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
重度妊高癥患者行剖宮產術的圍麻醉期處理和對母嬰的影響探析
陳君
目的 探討重度妊高癥患者行剖宮產術的圍麻醉期處理和對母嬰的影響。方法 選取100例高度妊高癥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50),在行剖宮產術時分別給予腰硬聯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對比分析2組患者麻醉維持時間、麻醉阻滯平面、患者平均動脈壓(MAP)、低血壓情況、不良反應情況及新生兒健康狀況。結果 觀察組麻醉維持時間為(60.5±10.2)min,對照組為(234.5±32.2)min,觀察組麻醉維持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麻醉阻滯平面32例達到T6,14例達到T7,2例達到T5,2例達到T8;對照組26例達到T6,10例達到T7,4例達到T5,10例達到T8。2組麻醉平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產婦MAP為(14.3±0.3)kPa,對照組為(13.4±0.4)kPa,2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低血壓發生率為46%,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對照組則分別為68%及10%,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觀察組低血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新生兒健康率為92%,對照組為90%,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重度妊高癥患者行剖宮產術時行腰硬聯合麻醉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
重度妊高癥;剖宮產;圍麻醉期
妊高癥屬于妊娠中毒癥,為產科特有疾病,導致妊高癥發病的因素包括羊水過多、胎盤缺血、腹壁緊張等,使宮腔壓力增大,降低了胎盤的血流量,從而導致血管痙攣,引發高血壓,此外妊高癥發病還有免疫和遺傳原因[1]。剖宮產術是妊高癥患者終止妊娠的最有效方式[2],可在短時間內結束妊娠,從而有效控制病情。剖宮產術的圍麻醉期處理對母嬰均會產生一定影響,選擇最佳麻醉方式可確保手術順利實施,減輕患者痛苦,減輕對新生兒的影響。本文分析了重度妊高癥患者行剖宮產術的圍麻醉期處理和對母嬰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在江西省婦幼保健院接受剖宮產術的重度妊高癥患者100例,據隨機數字表法將產婦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50)。觀察組患者年齡23~39歲,平均(28.5±4.3)歲,孕周35~39周,平均(36.5±2.3)周;其中36例先兆子癇,14例子癇。對照組患者年齡24~37歲,平均(27.9±5.1)歲,孕周36~39周,平均(37.1±2.2)周;其中35例先兆子癇,15例子癇。所有患者均符合妊高癥診斷標準,臨床表現為血壓升高,頭痛,水腫,胸悶,眼花等自覺癥狀,昏迷和抽搐癥狀。行剖宮產前所有產婦均給予降壓、鎮靜、解痙等對癥處理。2組年齡、孕周、病情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行剖宮產時實施硬膜外麻醉。建立靜脈通道,監測心電圖、脈搏、血壓和血氧飽和度,并予以供氧。患者取側臥位,將L2~3椎間隙作為穿刺位置,行硬膜外穿刺,置入3~4 cm導管,取出穿刺針,注入2%利多卡因4 mL。若患者無異常,則追加2%利多卡因10 mL。觀察組實施腰硬聯合麻醉。取左側臥位,在L2~3椎間隙行硬膜外穿刺,當穿刺針進入椎間隙后置入腰麻針,注入0.5%布比卡因2 mL,置入3~4 cm導管。然后調整患者為仰臥位。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麻醉維持時間、麻醉阻滯平面、患者平均動脈壓(MAP)、低血壓情況、不良反應情況;利用Apgar評分標準對新生兒健康狀況進行評價,其中8~10分:健康,新生兒娩出后可自主呼吸,部分新生兒存在寒顫等輕微不良反應;4~7分:新生兒有輕度窒息;1~3分:新生兒重度窒息。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本研究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麻醉情況對比 觀察組麻醉維持時間為(60.5±10.2)min,對照組為(234.5±32.2)min,觀察組麻醉維持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麻醉阻滯平面32例達到T6,14例達到T7,2例達到T5,2例達到T8;對照組26例達到T6,10例達到T7,4例達到T5,10例達到T8。2組麻醉平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2 2組產婦情況對比 觀察組和對照組產婦MAP水平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低血壓發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其中觀察組中出現2例胃腸道反應,1例心動過緩,1例呼吸困難;對照組中出現2例胃腸道反應,2例心動過緩,1例呼吸困難。見表1。

