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強
觀察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效果
曾志強
目的 比較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效果。方法 抽取進行治療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n=60),實驗組給予膽囊切除術進行治療,對照組給予開腹手術進行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詳細記錄2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后需排氣時間、并發癥例數、患者切口感染例數等,并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術后需排氣時間、并發癥例數以及總感染率分別為(124.50±10.03)min、(7.0±0.9)d、(1.5±0.3)d、2例、10.0%,低于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術后需排氣時間、并發癥例數以及總感染率分別為(101.71±8.84)min、(12.5±1.1)d、(4.0±1.0)d、5例、2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比開腹手術治療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療和術后恢復,臨床效果更好。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開腹手術;臨床效果
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膽囊疾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膽囊結石是自然人群疾病中的常見病。膽囊結石患者經常存在病史較長、病情發展較快、風險較高與并發癥較多的特點,因此,在治療中需要特別注意[1]。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具有創傷較小、患者恢復快與并發癥較少的優勢,在膽囊結石的治療中已經成為標準本研究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2年5月~3013年5月在河南省固始縣信合醫院進行治療的120例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3例,女67例;年齡26~72歲,平均年齡(48.5±2.7)歲。患者膽結石確認均使用腹部CT和B超,同時在確認過程中需排除患者患有肝內膽管和肝外膽管結石。經檢查,120例患者均沒有心、腦等惡性疾病[2]。按照120例患者的住院的編號,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隨機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n=60)。實驗組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照組行開腹手術。實驗組男24例,女36例,平均年齡(38.5±5.2)歲;對照組男29例,女31例,年齡26~72歲,平均年齡(49.1±1.9)歲。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年齡、性別等臨床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0例患者在手術前均需進行術前準備和術后防止感染等措施,并且進行護理干預[3]。
實驗組患者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麻醉方式為氣管內插管,手術取平臥位。穿刺部位為肚臍下1 cm處和劍突下1 cm處,分別作為觀察孔和主操作孔;同時選取有腺前線和右鎖骨中線的0.5 cm處作為輔助操作孔。首先建立氣腺,其次將trocar按著順序進行穿刺,把以選好的30°經鏡和操作器械放入,以便檢查腹腔和將calot三角進行解剖,分離和離斷膽囊動脈[4]。牽引膽總管是由分離后的膽囊管,故暫且不將其切斷,以便阻止結石進入膽總管。膽囊剝離時采取逆行的方式,止血方式為電凝止血,同時需要牽扯膽囊的底部,將膽總管的前壁充分暴露。等到完成穿刺后,膽總管前壁需要用剪刀將其刺穿,切開1 cm左右的切口,纖維膽管鏡的進入位置為右鎖骨中線部位,膽總管再由切口出插入,最后用取石籃將結石取出。患者在6周的手術后,需要性B超和T管造影等方式的檢查,確定無結石在體內殘留[5]。
對照組的治療方式為開腹手術,麻醉方式為全身麻醉和連續硬膜外麻醉2種方式,最后對患者進行膽囊切除術[6]。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 1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與開腹手術臨床效果比較 實驗組的住院時間、術后需排氣時間、并發癥例數均顯著小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手術時間略大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x±s)
2.2 2組術后患者感染例數比較 實驗組在切口處感染例數、呼吸道感染例數、腹腔內感染例數均顯著小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腹腔鏡膽囊切除治療方式對于患者的術后恢復與治療更有益處。實驗組總感染率為10%,對照組總感染率為25%。見表2。

表2 2組術后患者感染人數比較[n(%)]
近年來,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腹腔鏡一內鏡外科學組制訂了LC指南,使手術更加規范和標準。在基礎研究方面,探討了膽囊床出血的解剖學因素,明確了肝中靜脈和膽囊床的關系,認為對肝中靜脈和膽囊床直接相貼,以及距離在1 mm以內的病例,尤其是對膽囊床致密的病例,應引起高度重視。其他諸如LC對機體免疫、肝功能、胃腸動力學、心血管及呼吸系統的影響以及腹腔殘石和鈦夾的轉歸等研究也取得了顯著成果。傳統的LC已經成為治療膽囊良性疾病的“金標準”。在此基礎上,新的技術不斷涌現。如果能解決好手術難度及微型器械性能的問題,必將成為膽囊切除的標準術式。此外,免氣腹LC適用于不能耐受氣腹的患者,擴大了LC的適應證[7]。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飲食方面的不拮據,都有可能影響膽道等消化系統。膽結石主要是指因種種原因引起的發生在膽管以及膽囊方面的結石,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膽道系統疾病,臨床上女性患者較多,主要表現在右上腹部的疼痛、厭食感、嘔吐、惡心、消化功能減弱等。對于膽結石,傳統的開腹手術治療具有操作方便和充分暴露等特點。但是傳統治療方式的缺點也是不容忽視的,其缺點主要為手術創傷大、住院時間長、傷口愈合慢等。因此,在微創技術逐步提升與發展的今天,為膽結石患者提供手術創傷小、恢復時間快、安全清潔的治療方式已經成為關注的焦點。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如今已成為膽道外科經常用的手術方式,具有手術創傷小、痊愈時間快、住院時間段、出血量少等優點[8]。
綜上所述,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治療膽結石臨床效果好于傳統的開腹手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武洪友,張躍.觀察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效果[J].當代醫學,2012,18(24):83-84.
[2] 游波,王盈,邱卓,等.腹腔鏡與開腹手術膽囊切除治療膽結石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學工程,2012,9(11):171.
[3] 鄒永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效果[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2,5(12):325-326.
[4] 李志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和開腹手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10(26):115-116.
[5] 王衛公.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5,10(3):295-296.
[6] 楊掌娣,劉綺菲.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治療膽結石的臨床效果對比[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11(8):46-47.
[7] 賀志敬.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與常規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5,7(12):64-65.
[8] 塔娜.觀察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效果[J].內蒙古中醫藥,2013,5(28):1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6.050
河南 465200 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信合醫院 (曾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