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群 吳敏
個體化護理對慢性胃潰瘍患者治療效果及復發率的影響分析
涂群 吳敏
目的 研究個體化護理對慢性胃潰瘍患者治療效果及復發率的影響。方法 選取102例慢性胃潰瘍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1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個體化護理,觀察護理后臨床總有效率和復發率。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08%,明顯高于對照組88.2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6個月內疾病復發率為5.88%明顯低于對照組13.7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個體化護理應用于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非常顯著,可大大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復發率,值得臨床推廣。
個體化護理;慢性胃潰瘍;治療效果;復發率
慢性胃潰瘍(gastric ulcer,GU)指位于賁門至幽門之間的一種慢性潰瘍,屬于消化性潰瘍常見的類型之一[1]。對患者健康的威脅性極大。為有效提高該病的治療效果,降低其復發率,臨床上必須要給予患者有效的治療及干預[2]。本研究為探討個體化護理對慢性胃潰瘍患者治療效果及復發率的影響,對收集的患者開展不同方式的護理干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南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消化內科收治的102例慢性胃潰瘍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1例,觀察組中男29例,女22例;年齡25~58歲,平均(33.5±1.2)歲;病程9個月~12年,平均病史(5.3±1.3)年。對照組中男28例,女23例;年齡26~59歲,平均(35.2±1.3)歲;病程8個月~11年,平均病史(5.7±1.4)年;2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病史等基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分析。
1.2 護理方法 2組患者均在接受相同中醫或者西醫抗慢性胃潰瘍的常規治療下進行,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查看患者生命體征變化、給予藥物治療護理、及時觀察患者病情、被動遵循醫囑等基礎護理項目。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個體化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人體化護理在臨床并沒有特別明確的定義,基本指以患者自身的個體化特點為依據,在護理設施、護理環境、護理服務態度等方面時刻遵循“以人為本,以患者為本”原則來進行日常護理服務的臨床護理模式。據調查顯示,加強人體化護理服務能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有效改善病情、降低并發癥與復發率、提高治療效果[3-4]。個體化護理是除常規護理外增加:(1)飲食護理:胃潰瘍患者胃部的不適主要與平時飲食不合理導致其腸胃功能受損有關,護理者應根據患者體質和愛好為患者合理安排飲食,禁食生冷、辛辣、油炸、堅硬、難消化的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富含植物纖維與維生素的食物,少吃易脹氣類食物(如土豆、紅薯等);(2)心理干預:由于慢性胃潰瘍屬于慢性疾病,所以其病程較長,治療過程也較為漫長,在治療中患者容易出現焦慮、煩躁、抵觸等負面情緒,極大的影響治療效果,故醫護人員在護理中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從患者年齡、性格、文化程度、家庭因素等多方面入手,具有針對性的調節患者心理狀態、樹立治療信心、消除焦慮與抑郁情緒,讓患者以良好心態配合治療,護理時主動關心患者、面對患者時保持微笑,詢問患者情況應采用禮貌性、鼓勵性語言,或為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在病房播放搞笑視頻、輕松音樂或組織娛樂活動等;(3)生活調理:胃潰瘍發病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患者本身生活飲食習慣不健康而導致的,故在護理期間應讓患者逐漸改變以前的壞習慣,養成良好習慣,從根本上預防病癥的復發,即多注意休息,避免過度操勞,多關注防寒保暖,特別關注胃部保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刺激胃的食物(如生冷、辛辣、過甜、過酸類食物等),戒煙戒酒,養成良好作息,適當進行運動鍛煉等;(4)健康教育:對患者與家屬普及胃潰瘍相關疾病的治療過程、注意事項、日常良好生活與飲食習慣形成的重要性、遵循醫囑的必要性等知識,讓患者和家屬懂得如何正確有效的配合治療,提高醫囑依從性,從而增加治療效果;(5)個性化護理:根據患者不同情況“因人而護”,對于每位患者的問題都要第一時間解決,配置應有的護理設施,維持良好的護理環境,或根據患者病情與興趣愛好安排房間,便于互相交流、互相鼓勵。其實對于胃潰瘍治療的根本在于患者自身生活習慣的調理和心態的調整,特別是在影響病癥復發這方面具有積極作用,而個體化護理正好契合了這些要求,是較為理想的護理方式。
1.3 觀察指標 依據患者胃鏡檢查中潰瘍面積變化情況作為療效判定標準:(1)顯效:護理3周后,通過胃鏡檢測出潰瘍完全消失,臨床癥狀消失或顯著消除;(2)有效:潰瘍面積減少超過
50%,臨床癥狀有所緩解;(3)無效:潰瘍面積減少小于50%,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惡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并通過回訪或者其他方法獲得6個月內的病癥復發情況[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治療效果分析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08%明顯高于對照組88.2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 2組患者半年內病癥復發情況分析 觀察組患者半年內病癥復發率為5.88%明顯低于對照組13.7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半年內病癥復發情況比較(n)
慢性胃潰瘍屬于消化性潰瘍的一種,其主要發生在賁門至幽門之間,主要是指胃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所致的超過粘膜肌層的組織損傷[4]。該病的主要臨床特點為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反復發作的節律性上腹痛,且多數患者還伴有不同程度的灼熱、暖氣、嘈雜、返酸等不適感,部分患者還可產生惡心、嘔吐、便血、嘔血現象[5]。且臨床研究顯示該病病情較為緩慢,病程較長,且易反復發作,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質量的威脅極大。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及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飲食習慣的改變,我國胃潰瘍患者的發生率也逐漸呈上升趨勢[6-7]。因而,臨床上必須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
慢性胃潰瘍在治愈后極易受多種原因的影響而復發,研究顯示器和患者的飲食習慣、生活狀況、心里情緒等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8]。因而,為提高慢性胃潰瘍的治療效果,降低其復發率,在給予患者有效治療的同時還應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本次研究中通過為觀察組患者開展飲食護理、心理干預、生理調節、健康教育、個體化護理等針對性的護理,有效的提高治療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個體化護理對于慢性胃潰瘍患者在治療效果及復發率方面具有一定積極影響,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減少病癥復發。
綜上所述,將個體化護理應用于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非常顯著,可大大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復發率,值得臨床推廣。
[1] 湯敏,李蓉.148例慢性胃潰瘍患者臨床治療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26):182-183.
[2] 陳靜.慢性胃潰瘍患者的針對性護理及體會[J].中國農村衛生,2012,6(1):173-174.
[3] 黃伍園.慢性胃潰瘍行個體化護理的臨床效果探析[J].家庭心理醫生,2014,1(9):62.
[4] 李婉嫻.個體化護理在慢性胃潰瘍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33):93.
[5] 王青,程明芝,王啟船.針對性護理措施在治療慢性胃潰瘍中的作用與意義[J].當代醫學,2014,20(11):131.
[6] 劉芳君.針對性綜合護理對慢性胃潰瘍患者治療的作用分析[J].內科,2014,9(1):54-55.
[7] 劉童婷,黃秀深,陳瑾,等.康復新液對慢性胃潰瘍愈合環境和營養的影響[J].中成藥,2013,35(12):2738-2740.
[8] 陳繼蘭,張慧慧,徐萌,等.透膿散阻止慢性胃潰瘍病理性瘢痕形成的實驗研究[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29(5):448-451.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9.066
江西 330003 南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涂群 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