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秋月
血漿前白蛋白、腦鈉肽、C反應蛋白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表達及意義
馮秋月
目的 探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穩定期患者血漿前白蛋白、腦鈉肽、C反應蛋白水平與肺動脈高壓的相關性。方法 選擇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80例,根據是否存在肺動脈高壓分為無肺動脈高壓組和肺動脈高壓組(n=40)。另選擇同期來本院體檢的健康老年人40例為對照組。各組均采集靜脈血,檢測血漿中前白蛋白、腦鈉肽、C反應蛋白水平,并進行比較,進一步分析肺動脈高壓組患者上述血漿檢測指標與肺動脈高壓的相關性。結果 80例COPD患者(無肺動脈高壓組、肺動脈高壓組)肺動脈壓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血漿前白蛋白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血漿腦鈉肽、C反應蛋白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肺動脈高壓組肺動脈壓顯著高于無肺動脈高壓組,血漿前白蛋白水平顯著低于無肺動脈高壓組,血漿腦鈉肽、C反應蛋白水平均顯著高于無肺動脈高壓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肺動脈高壓組患者血漿前白蛋白水平與肺動脈壓(r=-0.380,P<0.05)呈顯著負相關,血漿腦鈉肽(r=-0.375,P<0.05)、C反應蛋白水平(r=-0.370,P<0.05)與肺動脈壓呈顯著正相關。結論 血漿前白蛋白、腦鈉肽、C反應蛋白水平可反映老年COPD患者的炎癥反應程度,對評估COPD患者的病情及預后有顯著臨床意義。
慢性阻塞性肺病;前白蛋白;C反應蛋白;腦鈉肽;炎癥;肺動脈高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以不完全可逆性氣流受限為特征的慢性炎癥性疾病,隨著病程進展,一部分患者有肺動脈高壓表現。研究證實[1-2],COPD患者出現肺動脈高壓的病理生理機制有多種炎癥介質參與。前白蛋白是一種非特異宿主防御性物質,為負急性時相蛋白;腦鈉肽為一種由心室分泌的多肽類激素,主要反映心室功能;C反應蛋白為感染或創傷后產生的急性時相蛋白,當炎癥發生時機體C反應蛋白水平迅速升高。本研究旨在探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穩定期患者血漿前白蛋白、腦鈉肽、C反應蛋白水平與肺動脈高壓的相關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4月~2013年4月北京懷柔醫院呼吸內科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穩定期患者
80例,入組患者均符合2007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對COPD穩定期的診斷標準。80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年齡66~80歲,平均(72.5±8.5)歲。選擇同期來本院體檢的健康老年人4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
20例,女20例,年齡65~80歲,平均(73.4±6.5)歲。排除標準:左心疾病患者;門靜脈高壓患者;睡眠呼吸紊亂的患者;患有結締組織疾病、肺部腫瘤、HIV感染的患者。
80例COPD患者經彩色多普勒超聲儀測定三尖瓣反流速度,根據伯努利公式計算肺動脈壓,根據2003年WHO對肺動脈高壓的標準將肺動脈壓≥40mmHg的患者診斷為肺動脈高壓。80例COPD患者按照是否存在肺動脈高壓分為無肺動脈高壓組和肺動脈高壓組(n=40)。各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于體檢當日,COPD患者于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采集靜脈血5mL,離心后采集血漿,免疫熒光定量法檢測血漿中腦鈉肽水平,比色法檢測血漿中前白蛋白、C反應蛋白水平。比較各組肺動脈壓、血漿前白蛋白、腦鈉肽、C反應蛋白水平。對肺動脈高壓組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腦鈉肽、C反應蛋白水平與肺動脈壓進行相關性分析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應用SAS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方差齊性分析,方差齊者兩樣本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方差不齊者采用秩和檢驗;兩變量的相關分析用Pearson直線相關分析法;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各組血漿前白蛋白、腦鈉肽、C反應蛋白水平比較80例COPD患者(無肺動脈高壓組、肺動脈高壓組)肺動脈壓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血漿前白蛋白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血漿腦鈉肽、C反應蛋白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肺動脈高壓組肺動脈壓顯著高于無肺動脈高壓組,血漿前白蛋白水平顯著低于無肺動脈高壓組,血漿腦鈉肽、C反應蛋白水平均顯著高于無肺動脈高壓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各組肺動脈壓、血漿前白蛋白、腦鈉肽、C反應蛋白水平比較(x±s)
2.2 血清前白蛋白、腦鈉肽、C反應蛋白水平與肺動脈壓相關性分析 由表2可見,肺動脈高壓組患者血漿前白蛋白水平與肺動脈壓呈顯著負相關,血漿腦鈉肽、C反應蛋白水平與肺動脈壓呈顯著正相關。見表2。

