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施麗華 周錦波 李琴 葉海榛 胡海兵 羅超
經尿道快速通道電切技術在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應用研究
李萍 施麗華 周錦波 李琴 葉海榛 胡海兵 羅超
目的 分析經尿道快速通道電切技術在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60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均接受經尿道快速通道電切技術治療。術后隨訪1年,對比分析術前、術后3個月、6個月、12個月時患者尿動力學檢查結果的變化。結果 手術前患者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為(32.45±3.65)分,生活質量評分QOL為(4.78±1.23)分,殘余尿量RUV為(113.64±22.53)mL,最大尿流率Qmax為(8.77±1.67)mL/s;手術后3個月IPSS為(10.78±2.18)分,QOL為(2.43±0.71)分,RUV為(34.76±8.85)mL,Qmax為(14.93±1.80)mL/s;術后6個月IPSS為(10.84±2.24)分,QOL為(2.50±0.67)分,RUV為(34.90±8.57)mL,Qmax為(14.87±1.79)mL/s;術后12個月IPSS為(11.12±2.26)分,QOL為(2.52±0.68)分,RUV為(35.25±8.62)mL,Qmax為(14.88±1.83)mL/s。與手術前比較,術后3個月、6個月、12個月時患者IPSS、QOL、RUV顯著下降,Qmax顯著上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經尿道快速通道電切技術應用于高危前列腺增生可明顯改善患者癥狀,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經尿道快速通道電切技術;高危前列腺增生;應用效果
高危前列腺增生癥是指患者年齡超過70歲,同時伴有一種或以上重要器官功能障礙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由于麻醉和手術風險較大,患者無法耐受前列腺常規電切手術,高危前列腺增生癥一直是泌尿外科臨床治療難點[1]。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技術在泌尿外科應用較廣泛,對尿潴留、梗阻癥狀明顯、殘余尿量增多、反復發作難治性尿路感染、前列腺靜脈出血、合并膀胱結石、憩室和膀胱腫瘤等患者均有良好的療效。全身性疾病主要為心腦血管疾患和呼吸等重要器官疾病。既往將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肝功衰竭、全身出血性疾病、嚴重糖尿病等患者作為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技術的相對禁忌癥。近年來隨著麻醉技術、術中監護技術、急救技術等發展,經尿道快速通道電切技術在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分析經尿道快速通道電切技術在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江西省萍鄉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齡70~83歲,平均年齡(77.56±6.83)歲;體質量56~80 kg,平均體質量(67.45±11.28)kg;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44±1.83)年;合并腦梗死2例,高血壓16例,肺部感染3例,支氣管哮喘5例,冠心病11例,糖尿病7例,腎功能不全4例,肝功能不全2例,合并上述1項以上疾病者10例。
所有患者均有尿頻、尿急、尿不盡等典型癥狀,藥物治療已無法改善癥狀,按Sohlege法對其行手術危險性評估[2],均無法行前列腺常規電切手術。術前進行尿常規、尿培養、直腸指診、B超、尿動力學、PSA測定、心電圖、肺功能、空腹血糖等相關檢查,排除合并膀胱憩室和結石、內鏡不能處理的廣泛尿道狹窄、嚴重大腦硬化、帕金森病、神經性膀胱、前列腺癌患者。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經尿道快速通道電切技術治療,術前進行詳細檢查,必要時泌尿外科醫生與麻醉醫生、內科醫生會診,正確評估手術風險。針對患者各系統并發癥給予積極處理,尤其要注意提高患者心肺功能,控制血糖、血壓處于穩定的范圍后進行手術治療。
所有患者均行連續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置入24 F連續沖洗式Storz前列腺電切鏡,觀察前列腺增生情況、輸尿管開口位置,估計膀胱頸至精阜的長度。將電切鏡旋轉180°,從12點位置開始電切,近端抵達膀胱頸,遠端至精阜水平。在12點處切出1個明顯的溝,近側可顯露內括約肌,稍遠可見前列腺包膜。在11點和1點處進行附加切除,制成1個明顯通道,其基底的側葉形成1個平臺。在手術結束前于12點處用鉤形電極常規切開膀胱頸及前列腺包膜。留置22 F三腔氣囊尿管。采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膀胱。切除組織送病理檢查。術后常規持續膀胱沖洗24~48 h,術后2~3 d拔除尿管[3]。
1.3 統計學方法 相關數據均錄入SPSS 13.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統計學分析時計量資料以“x±s”表示,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手術前比較,術后3個月、6個月、12個月時患者IPSS、QOL、RUV顯著下降,Qmax顯著上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手術前后患者IPSS、QOL、RUV、Qmax比較(x±s)
