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杰 王艷紅 劉佳
全程溝通結合心理護理對惡性腫瘤介入治療患者及其家屬的影響
李紅杰 王艷紅 劉佳
目的 分析全程溝通結合心理護理對惡性腫瘤介入治療患者及其家屬的影響。方法 選取行介入治療的惡性腫瘤患者88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字隨機表法將患者分為2組,各44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全程溝通和心理護理,行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和癌癥患者生活質量核心量表(QLQ-C 30)評分,并觀察2組患者家屬抑郁、失眠、恐懼的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SDS評分、SAS評分分別為(31.05±2.18)分、(32.68±2.63)分,顯著低于對照組(45.69±3.69)分、(47.11±2.39)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社會關系、軀體癥狀、健康自評、心理狀態、身體功能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家屬失眠、抑郁、恐懼分別為36.36%、31.82%、25.00%顯著低于對照組61.36%、66.67%、45.4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惡性腫瘤患者行介入時,予以全程溝通結合心理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及其家屬的消極情緒,有利于促使其積極配合臨床治療。
惡性腫瘤;介入治療;全程溝通;心理護理;生活質量
近年來,介入放射治療逐漸應用于惡性腫瘤治療中,可控制疾病發展,延長患者生存周期。然而,受到治療不良反應、原發疾病、未正確認識介入治療、擔心疾病預后等因素的影響,大部分惡性腫瘤患者可能伴隨恐懼、抑郁等消極情緒,可能易其治療依從性[1]。因此,臨床必須重視惡性腫瘤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干預,加強護患溝通,促使其以積極的心態接受臨床治療。本研究分析了全程溝通和心理護理在惡性腫瘤患者介入治療中應用價值,以消除不良情緒,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河南省腫瘤醫院行介入治療的惡性腫瘤患者88例作為研究對象,排除預計生存周期低于3個月患者、精神障礙者。本組患者均了解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采用數字隨機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44例,男31例,女13例,年齡35~72歲,平均(52.03±1.62)歲。惡性腫瘤:7例食管癌,9例肝癌,6例肺癌,17例宮頸癌,3例胰腺癌,2例腎癌。受教育程度:5例小學,23例初中至高中,16例大專及以上。對照組44例,男32例,女12例,年齡32~71歲,平均(50.98±1.93)歲。惡性腫瘤:6例食管癌,11例肝癌,7例肺癌,16例宮頸癌,2例胰腺癌,2例腎癌。受教育程度:6例小學,24例初中至高中,14例大專及以上。2組性別、年齡、惡性腫瘤類型、受教育程度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根據患者的疾病類型、病情發展等行無水乙醇硬化術、取動脈灌注化療術、放射性粒子植入術、動脈灌注化療聯合栓塞術等介入手術治療。對照組行常規護理,熱情接待患者,加強健康教育、飲食指導、生活干預、用藥護理等。主動與患者家屬的交流,告知疾病護理要點,并囑咐其多陪伴患者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全程溝通和心理護理。
1.2.1 入院時溝通 患者入院后,護士應現避開患者與患者家屬交流,了解其對疾病的了解情況。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告知其患者病情發展情況、護理注意事項等。通過語言、神情等了解患者家屬的心理狀態,耐心傾聽其傾訴,尊重、理解家屬,囑咐其盡量勿在患者面前流露擔憂、焦慮等情緒。同時,力所能及的幫助家屬解決生活上的困難。根據患者對真實病情的了解情況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若患者不了解真實病情,可與患者家屬溝通,暫時隱瞞病情,避免患者產生恐懼、緊張等消極情緒;若患者已經知曉真實病情,可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告訴其疾病誘發因素、發展、臨床表現等,增加其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促使積極參與到臨床中治療中。邀請早期入院行介入治療且疾病得到控制的惡性腫瘤患者進行病房交流,增加患者對治療方案的信任感,并以樂觀心態接受臨床治療。
1.2.2 介入治療前溝通 手術向患者介紹手術醫師、告知手術時間、介入治療的優勢等,告知患者及家屬術前準備事項。溝通期間應盡量勿使用醫學專業術語,若患者或家屬存在疑問,應耐心解答。
1.2.3 介入治療后溝通 受介入治療藥物的影響,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護理人員應耐心解釋,告知其為介入治療后正常反應,消除其恐懼情緒,若癥狀較為嚴重,可遵醫囑取藥物治療。由于患者疾病嚴重程度、疾病類型等存在差異,治療效果也存在明顯差異。護理人員可根據患者疾病控制情況行針對性護理干預。復診結果顯示疾病得到控制,護士人員可先祝福患者,再囑咐其定期入院檢查,按時服用藥物,加強飲食調節;疾病未愈患者可能對臨床治療方案產生懷疑,甚至放棄治療,護理人員可分析積極接受治療對預后生活質量的影響,鼓勵其積極接受治療。
