316例臨床體會[J].當代醫學,2013,19(7):89.
[3] Grimes DA,Peipert JF.Electronic fetal monitoring as a public health screening program:the arithmetic of failure[J].Obstet Gynecol,2010,116(6):1397-1400.
[4] 姜友菊.胎心監護對胎兒窘迫的診斷價值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2):194-195.
[5] 安曉娜,呂麗華.胎兒胎心監護結果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8):826-827.
[6] 呂淑芳,劉桂梅.產時胎心監護結合超聲檢查對判斷臍帶異常的臨床分析及處理[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19):3186-3187.
[7] Lowe NK.Electronic fetal monitoring revisited[J].J Obstet Gynecol Neonatal Nurs,2011,40(2):139.
[8] 李秋梅,林進,潘雪松,等.妊娠晚期臍帶扭轉妊娠結局分析[J].吉林醫學,2015,36(3):457-45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5.029
江西 330008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 (李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