表1 2組產婦MAP、HR、低血壓和不良反應情況對比
2.3 2組新生兒評分對比 2組新生兒健康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其中輕度窒息新生兒經吸氧、呼吸道清理等處理后好轉;中重度窒息新生兒經IPPV搶救成功。見表2。

表2 2組新生兒Apgar評分對比(n)
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即妊高癥,為產科常見病,多于妊娠20周后發生[3],發病率較高,目前病因尚不明確,對母嬰產生嚴重影響,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產婦需要適當時機行剖宮產以終止妊娠。妊高癥會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功能,臨床多表現為蛋白尿、高血壓和嚴重水腫,其病理改變為小動脈血管痙攣[4],增加了血管阻力,加重心臟負荷;而且高血壓提高了血管壁對催產素、交感神經類藥物、兒茶酚胺的敏感度,導致產婦心血管處于左心高負荷、高排高阻狀態。此外,妊高癥產婦多伴有高血脂,血液的黏稠度較高,血容量不足,對微循環灌注產生顯著影響,可能引發胎盤早剝、肝功能不全、子宮功能不全、神經系統興奮過度[5],嚴重時甚至影響患者重要臟器。加之術前患者應用藥物種類較多,例如降壓藥、利尿劑、強心藥、硫酸鎂、苯巴比妥、咪唑安定[6]等,也使麻醉處理難度增加。剖宮產術中的麻醉處理與母嬰健康關系密切。因此,剖宮產術時必須選擇最佳麻醉處理方式以確保手術順利。
硬膜外麻醉雖然有助于降低患者心臟負荷,減少血管阻力,從而對神經系統發揮穩定作用,但該麻醉方式的誘導時間長,麻醉效果欠佳,術中容易發生麻醉不全的情況[7],加重產婦疼痛。腰硬聯合麻醉結合了硬膜外麻醉和腰麻,具有鎮痛肌松顯著、起效快的特點,可有效減少麻醉藥物用量。而且不會對患者的血壓和心率產生較大影響,可預防血液循環的急劇變化[8],從而保證手術順利。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麻醉維持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低血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2組麻醉阻滯平面、產婦MAP、新生兒健康率、不良反應發生率無顯著差異,因此,重度妊高癥患者行剖宮產術的圍麻醉期處理可應用腰硬聯合麻醉。
[1] 趙海泉.重癥妊高征患者剖宮產術的麻醉處理[J].臨床合理用藥, 2011,4(2 B):155.
[2] 魏正貴,李益汀,李春琴.84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行剖宮產的麻醉處理[J].中國醫藥科學,2011,1(16):92-93.
[3] 徐小班,焦皓,齊敦益.連續腰麻用于重度妊高癥剖宮產手術的臨床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12(8):608-611.
[4] 張麗霓.重癥妊高征患者剖宮產術的麻醉處理對新生兒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3,25(4):1822.
[5] 陳燕蓮.腰麻-硬膜外聯合阻滯在剖宮產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1,4(22):85.
[6] 封雪,張重剛,王詠強.腰硬聯合麻醉在剖宮產手術中合理麻醉平面的探討[J].當代醫學,2010,16(32):86-87.
[7] 杜建陽.兩種麻醉方法用于剖宮產硬膜外麻醉中的應用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27):51-52.
[8] 郭紀東.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剖宮產術的麻醉體會[J].當代醫學, 2012,18(22):58-5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9.035
江西 330000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 (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