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
急診手術與擇期手術治療梗阻性結腸癌的效果比較
林嘉
目的 比較急診手術與擇期手術治療梗阻性結腸癌的效果。方法 選取梗阻性結腸癌患者100例依據手術方式不同進行分組,急診手術組(直接切除病灶)50例和擇期手術組(緩解梗阻癥狀后切除病灶)50例。結果 擇期手術組梗阻性結腸癌患者吻合口瘺0%、切口感染2%、肺部感染4%的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急診手術組20%、16%、2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梗阻性結腸癌患者采取擇期手術,可以有效提高手術治療效果,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梗阻性結腸癌;急診手術;擇期手術
梗阻性結腸癌屬于普外科常見的急腹癥病例,近年來隨著飲食的不斷發(fā)展和變化,消化道腫瘤的發(fā)生率明顯增高。結腸癌作為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生率也隨之增高[1]。選擇合適的手術治療方式,尤其是針對梗阻性結腸癌患者選擇有效的手術方式,是提高手術療效,降低復發(fā)和并發(fā)癥的關鍵[2]。本研究比較急診手術與擇期手術治療梗阻性結腸癌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揭陽市慈云醫(yī)院2005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梗阻性結腸癌患者100例,依據手術方式不同進行臨床分組,急診手術組50例,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齡33~76歲,平均(55.6±10.2)歲,病程5h~4個月,平均(56.5±12.3)d,原發(fā)病:盲腸癌11例,升結腸癌10例,結腸肝曲9例,結腸脾曲9例,降結腸癌5例,乙狀結腸癌6例。病理分型:黏液腺癌19例,未分化癌4例,低分化癌4例,中分化癌10例,高分化癌13例。擇期手術組50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齡35~77歲,平均(55.0±10.9)歲,病程6h~3個月,平均(54.0±10.5)d,原發(fā)病:盲腸癌13例,升結腸癌9例,結腸肝曲
11例,結腸脾曲12例,降結腸癌3例,乙狀結腸癌2例。病理分型:黏液腺癌21例,未分化癌6例,低分化癌5例,中分化癌9例,高分化癌9例。2組梗阻性結腸癌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急診手術組 在確診為梗阻性結腸癌患者之后,對病灶進行切除,給予常規(guī)的術后抗炎和并發(fā)癥的針對性治療。
1.2.2 擇期手術組 首先針對患者腸梗阻的臨床癥狀進行評估,給予禁食、抗炎和有效的胃腸減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狀態(tài),糾正低蛋白血癥和貧血。在進行保守治療7d之后,患者的腹痛、腹脹的臨床癥狀沒有緩解,可以通過灌腸來緩解腸梗阻的癥狀,通過鋇灌腸進行結腸鏡檢查,根據患者臨床特點進行手術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梗阻性結腸癌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情況,主要包括吻合口瘺、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的發(fā)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5.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構成比表示,通過χ2檢驗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組梗阻性結腸癌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擇期手術組梗阻性結腸癌患者吻合口瘺0%、切口感染2%、肺部感染4%的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急診手術組20%、16%、2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2組梗阻性結腸癌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情況[n(%)]
梗阻性結腸癌屬于結腸腫瘤晚期的一種臨床表現,是外科急腹癥。梗阻原因可能是由于回盲瓣機械性的開閉引起的[3-4]。腸梗阻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可能引起機體的代謝紊亂、營養(yǎng)不良等臨床癥狀,嚴重者可能造成腸缺血、腸壞死,嚴重者可能造成死亡。腸梗阻一般多發(fā)于老年患者,其機體生理功能衰退,各項臟器的敏感性下降,一旦出現梗阻癥狀不明顯,直到嚴重者才發(fā)現,影響了臨床救治的效率[5-6]。梗阻性結腸癌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要方式,手術治療又可以分為姑息性切除和自愈性切除,治愈性切除可以將腫瘤和可能轉移淋巴結群一并切除,從而延長患者的生存質量和時間。通常是采取I期結腸癌切除吻合手術治療,有資料顯示[7-8],右半結腸癌并梗阻的一期吻合手術吻合率大于80%。一般情況下只要患者可以耐受或者機體條件允許,均考慮實行一期切除吻合手術治療。另外左半結腸癌梗阻手術治療也是一期根治切除吻合術,但是其一期切除吻合可能存在在吻合口漏的風險性并發(fā)癥。因而對于腸壁較薄、血運功能較差、水腫明顯的患者,評估后一期切除吻合術的風險性較高,可以考慮進行分期手術。結腸癌患者的腸襻可能存在大量的糞便,清除較困難,可能引起水電解質失衡,造成酸堿代謝紊亂,貧血、低蛋白血癥、腸管擴張等均可能誘發(fā)腸壁壞死和穿孔,基于腸道準備較差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需要進行二期手術治療。擇期手術治療是首先通過保守治療,將梗阻性結腸癌患者的代謝紊亂狀態(tài)進行調整和糾正,做好術前充足的準備工作,緩解梗阻臨床癥狀,提高手術耐受能力,進行手術治療,從而提高手術治療效果,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急診手術治療可能缺乏對患者臨床癥狀和腸道準備了解,進行一次性的切除手術治療,可能造成切除病灶不徹底,引起復發(fā),再一次進行二期手術,增加患者創(chuàng)傷的同時不利于術后恢復。
本研究結果表明,擇期手術組梗阻性結腸癌患者吻合口瘺、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的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急診手術組,提示梗阻性結腸癌患者采取擇期手術,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1] 郭國城,鐘文毅,吳偉興,等.梗阻性結腸癌急診手術與擇期手術的效果比較[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21):230-231.
[2] 聶煒,汪生堯.結腸癌致腸梗阻手術治療61例臨床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咨詢,2011,16(3):453.
[3] 姜秋歲,邱興自.結腸癌致急性腸梗阻26例手術治療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0,4(16):85-86.
[4] 易飛.梗阻性結腸癌急診手術與擇期手術的效果比較[J].中外醫(yī)療,2013,3(8):34-35.
[5] 李志強,楊世林,程守服.結腸癌急診手術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刊,2008,35(19):31-32.
[6] 胡大新,郭強.老年梗阻性結腸癌急診手術31例臨床分析[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18):2280-2281.
[7] 沈成龍,何宋兵,趙華,等.輔助性T細胞17相關細胞因子與結腸癌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3,26(4):402-406.
[8] 郭國城,鐘文毅,吳偉興,等.梗阻性結腸癌急診手術與擇期手術的效果比較[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21):230-231.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emergency surgery and elective colon surgery in obstruction colon cancer. Methods 100 obstructive colon cancer patients admitted were divid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emergency surgery group (direct cutting) 50 cases and 50 cases of elective surgery group.(cutting after relieve obstruction symptom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nastomotic leakage0%, wound infection2%, lung infection4% in elective surger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emergency surgery20%,16%,20%,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Obstructive colon cancer patients take elective surger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urgical outcome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bstructive colon cancer; Emergency surgery; Elective surgery
10.3969/j.issn.1009-4393.2015.7.023
廣東 522031 揭陽市慈云醫(yī)院外一科 (林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