1.3 觀察指標 (1)行行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總分為20~80分,分值越高提示抑郁、焦慮程度越高;(2)癌癥患者生活質量核心量表(QLQ-C 30)評分,評估內容包括:社會關系、軀體癥狀、健康自評、心理狀態、身體功能等5個方面,分值均為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好;(3)記錄2組患者家屬失眠、抑郁、恐懼的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治療前后SDS評分、SAS評分比較 2組治療前SDS評分、SA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治療后SDS評分、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QLQ-C 30評分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社會關系、軀體癥狀、健康自評、心理狀態、身體功能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惡性腫瘤患者護理前后SDS評分、SAS評分比較(x±s)

表2 2組惡性腫瘤患者護理后QLQ-C 30評分比較(x±s)
2.3 2組患者護理后患者家屬情緒比較 觀察組家屬失眠、抑郁、恐懼分別為36.36%、31.82%、25.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61.36%、66.67%、45.4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惡性腫瘤患者護理后患者家屬失眠、抑郁、恐懼發生率比較[n(%)]
介入治療是臨床治療惡性腫瘤的新技術,具有微創、高效的特點,可延緩腫瘤細胞生長,控制疾病發展,延長患者的中位生存周期[2]。有學者指出,部分惡性腫瘤患者行介入治療后,腫瘤病灶呈明顯縮小趨勢,可為其提供手術機會,進而達到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的目的[3]。然而,受到腫瘤疾病、疾病預后、癌性疼痛、經濟負擔等因素的影響,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恐懼、抑郁等消極情緒,可能影響介入治療效果。同時,惡性腫瘤患者家屬需長期陪伴患者接受治療,也易出現悲觀情緒,長此以往可能影響患者的情緒,對其治療依從性造成影響[4]。
大量文獻報道,焦慮、恐懼等消極情緒會影響惡性腫瘤患者的飲食、睡眠質量,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甚至可能造成腫瘤呈進展性發展,降低3年存活率[5-6]。基于此,臨床必須重視與惡性腫瘤及其家屬的溝通與心理護理,鼓勵其積極配合臨床治療。本研究中,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與患者家屬溝通,了解其情緒,并予以個性化開導,使其能夠正確認識疾病。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增加其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度。介入治療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屬介紹介入治療的優勢、臨床應用情況,增加其對治療方案的療效;介入治療后解釋不良反應的誘發因素,避免其出現懷疑、恐懼心理,同時囑咐疾病控制患者定期入院檢查,按時服用藥物;做好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的心理護理,分析積極接受治療對預后生活質量的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SDS評分、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QLQ-C 30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家屬情緒失眠、抑郁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郭維英等[7]指出,加強肝癌介入治療患者的心理護理,可降低患者家屬悲觀、絕望、懷疑等情緒的發生率,還有利于患者主動參與至臨床治療中,有利于提高存活率,本研究結果與此一致。楊俊麗等[8]指出,全程溝通能夠提高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認知度,提高治療依從性,改善預后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惡性腫瘤患者行介入治療期間,加強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護理和全程溝通,可消除其消極情緒,不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還能夠提高介入治療效果。
[1] 卿周明,蒙利,唐文容,等.優質護理對腫瘤介入治療病人的應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4):148-149.
[2] 張曉莉,王璇.腫瘤介入治療病房護士壓力源與身心健康的調查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4):37-38,55.
[3] 馮英璞.全程溝通在惡性腫瘤患者介入治療護理中的作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7):88-89.
[4] 林漢英,羅莎莉,陳巖,等.“身心并護”模式在介入導管室的臨床實踐[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2,21(7):608-610.
[5] 紀素花,李玉紅,武晨霞,等.肝癌介入治療患者的心理評估和護理措施[J].河北醫藥,2011,33(13):2077-2078.
[6] 李月琴,錢敏娟.原發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療的心理護理[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1):151-152.
[7] 郭維英.個性化心理護理對肝癌介入治療患者疼痛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1):131-132.
[8] 楊俊麗,趙宇新,段振蘭,等.全程溝通在肺癌患者化療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1):273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9.074
河南 450000 河南省腫瘤醫院(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介入一科 (李紅杰 王艷紅 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