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偉
中醫聯合交鎖髓內釘治療脛骨骨傷的效果觀察
劉遠偉
目的 觀察中醫聯合交鎖髓內釘治療脛骨骨傷的效果。方法 選取100例脛骨骨傷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這些患者均分為2組,即觀察組和對照組(n=50)。給予對照組患者單純交鎖髓內釘治療,給予觀察組患者中醫聯合交鎖髓內釘治療。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功能恢復良好發生率為96.0%(48/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0%(38/50)(P<0.05);觀察組患者的骨完全愈合率為96.0%(48/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0%(38/50)(P<0.05);術后滿意度評分為(85.52±0.69)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34±1.32)分(P<0.05)。結論 中醫聯合交鎖髓內釘治療脛骨骨傷的效果顯著。
脛骨骨傷;中醫聯合交鎖髓內釘;效果
脛骨骨折在臨床極為常見,而由于和股骨相比,骨折后脛骨具有較少的肌肉及皮膚附著,因此極易引發感染,造成患者具有較差的愈合。臨床在治療長骨骨折的過程中通常采用交鎖髓內釘技術,多年臨床實踐證實其療效令人滿意。但是在應用該技術的同時將中醫引入給予患者聯合治療是否能夠促進治療效果的進一步提升還需要相關醫學學者進行進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對100例脛骨骨傷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統計分析,觀察了中醫聯合交鎖髓內釘治療脛骨骨傷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欽南區人民醫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脛骨骨傷患者,所有患者的骨折原因均為意外傷害,均為粉碎性骨折。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這些患者均分為2組,即觀察組和對照組(n=50)。觀察組患者中男31例,女19例,年齡13~79歲,平均(46.28±32.54)歲;從受傷到送院就診時間0.5~5 h,平均(2.75±1.56)h。在骨折部位方面,28例患者在脛骨中段,22例患者在脛骨中下段。對照組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11~82歲,平均(46.36±32.88)歲;從受傷到送院就診時間0.5~4 h,平均(2.25±1.55)h。在骨折部位方面,26例患者在脛骨中段,24例患者在脛骨中下段。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從受傷到送院就診時間、骨折部位等方面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對照組患者單純交鎖髓內釘治療,手術之前對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或腰麻醉,讓患者取仰臥位,對其進行X線檢查,然后將檢查結果和患者的骨折部位有機結合起來,進而將合適的小切口選取出來,切開后有效修整和復位骨折端,并盡可能對破壞軟組織的現象進行有效的預防和避免。擴髓后將合適的髓內釘選取出來,由遠及近鎖定髓內釘,手術過程中對鎖定牢固情況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保證準確的對位,同時保證無菌操作,充分止血,緊密縫合,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監測。手術后抬高患者患肢并每天換藥,拆線前后督促患者分別進行患肢踝泵訓練和主動訓練[1]。
1.2.2 觀察組 給予觀察組患者中醫聯合交鎖髓內釘治療,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讓本組患者分3個階段內服中藥并給予其針灸活血治療。手術治療后1個月內讓患者口服紅花、血竭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類中藥,術后1~2個月內讓患者口服川續斷、丹參等營養生新、接骨續損類中藥,術后50 d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給予其針灸活血治療,同時給予2面針、蘇木、五加皮、田七、乳香、沒藥等中藥外洗活血通絡、續筋接骨和患肢按摩;術后2~3個月內讓患者口服熟地黃、黃芪等養血氣、壯筋骨類中藥[2]。手術后抬高患者患肢并每天換藥,拆線前后督促患者分別進行患肢踝泵訓練和主動訓練。
1.3 療效評價標準 如果患者傷側具有良好的外觀且外翻角度和旋轉角度分別在5°和10°以下,縮短程度在1.5 cm以下,則評定為功能恢復良好;如果上述指標中有至少一項沒有達到上述標準,則評定為功能恢復一般[3]。
1.4 觀察指標 對2組患者進行CT檢查,對其骨愈合完全情況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同時在術后半年將調查問卷自行設計出來,問卷內容為40道選擇題,對患者的術后日常活動能力、并發癥發生情況及自我感覺進行有效評價。
1.5 統計學方法 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 21.0對上述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用率和“x±s”表示,組間比較分別用χ2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的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功能恢復良好發生率為96.0%(48/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0%(38/50)(P<0.05)。見表1。

表1 2組脛骨骨傷患者的功能恢復情況比較[n(%)]
2.2 2組患者的骨愈合完全情況及術后滿意度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的骨完全愈合率為96.0%(48/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0%(38/50)(P<0.05),術后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脛骨骨傷患者的骨愈合完全情況及術后滿意度情況比較
脛骨骨折是長骨骨折中較為常見的類型,下段脛骨是多發部位,開放性骨折是主要類型,通常情況下骨折處會有嚴重污染,術后具有不暢的血壓運行等,從而對骨折處的恢復愈合及患者的功能恢復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4]。骨折愈合較為緩慢,正確的手術復位固定治療極為重要,多數臨床實踐的證實,在長骨骨折的治療中,交鎖髓內釘技術能幫助臨床醫師對患者進行正確的手術復位固定治療,發揮著極為積極的作用[5-6]。同時,患者的術后恢復速度還會受到骨折處血液供應及營養供給恢復情況的直接而深刻的影響,而中醫聯合三階段療法能促進患者骨折處血液循環的極大加快和患處營養供給的有效增強[7-8]。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功能恢復良好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骨完全愈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術后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充分說明中醫聯合交鎖髓內釘治療脛骨骨傷能有效促進患者的功能恢復,極大提升患者的骨完全愈合率及術后滿意度,效果顯著。
[1] 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實用骨科學[M].3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779.
[2] 向崢,郭振河.帶鎖髓內釘微創治療雙側脛骨干骨折[J].中國骨傷,2009,22(1):58-59.
[3] 倪莉,楊惠林,姜為民,等.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聯合自體髂骨植骨術治療脛骨遠端骨不連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1,51(22):66-67.
[4] 董玉珍,宗海斌,劉艷霞,等.中西醫結合治療脛骨骨不連療效分析[J].陜西中醫,2012,33(8):1021-1022.
[5] 高培剛,張晨陽,陳興康,等.閉合復位帶鎖髓內釘結合螺釘固定治療脛骨粉碎骨折[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1,14(8):1110-1111.
[6] 王厚前,劉貴政.交鎖髓內釘在脛骨骨折治療中的應用體會[J].現代醫藥衛生,2011,27(20):3096-3097.
[7] 鄒式偉.帶鎖髓內釘治療脛骨骨折78例臨床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0,16(21):76.
[8] 趙躍文.脛骨骨折不同固定方法比較[J].當代醫學,2013,19(32):11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4.108
廣西 535000 欽州市欽南區人民醫院骨科(劉遠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