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敏銳 左文忠 符積治
預擴容和不擴容對蛛網膜下腔麻醉下行剖宮產的血壓影響探討
刁敏銳 左文忠 符積治
目的 探討預擴容與不擴容對蛛網膜下腔麻醉下行剖宮產術血壓的影響。方法 選取200例剖宮產術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抽簽法將其隨機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n=100),研究組產婦給予復方氯化鈉預擴容,對照組未行擴容,比較2組產婦不同時點血壓指標變化情況,總結預擴容與不擴容對蛛網膜下腔麻醉剖宮產產婦血壓指標的影響。結果 與麻醉前相比,麻醉后5min、麻醉后10min 2組產婦SBP、DBP指標均顯著下降(P<0.05),2組產婦麻醉后各時點血壓指標變化不大;術后5min 2組產婦血壓指標基本恢復正常,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研究組產婦術中出現低血壓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預擴容與不擴容對蛛網膜下腔麻醉下行剖宮產術產婦血壓及不良反應影響無顯著差異,臨床上可以根據產婦術前耐受仰臥位的情況,提前做好預防仰臥位綜合征的措施,預擴容并不能有效預防仰臥位綜合征的發生。
剖宮產;蛛網膜下腔麻醉;預擴容;不擴容;血壓
剖宮產手術麻醉方法多樣,常用的麻醉方法包括蛛網膜下腔麻醉、腰麻、腰-硬聯合麻醉等。臨床研究發現,各種手術麻醉方法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常見不良反應包括低血壓伴惡心、嘔吐、心悸等[1],嚴重的會引起手術者過強的應激反應,威脅手術安全性。有文獻報道,麻醉前進行預擴容可以改善麻醉不良反應,提升手術治療安全性[2]。本研究選取200例蛛網膜下腔麻醉剖宮產手術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探討預擴容與不擴容對蛛網膜下腔麻醉下行剖宮產術的血壓影響,具體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00例蛛網膜下腔麻醉剖宮產手術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均為ASAⅠ~Ⅱ級,術前經心肺功能檢查未見異常,經胎兒宮內窘迫檢查未見異常,排除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及凝血功能障礙患者、電解質紊亂患者等。按照數字抽簽法將其隨機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n=100),研究組產婦年齡20~35歲,平均年齡(26.5±2.4)歲,平均體質量(65.5±2.5)kg;對照組產婦年齡21~34歲,平均年齡(25.8±2.5)歲,平均體質量(66.0±2.8)kg。2組產婦在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2組剖宮產產婦術前均行常規禁食禁飲,不必給予術前用藥,進入手術室后開放上肢靜脈,檢測收縮壓、舒張壓、動脈壓、呼吸、氧飽和度及心電圖等體征指標。研究組產婦入室后到手術開始前,快速輸注晶體液1000mL進行擴容,對照組入室后到手術結束前勻速補充生理需要量一半的晶體液。2組產婦麻醉實施前患者取右側臥體位,直接刺入L3-4椎間隙制止蛛網膜下腔,待腦脊液回流通暢后注入0.5%羅哌卡因2.5mL,后幫助產婦更換為仰臥體位,將產婦右部臀位抬高15°~30°以防止出現低血壓綜合征反應[3],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平面為T6-S5。術中一旦出現低血壓反應給予去氧腎上腺素升壓等處理,期間監測患者血壓指標等。本次研究2組產婦麻醉后每隔1min檢測1次SBP指標,15min后改為每3min檢測1次SBP,SBP絕對值低于88mmHg或低于基礎值的30%即可判定為低血壓[4],針對低血壓產婦給予去氧腎上腺素80~120μg升壓。
1.3 觀察指標 比較2組產婦麻醉前、麻醉后5min、麻醉后10min、術后5min各時點血壓指標變化(術中出現子宮收縮不良或出血超過500mL不納入統計范疇),并分析2組產婦術中麻黃堿藥物使用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7.0數據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產婦手術各時點血壓指標變化比較 于麻醉前相比,麻醉后5min、麻醉后10min 2組產婦血壓指標均出現一定程度下降(P<0.05),研究組產婦SBP、DBP指標下降幅度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差異,2組產婦麻醉后各時點血壓指標變化不大,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5min 2組產婦血壓指標基本恢復正常,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見表1。
表1 2組產婦手術各時點血壓指標變化比較(±s)

表1 2組產婦手術各時點血壓指標變化比較(±s)