表2 肺動脈高壓組血清前白蛋白、腦鈉肽、C反應蛋白水平與肺動脈壓相關性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以持續氣流受限為特征的呼吸系統疾病,氣流受限多呈進行性發展,患者肺實質及肺血管存在炎癥反應。目前COPD患者發生肺動脈高壓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一直以來的研究均證實COPD繼發肺動脈高壓主要與慢性缺氧導致的肺血管收縮和重構密切相關[3]。也有學者[4]觀察到,肺動脈高壓在炎癥發生時已啟動。炎癥環境下內皮細胞表面受損,膠原蛋白暴露,血小板聚集,凝血-纖溶系統平衡失調,導致肺動脈原位血栓形成,作為機械因素可增加肺循環阻力,參與肺動脈高壓的形成與發展。Huang等[5]認為肺動脈高壓發生時肺血管周圍炎癥明顯,血管發生一系列病理改變,如血管內膜增厚、內皮細胞功能失調、毛細血管微動脈喪失、血管充血、原位血栓形成等,研究還強調導致血管內皮細胞凋亡的機制可能有氧化應激、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等參與。總之,COPD患者發生的慢性炎癥存在于氣道和血液循環中,炎癥在肺動脈高壓的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腦鈉肽是由32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BNP水平與肺動脈高壓及其引起的COPD有關[6]。COPD導致腦鈉肽水平升高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1)COPD發生時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動脈高壓發生,肺源性心臟病的發生將導致機體釋放腦鈉肽水平增加;(2)COPD的病理生理過程有缺氧、酸中毒、高碳酸血癥等諸多因素參與,加重了心臟負荷導致腦鈉肽釋放增加;(3)炎癥介質的釋放也是導致腦鈉肽釋放增加的主要原因;(4)肺臟對腦鈉肽的清除能力下降。崔靜等[7]探討了COPD患者血清腦鈉肽水平,結果證實COPD患者血清腦鈉肽水平顯著升高。仇愛民等[8]探討了腦鈉肽對評估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嚴重程度的作用,結果顯示COPD在急性發作期、代償期、失代償期的血漿腦鈉肽水平有顯著差異,即腦鈉肽對評估COPD和肺源性心臟病的嚴重程度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中,COPD患者血漿腦鈉肽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存在肺動脈高壓的患者血漿腦鈉肽水平顯著高于無肺動脈高壓的患者,且進一步分析表明,肺動脈壓與血漿腦鈉肽水平呈顯著正相關,提示腦鈉肽在COPD肺動脈高壓形成中發揮重要作用。
C反應蛋白為急性時相蛋白,在急性炎癥發生時機體水平迅速上升,可通過結合病原體啟動機體免疫吞噬機制,參與補體殺傷病原體的過程。當機體炎癥消退時,C反應蛋白水平也隨之迅速降低。前白蛋白為負急性時相蛋白,主要由肝臟分泌,為非特異性防御物質,可清除體內有毒代謝產物。C反應蛋白與前白蛋白可一同作為判斷COPD發作的指標。本研究中,COPD患者血漿C反應蛋白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前白蛋白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存在肺動脈高壓的患者血漿C反應蛋白水平顯著高于無肺動脈高壓患者(P<0.01),血漿前白蛋白水平顯著低于無肺動脈高壓患者(P<0.01);且進一步分析表明,肺動脈壓與血漿C反應蛋白水平呈顯著正相關,與血漿前白蛋白水平呈顯著負相關,提示前白蛋白與C反應蛋白均在COPD肺動脈高壓形成中發揮重要作用。
總之,前白蛋白、C反應蛋白、腦鈉肽均參與了COPD的發生發展,對以上3者的聯合動態觀察可反映老年COPD患者炎癥反應情況,但其在COPD發病中的具體機制尚需進一步研究。
[1] Sato T,Tsujino I,Tanino M,et al.Broad and heterogeneous vasculopathy in pulmonary fibrosis and emphysema 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J].Respirol Case Rep,2013,1(1):10-13.
[2] Riolo G,Al Ghamdi B,D'Arsigny CL.Pulmonary hypertension:Tortuous route to diagnosis[J].Respirol Case Rep,2013,1(1):8-9.
[3] Smith CA,Kotlyar E,Mellemkjaer S,et al.Pulmonary artery stent for bronchial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causing pulmonary artery stenosis[J]. Respirol Case Rep,2014,2(1):39-41.
[4] Tartavoulle TM.A predictive model of the effects of depression, anxiety,stress,6-minute-walk distance,and social support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an adul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opulation[J]. Clin Nurse Spec,2015,29(1):22-28.
[5] Huang YS,Hsu HH,Chen JY,et al.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of pulmonary emphysema and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J].Korean J Radiol,2014,15(6):871-877.
[6] 李雪英.性阻塞性肺病相關肺動脈高壓與炎癥反應[J].臨床肺科雜志,2014,19(5):900-902.
[7] 崔靜,姚莉,周小妹,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腦鈉肽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研究[J].安徽醫藥,2012,16(1):65-67.
[8] 仇愛民,陶章,張海林.腦鈉肽對評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嚴重程度的意義[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4):631-63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0.015
北京 101400 北京懷柔醫院呼吸內科(馮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