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南
吉西他濱聯合放療治療老年中晚期宮頸癌的近期療效與不良反應
李思南
目的 探討吉西他濱聯合放療治療老年中晚期宮頸癌的近期療效與不良反應。方法 選擇80例老年中晚期宮頸癌患者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n=40),對照組進行放射治療,觀察組選用吉西他濱與放療聯合使用,對于2組患者接受治療的療效與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 組內比較6周的治療效果均高于1周(P<0.05);治療6周組間比較,觀察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但觀察組大部分不良反應發生率都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選用吉西他濱與放療聯合治療對于老年中晚期宮頸癌的療效較單純的放療有明顯的提高,但不良反應也較為明顯,在臨床應用需謹慎選擇。
吉西他濱;放射治療;老年中晚期宮頸癌;不良反應
宮頸癌在婦科臨床診斷工作中是一種極為常見的惡性腫瘤,其中對于老年中晚期的宮頸癌患者主要采取的臨床治療手段是放射治療,但是目前的一些研究表明單純放療治療對于老年中晚期宮頸癌不能達到很好的療效[1-2]。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進步,放療和同步化療聯合使用也開始應用在老年中晚期宮頸癌的臨床治療中,本文擬對于吉西他濱聯合放療治療老年中晚期宮頸癌的近期療效與不良反應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2013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老年中晚期宮頸癌患者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患者年齡58~86歲,平均年齡(71.5±10.2)歲。所有的患者均經檢測確診為中晚期宮頸癌,其中共包括Ⅱa期患者9例,Ⅱb期患者30例,Ⅲ期患者29例,Ⅳ期患者12例;從病理類型來看:鱗癌56例,腺癌18例,腺鱗癌6例;從分化程度區分:共包括低分化病例55例,中高度分化患者25例。將全部患者平均分為2組(n=40),2組患者在年齡和病情嚴重程度等方面進行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只使用放療方法進行治療,聯合使用體外照射和腔內后裝照射對于患者進行治療,每周5次,每次放射量為2.0 Gy。治療4周后將放射治療的方法改為盆腔四野區域,配上中擋鉛,每周5次,每次放射量為2.0 Gy。觀察組:在對照組相同的放療基礎上,同時給予吉西他濱聯合治療,在進行放療的首日開始靜滴吉西他濱,劑量為1000 mg/m2加生理鹽水500 mL,1次/周,每使用2周暫停2周,再連用2周。在放化療期間要每周對患者進行血常規檢查,每次化療前后要對于肝腎功能進行復查,并且針對相應情況積極對癥進行支持治療?
1.3 隨訪及療效評價標準 所有參與研究的患者在治療后的5~6個月進行隨訪,并選取2~3位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對治療結果進行評價,研究中未發現隨訪丟失的現象。療效評價標準的選定主要是根據WHO對于實體瘤客觀指標評價標準進行劃分,主要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定和進展。不良反應的評價標準根據WHO指定的抗癌藥物毒性標準和放療反應分級標準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的所有數據都是使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的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對于其中不符合正態分布的一些定量資料的比較則采用Mann-Whitney U進行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治療后臨床療效對比 治療6周后,2組內進行比較,整體的有效率均顯著高于治療1周后的療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間進行比較,總有效率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后臨床療效對比(n)
2.2 2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在治療期間2組間進行比較,觀察組在腹瀉、脫發、惡心嘔吐、轉氨酶升高幾方面的不良反應和對照組之間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但其余各項都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從以往臨床治療的經驗上來看,中晚期的宮頸癌疾病主要的治療方法就是根治性的放射治療,但是近年來的許多相關的研究發現,很多患者由于腫瘤發生局部性的復發或轉移而最終導致了治療的失敗[3]。分析其原因可能主要是由于腫瘤組織中存在的大量的乏氧細胞,這些細胞導致腫瘤組織對于放療的治療效果不敏感,同時腫瘤組織的局部浸潤面積比較大而放射治療區域和劑量有一定限制都會對治療效果有一定的影響,同時還有研究發現放射治療對于患者體內發生的微小轉移病灶并沒有明顯的治療作用[4]。隨著研究的發展,近年來同步放化療治療宮頸癌已經越來越多的應用于臨床,并且已經發現小劑量的化療藥物能夠有效地增強宮頸癌放療的敏感性[5]。同時,同步的放化療還對于改善中晚期宮頸癌的局部控制率,降低中晚期宮頸癌的遠處轉移率,和提高中晚期宮頸癌的五年生存率都有明顯效果,是目前臨床上用于中晚期宮頸癌治療的主要方法?
宋麗君等[6]認為,對于處于中晚期的宮頸癌患者,由于盆腔淋巴結轉移和腫瘤在局部發生復發,導致患者在術后5年的生存率相對較低。目前,對于放化療聯合使用的優劣在醫學領域還存在著一定的爭議。本文中結果顯示經過6周治療之后,2組內進行比較,整體的有效率均顯著高于治療1周后的療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間比較,總有效率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期間2組間進行比較,觀察組在腹瀉、脫發、惡心嘔吐、轉氨酶升高幾方面的不良反應和對照組之間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但其余各項都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項研究數據表明,選用吉西他濱作為化療藥物與放療聯合使用,能夠取得顯著的臨床療效,可有效降低死亡風險,但是具有一定的不良反應,還需進一步進行控制。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也曾經發表過建議將吉西他濱作為化療藥物進行同期放化療治療作為一些伴有明顯高危因素的宮頸癌的臨床首選治療方法。
總而言之,選用吉西他濱作為化療藥進行同期放化療治療對于治療老年中晚期宮頸癌,在臨床療效方面較單純放療又明顯提升,但不良反應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控制,在臨床治療使用是需謹慎選擇。
[1] 鄧雅靜,胡杰,杜琳.應用陰道鏡篩查宮頸癌前病變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2):116-117.
[2] 何英華,袁德利.2011-2012年蓋州市子宮頸癌篩查結果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3):161-162.
[3] 周曉紅.吉西他濱治療晚期宮頸癌50例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15):48.
[4] 孟志英.同步放化療治療中晚期宮頸癌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療前沿,2013(1):63-64.
[5] 董靈,趙全德,李向東,等.吉西他濱聯合放療治療28例老年性、中晚期宮頸癌的臨床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0,16(16):28-29.
[6] 宋麗君,田繼剛,武金寶.放療聯合吉西他濱治療中晚期宮頸癌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0,8(29):178-17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6.025
湖南 423000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李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