前列腺增生癥是中老年患者臨床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高危前列腺增生癥的比例不斷增加。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由于生理功能衰退,合并心、腦、肝、肺、腎等重要臟器功能疾病,而手術麻醉、應激反應、出血等加重心、肝、肺、腎功能障礙,手術風險較大,甚至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4]。
經尿道電切手術是外科治療前列腺增生的常用術式,被認為是治療前列腺增生的金標準。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不能耐受常規經尿道電切手術,既往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行膀胱造瘺或長期留置導尿管治療,但膀胱造瘺術后需定期換藥、更換造瘺管,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術后護理的麻煩。長期留置導尿管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增加其身心痛苦[5]。本研究在臨床工作中提出對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在15 min內快速通道建立概念,首選于12點位置切除,經尿道電切手術目的不是將前列腺組織完全切除,而是形成一個排尿通道,使患者恢復通暢的排尿。對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應盡量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手術并發癥[6]。本研究發現,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切除少量的前列腺組織使在5點~7點處形成1個穩定的排尿通道是不可能的。因此手術過程中在12點位置快速切割,并擴大到11點和1點,基本不涉及側葉和中葉。在12點開始切除可避免側葉墜落的危險,僅切除微量的前列腺組織就能形成1個穩定的排尿通道。前列腺血供在11點~1點比較貧乏,因此在該部位進行切割出血減少[7]。將手術時間控制在15 min以內,大大降低了手術和麻醉風險。在基層醫院開展時不需要添加特殊設備就可開展,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8]。
本研究中60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經過經尿道快速通道電切技術治療后均隨訪1年以上,術后3個月、6個月、12個月時患者IPSS、QOL、RUV均較手術前顯著下降,Qmax較手術前顯著上升。這一結果提示經尿道快速通道電切技術應用于高危前列腺增生可顯著改善患者癥狀,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手術效果并未下降,具有良好的近遠期療效。
綜上所述,經尿道快速通道電切技術應用于高危前列腺增生可明顯改善患者癥狀,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1] 楊龍.電切術治療高危前列腺增生臨床療效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20):28-29.
[2] 何先東.經尿道選擇性電切與傳統電切治療高危前列腺增生療效對比[J].中國社區醫師,2014(19):34-35.
[3] 余清平,查斌,宋濤.經尿道前列腺低容量切除治療高危前列腺增生臨床分析[J].西南國防醫藥,2010,20(7):757-758.
[4] 吳軍,林瑋禹.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高危前列腺增生89例臨床分析[J].微創醫學,2010,5(5):482-483.
[5] 張輝.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高危前列腺增生癥55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0,31(27):4788.
[6] 徐永新,張曉娟,張軼君,等.經尿道前列腺汽化切割結合電切術治療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附109例報告)[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1,16(6):430-431.
[7] 徐遵禮,朱建平,張前興,等.經尿道前列腺電切剜除術與開放手術治療大體積前列腺增生療效比較[J].實用醫學雜志,2014,12(23):3820-3822.
[8] 王晶,馮建華,雷立容,等.經尿道前列腺電切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J].當代醫學,2012,18(1):102-10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5.032
江西 337000 江西省萍鄉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 (李萍 施麗華周錦波 李琴 葉海榛 胡海兵 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