組別指標麻醉前麻醉后麻醉后術畢5min(mmHg)5min10min研究組SBP122.5±7.596.5±12.594.6±11.5115.6±10.2 DBP 72.6±4.862.5±12.061.0±11.0 70.5±8.2對照組SBP123.4±7.892.5±14.591.6±13.4116.6±8.0 DBP 73.6±10.560.0±13.259.0±13.0 70.6±10.4
2.2 2組產婦術中使用去氧腎上腺素情況比較 研究組術中6例產婦出現低血壓綜合征,給予去氧腎上腺素升壓治療后低血壓不良反應消失;對照組術后8例產婦出現低血壓反應,給予快速輸液、去氧腎上腺素升壓等處理后產婦血壓明顯回升。2組產婦低血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近年來,剖宮產術發生率逐年升高,麻醉作為剖宮產手術的必備環節,備受關注。當前,剖宮產手術麻醉方法多樣,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作為一種常用的麻醉方法具有起效快、麻藥劑量小、鎮痛肌松效果良好等優勢[5],應用十分廣泛。但是,近年來臨床實踐發現,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極易引起阻滯區域血管擴張,導致血容量不足,引起產婦血壓下降,此外,阻滯麻醉后妊娠子宮會加大下腔靜脈的壓迫力,直接導致回心血流量減少,進而加重產婦的低血壓不良反應,導致組織灌注壓指標明顯下降,其中胎盤灌注指標下降尤為明顯[6],嚴重的還會危及胎兒生命安全。當前,腰麻后剖宮產手術實施擴容與否這一問題成為產科臨床研究的焦點之一。由于產婦在妊娠及分娩期間,產婦血容量出現一定的變化。在妊娠末期血容量會增加35%(1000~1500mL),而在剖宮產時來自胎盤的血液會有300~600mL回流至母體,因此與普通手術不同,在剖宮產中若產婦失血1~2L可能仍無需補液。基于該理論,本次研究以200例剖宮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探討預擴容與否對蛛網膜下腔麻醉下行剖宮產的血壓影響。結果顯示,預擴容與不擴容對蛛網膜下腔麻醉下行剖宮產術產婦血壓影響無顯著差異,且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無差異,臨床上可以結合產婦情況科學判斷是否給予擴容。本研究結果與文獻報道結果[7]相近,提示剖宮產麻醉前預擴容與否對產婦血壓影響不大。
近年來,預擴容作為改善臨床手術實施麻醉不良反應的關鍵性方法備受關注。有文獻報道[8],麻醉前預擴容與不擴容相似,麻醉前預擴容也會影響產婦血壓指標,導致麻醉效果下產婦血壓波動,2種方法對手術者血壓指標的波動性影響無統計學差異,且手術者術中及術后機體應激反應較少,均可保證手術的順利實施。近年來,剖宮產術產婦術前麻醉預擴容方法及效果已經成為產科手術實施研究的焦點之一。有文獻報道[9],蛛網膜下腔麻醉前預擴容與否均有助于提升剖宮產術產婦血壓指標穩定性,對于減少產婦應激反應,減少術后并發癥,保證母嬰安全具有積極意義。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前預擴容可以通過藥物來改善產婦低血粘度,進而改善產婦血液流變性,有助于增加產婦胎盤供血量,作用機制更受臨床醫師青睞。
綜上所述,預擴容與不擴容對蛛網膜下腔麻醉下行剖宮產術產婦血壓及不良反應影響無顯著差異,臨床上可以結合產婦情況科學判斷是否給予擴容。
[1] 何桂香.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下行剖宮產手術用6%賀斯擴容對母嬰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醫學研究通訊,2005,24(5):73-74.
[2] 余革.預擴容對腰-硬聯合麻醉期間血壓的影響[J].海南醫學,2005,36(3):105-106.
[3] 王小華.剖宮產前用羥乙基淀粉(130/0.4)預擴容對胎兒血氣的影響[D].烏魯木齊:新疆醫科大學,2008.
[4] 許杰明.腰麻聯合硬膜外麻醉在急診剖宮產術中低血壓的預防分析[J].當代醫學,2011,11(35):105.
[5] 王更強.聯合腰麻下剖宮產羥乙基淀粉預擴容的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2,15(28):22-23.
[6] 趙琛,韓雪萍.麻醉前擴容對腰硬聯合麻醉產科手術血壓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2,19(3):329-331.
[7] 趙宏,盧麗萍,崔健君.硬膜外阻滯剖宮產術中靜脈輸液預防低血壓的初步研究[J].中華麻醉學雜志,1995,15(8):353-354.
[8] 蔣衛清,鮑紅光,高玉潔,等.膠體液預擴容聯合預注血管活性藥對產婦腰-硬聯合麻醉后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2,14(10):964-967.
[9] 李仁虎.預擴充對硬膜聯合麻醉下剖宮產產婦血壓和心率的影響[J].安徽醫藥,2006,10(2):96-9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5.013
廣東 518000 廣東省深圳遠東婦兒科醫院麻醉科(刁敏銳 左文忠 符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