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珍
奧司他韋治療小兒流行性感冒的療效觀察
陳麗珍
目的 觀察奧司他韋治療兒童流行性感冒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流行性感冒的患兒100例,隨機均分為2組(n=50)。對照組根據體重劑量表口服奧司他韋,觀察組使用常規抗病毒口服液治療,2組療程均為5d。比較2組治療后發熱、咳嗽、鼻卡他/鼻塞消失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治療組有效率為90.00%,對照組有效率為72.00%,治療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26,P<0.05);治療組發熱、咳嗽、鼻卡他/鼻塞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41,P<0.05;t=2.21,P<0.05;t=6.53,P<0.05);治療期間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治療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70,P<0.05)。結論 奧司他韋治療兒童流行性感冒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奧司他韋;流行性感冒;兒童
奧司他韋是口服有效的特異性流感病毒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適用于成人和≥1歲的童的甲、乙型流感治療,能減輕癥狀,縮短病程,減少流行性感冒并發癥的發生;而且其服用方便,耐受性好[1]。本研究選取擬診為流行性感冒的100例患兒進行了奧斯他韋治療,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東莞市長安醫院兒科擬診為流行性感冒的患兒100例(男55例,女45例),年齡2~14歲,病程≤48h,隨機均分為2組(n=50)。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2~14歲,平均年齡(4.9±0.7)歲;觀察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3~14歲,平均年齡(5.1±0.8)歲。2組患兒年齡、性別、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同時,所有患兒均符合2002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流行性感冒臨床診斷和治療指南(草案)》的診斷標準[2],即:(1)在流行季節一個單位或地區出現大量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或者醫院門、急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明顯增加,患者有與流行性感冒一致的癥狀。(2)發熱≥37.8℃并且至少具有下列2個癥狀:鼻卡他/鼻塞、咽喉痛、咳嗽、肌痛、全身乏力、頭痛、寒戰/出汗。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給予奧司他韋顆粒(宜昌長江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763)口服治療。具體用法:年齡≤1歲,3mg,2次/d;年齡>1歲,體質量≤15kg,30mg,2次/d;體質量15~23kg,45mg,2次/d;體質量23~40kg,60mg,2次/d;體質量>40kg,75mg,2次/d;療程為5d。對照組給予抗病毒口服液(河南百年康鑫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41022199)。具體用法:口服,1次5毫升,1天2~3次(早飯前和午、晚飯后各服1次)。所有患兒均未用其他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對患兒的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均進行記錄,并定時記錄患兒的發熱、咳嗽、鼻卡他/鼻塞等癥狀變化。
1.3 觀察指標 發熱、咳嗽、鼻卡他/鼻塞消失時間及藥物不良反應。
1.4 療效評價標準[3](1)顯效:治療后1d內體溫降至正常,全身癥狀消失;(2)有效:治療后1~2d體溫降至正常,全身癥狀消失;(3)無效:治療2d后發熱等全身癥狀無好轉甚至惡化。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表現 所擬診為流行性感冒的發病時間均在48h以內,最早發病在3h。全部患兒均進行了白細胞檢查,白細胞總數在(4.2×109~9.7×109)/L;分類中性中核細胞均小于65%。CRP均<8mg/L?;純喊Y狀及體征見表1。

表1 癥狀及體征[n(%)]
2.2 療效比較 治療組有效率為90.00%,對照組有效率為72.00%,2組治療效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26,P<0.05)。見表2。

表2 2組療效比較(n)
2.3 發熱、咳嗽、鼻卡他/鼻塞消失時間比較 治療組與對照組的發熱、咳嗽、鼻卡他/鼻塞消失時間相比較,治療組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發熱、咳嗽、鼻卡他/鼻塞消失時間比較(x±s,d)
2.4 藥物不良反應 治療組中出現不良反應2例,發生率為4.00%,均表現為惡心、嘔吐和上腹不適;對照組4例,發生率為8.00%,3例表現為惡心、嘔吐和上腹不適;1例不僅有上述不良反應外,還偶見頭暈、頭痛和眩暈等癥狀。2組患兒均能耐受,完成療程后癥狀消失。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特點是起病急、傳染性強、傳播迅速,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特別是免疫力低下人群如兒童、老人[4]。奧司他韋作為具有強效選擇性的流感病毒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對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5];其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改變病毒復制所必需的神經氨酸酶活性位點結構,從而阻止所有與臨床相關的流感病毒F株或G株毒株的復制;由于該品的高度特異性,其對他病毒、細菌或人類的神經氨酸酶幾乎沒有抑制作用,不抑制機體對流感病毒感染的免疫反應[6]。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在使用奧司他韋進行治療后,其有效率達90.00%高于對照組的72.00%,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與劉俊等[3,7]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同時,治療組的發熱、咳嗽、鼻卡他/鼻塞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41,P<0.05;t=2.21,P<0.05;t=6.53,P<0.05)。在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上,治療組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4.00%)低于對照組(8.00%),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和上腹不適等癥狀,并在完成療程后癥狀自行消退,未發現其他毒副作用;同時,該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遠低于國外報道的41%~47%[8],不良反應程度輕,未觀察到肝腎等其他臟器功能損害。
綜上所述,奧司他韋是一種安全性高、療效好的抗流感病毒藥,有助于控制流感癥狀及降低并發癥,減少抗生素的使用。倘若出現流感疫情暴發,則更需要合理使用奧司他韋,以達到最佳治療和預防疾病的效果。
[1] 王新妹.奧司他韋治療小兒流感疑似病例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實踐,2010,10(19):604-605.
[2]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流行性感冒臨床診斷和治療指南(草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2,25(1):66-68.
[3] 劉俊.磷酸奧司他韋治療流感80例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0(8):109.
[4] 劉志懿,夏楠.小兒流行性感冒的抗病毒治療對策[J].工企醫刊,2013,11(2):150-151.
[5] Treanor JJ,Hayden FG,Vrooman PS,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oral neuraminidase inhibitor oseltamivir in treating acute influenza[J].JAMA,2000,28(3):1061-1065.
[6] 張鶴鳴,湯建華,王淑珍,等.抗流感病毒藥物奧司他韋的研究現狀及新進展[J].河北醫藥,2010,32(12):1623-1625.
[7] 王孟昭,孫武裝,王亞梅,等.磷酸奧司他韋治療流行性感冒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3,21(2):114-117.
[8] Strong M,Burrows J,Stedman E,et al.Adverse drug effects following oseltamivir mass treatment and prophylaxis in a school outbreak of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H1N1)in June 2009,Sheffield,United Kingdom[J]. Euro Surveill,2010,15(19):II/19565-1957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0.091
廣東 523843 東莞市長安醫院兒科 (陳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