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智平
產科子宮切除術治療產科出血的臨床分析
肖智平
目的 分析子宮切除術治療產科大出血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分娩孕產婦3890例,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行子宮切除術發生情況:3890例產婦中發生產后出血117例,發生率為3.01%;117例患者中行子宮切除術6例,發生率為5.13%。分娩方式比較:剖宮產子宮切除率顯著高于陰道分娩(P<0.05)。孕次比較:經產婦子宮切除率顯著高于初產婦(P<0.05)。妊娠胎兒數量比較:多胎妊娠子宮切除率顯著高于單胎妊娠(P<0.05)。6例行子宮切除術母嬰結局:孕產婦治愈5例,治愈率為83.33%;死亡1例,死亡率為16.67%。6例孕婦共孕胎兒11例,新生兒存活8例,存活率為72.73%;死亡3例,死亡率為27.27%。結論 產科急性大出血采用子宮切除術治療,能夠達到有效止血的目的,但可給患者帶來不可逆性傷害,因此,只有加強孕婦圍生期保健及計劃生育宣傳,才可避免或減少子宮切除幾率,對提高孕產婦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孕產婦;產后出血;子宮切除術;產科
產科大出血在臨床上是較常見疾病類型,是產婦分娩過程中最為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其發生率占孕婦分娩總數的3%左右,導致產婦死亡率約為34%。最常見產科出血引發因素為:宮縮乏力;宮頸、陰道裂傷;胎盤滯留、生殖道血腫、子宮破裂;子宮內翻;胎盤植入、凝血功能障礙等,其中宮縮乏力引發產科出血發生率約為90%以上。當患者出血量較少時,可影響分娩進程,出血量較多時,可直接危急母嬰生命安全。對上述患者先行采用按摩子宮、應用子宮收縮劑、子宮填塞紗條等方法均不能達到有效止血時,常需采用外科方法治療,如盆腔血管結扎術;盆腔動脈栓塞術;子宮壓迫縫合術等,若上述方法仍不能止血時,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可行子宮切除術。子宮切除術是治療子宮出血、搶救產婦生命的最為有效措施[1]。據相關資料統計:產后出血導致子宮切除率約為0.02%~0.30%。雖然子宮切除術可達到有效止血目的,但由于該術式讓患者將失去永久性生育功能,影響患者術后身心健康,因此,在行子宮切除術時應慎重選擇。為探討子宮切除術在治療產科大出血中的臨床價值,本研究選取在湖南省長沙市康乃馨醫院分娩3890例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尋子宮切除的發生情況及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湖南省長沙市康乃馨醫院分娩孕產婦3890例,產婦年齡21~39歲,平均年齡(30.6±2.8)歲;孕周28~41周,平均孕周(39.2±0.7)周。分娩方式分為:剖宮產901例,陰道分娩2989例。孕次分為:經產婦824例,初產婦3066例。妊娠胎兒數量分為:單胎妊娠3665例,多胎妊娠225例。
1.2 方法 6例行子宮切除術患者中:行子宮次全切除術4例,行子宮全切除術2例。
1.3 評價指標
(1)產后出血稱量方法[2]:產婦所用敷料重量減去敷料沒有使用前的重量,得出數值除1.05,即是產婦的出血量。
(2)產后出血判定標準[3]:產婦在胎兒娩出24 h內陰道出血量超過500 mL。
(3)觀察分娩方式、孕次、妊娠胎兒數量對子宮切除率的影響以及統計6例行子宮切除術的母嬰結局。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行子宮切除術發生情況 3890例產婦中發生產后出血117例,發生率為3.01%;117例患者中行子宮切除術6例,發生率為5.13%。
2.2 6例行子宮切除術患者術前出血量在920~3760 mL,平均出血量為(1552.9±214.5)mL。
2.3 分娩方式比較 剖宮產子宮切除率顯著高于陰道分娩,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剖宮產與陰道分娩產婦的子宮切除率比較
2.4 孕次比較 經產婦子宮切除率顯著高于初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經產婦與初產婦的子宮切除率比較
2.5 妊娠胎兒數量比較 多胎妊娠子宮切除率顯著高于單胎妊娠,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多胎妊娠與單胎妊娠的子宮切除率比較
2.6 6例行子宮切除術母嬰結局:孕產婦治愈5例,治愈率為83.33%;死亡1例,死亡率為16.67%。6例孕婦共孕胎兒11例,新生兒存活8例,存活率為72.73%;死亡3例,死亡率為27.27%。
產后出血是孕產婦分娩過程中最易發生的并發癥,也是致孕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4]。當產婦出現產后大出血癥狀后,應首先給予其應用宮縮劑;行按摩子宮、鹽水熱敷等,以促進子宮收縮;繼而行宮腔填塞紗布;子宮動脈栓塞、結扎髂內動脈、子宮動脈等方法進行止血治療;若治療無效時,才可采用子宮切除術治療。本研究結果顯示,子宮切除術可達到有效止血的目的,僅有1例孕產婦死亡,是由于合并有嚴重妊娠并發癥所致。不首先選擇子宮切除術的原因為[5]:子宮為雌孕激素靶器官,當其被切除后,不僅影響機體激素的分泌功能,也會影響患者的性生活及身心健康,給患者帶來較大損害。
本研究結果表明,子宮切除率與分娩方式、孕次、妊娠胎兒數量等因素密切相關,多次妊娠、剖宮產均可引發子宮內膜損傷,造成子宮內膜發育缺陷,致使胎盤粘連、植入或附著異常,當胎盤不能正常剝離時,不可避免地會引發大出血發生[6]。另外,雙胎或多胎妊娠易引發宮縮乏力,宮縮乏力也是引發產后大出血重要因素。因此,若想降低子宮切除發生幾率,第一,應加強計劃生育宣教,積極鼓勵女性優生與優產,減少多胎、多產發生[7];第二,加強孕婦圍產期保健,做好高危妊娠的管理工作,預防各類孕期并發癥發生;第三,加強孕婦臨產期觀察,當孕產婦出現異常情況時,應早發現、早治療,盡量采用正確方法給予處理[8]。
綜上所述,對于產后大出血患者,在其手術指征明確的情況下,應及時行子宮切除術,對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作用。
[1] 錢磊磊.產科出血并發癥及治療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4,20(4): 33.
[2] 譚景,楊敏,林瑞貞,等.急危重癥孕產婦臨床搶救的治療及分析[J].當代醫學,2012,18(22):49-50.
[3] Dilauro MD,Dason S,Athreya S.Prophylactic balloon occlusion of internal iliac arteries in women with placenta accreta: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sis[J].Clinical Radiology,2011,21(6):1254-1255.
[4] Ford J,Algert C,Kok C,et al.Hospital data reporting on postpartum hemorrhage:under-estimates recurrence and over-estimates the contribution of uterine atony[J].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Journal,2012,15(7):328.
[5] 段瑤,曾萬江,牛惠惠,等.圍產期急癥子宮切除術治療產科出血18例臨床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1,25(9):915-917.
[6] 李素鳳.急癥子宮切除術在產科大出血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1,16(4):57.
[7] 李湛.剖宮產子宮切除術相關情況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4, 27(15):1766-1768.
[8] 熊煒.產后出血行急癥子宮切除術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醫學綜述,2014,20(18):3447-344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9.031
湖南 410200 湖南省長沙市康乃馨醫院 (肖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