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高齡膽結石患者行膽囊切除術臨床療效的影響
張玉萍
目的 探討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高齡膽結石患者行膽囊切除術臨床療效的影響。方法 選取130例即將行膽囊切除術的高齡膽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n=75)和對照組(n=55)。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比較2組在護理滿意度、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上的差異。結果 觀察組發生并發癥共7例,發生率為9.33%,護理滿意度為98.67%;對照組發生并發癥共14例,發生率為25.45%,護理滿意度為61.82%;觀察組住院時間在5~7d的患者人數為52例,占69.33%,對照組為22例,占40.00%,2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于高齡膽結石患者膽囊切除術臨床療效有影響,可以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減少住院時間。
膽結石;高齡;圍手術期;護理
膽結石是指發生在膽囊內的結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種常見病[1]。由于高齡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器官功能逐漸退化,因此隨年齡增長,發病率也逐漸升高,且女性多于男性[2]。目前,治療高齡膽結石的主要方法是行膽囊切除術,對高齡膽結石患者即將行膽囊切除術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于患者的手術表現及術后恢復具有重要影響。本研究分析了130例即將行膽囊切除術的高齡膽結石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的效果,旨在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4年3月婁底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130例即將行膽囊切除術的高齡膽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n=75)和對照組(n=55)。觀察組患者75例,男46例,女29例,平均年齡(73.2±5.0)歲,平均病程(29.8±9.2)年;其中合并高血壓的患者43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5例,合并冠心病患者12例,合并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患者29例。對照組患者55例,男32例,女23例,平均年齡(73.4±5.3)歲,平均病程(27.9±8.9)年;其中合并高血壓的患者31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1例,合并冠心病患者10例,合并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患者22例。且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本研究中130例患者均已行B超檢查確診為膽結石,且符合膽結石的手術指征:原則上,有癥狀(出現典型的膽絞痛、右上腹痛、消化不良、上腹飽脹、噯氣等)的膽囊結石患者,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以防誘發急性膽囊炎或因膽囊結石而引發其他嚴重的并發癥如急性胰腺炎等,膽囊切除是目前治療膽囊結石的標準方法。無癥狀膽囊結石患者中如出現以下情況之一應擇期行膽囊切除術:(1)膽結石病史大于5年者;(2)膽結石直徑大于1cm或結石嵌頓于膽囊頸部;(3)B超顯示膽囊壁有局限性增厚或瓷樣膽囊;(4)女性、中老年膽結石患者;(5)老年患者或伴心肺功能障礙患者;(6)膽囊區疼痛轉變為持續性,且伴隨明顯消瘦、乏力等癥狀;(7)有糖尿病病史,且已經得到控制;(8)兒童膽囊結石;(9)有膽囊癌家族史;(10)膽囊結石合并息肉樣病變者[3-4]。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術前做好常規術前準備,控制基礎疾病,術后給予吸氧、抗感染等對癥治療;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術前積極進行飲食護理及心理護理,術后除對癥治療外,要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積極預防并發癥,并對其進行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引流管護理,并在出院前給予出院指導[5]。具體干預護理方法如下。
1.3.1 術前護理 (1)基礎護理:根據患者需要,協助患者更換床單衣褲、洗澡、理發、保持腹部皮膚清潔,為手術做好準備;(2)心理護理:高齡患者較其他患者而言更容易產生恐懼、多疑及焦慮情緒,心理承受力較弱,因此在手術前應對患者的疾病,手術情況,術后可能得并發癥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述,提高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使手術順利完成;(3)飲食護理:針對高齡患者的特殊情況給予適當的飲食安排。高齡患者消化功能較差,因此應給予高蛋白、高熱量的易消化食品。術前1h半流食,糖尿病患者給予低糖飲食;(4)術前準備:術前進行相應的常規檢查,注意對高齡患者的肺功能進行檢查并行呼吸道準備,全面了解患者身體狀況,嚴格檢測患者生命體征。
1.3.2 術后護理 (1)常規護理:常規進行對癥補液治療,對患者進行低流量吸氧,密切觀察及記錄患者的生命體征。如患者有疼痛可給予杜冷丁緩解疼痛,每小時檢查患者腹部傷口情況,如有引流管要注意觀察引流液顏色及形狀。注意使患者去枕平臥,取舒適體位,清醒后可選擇半臥位,術后1d后可在醫護人員幫助下活動;(2)飲食護理:原則上,術后6h可以進食及飲水,但對于高齡患者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延遲進食時間。開始進食后,應先進流食,再進半流食,避免刺激性食物;(3)預防并發癥:①注意叮囑患者打噴嚏、咳嗽時防止腹壓的急劇增加,以致傷口破裂,直至患者病情恢復穩定。②定期為患者做下肢按摩,促進患者深靜脈回流,定期為患者擦拭身體,保持患者皮膚清潔,尤其注意傷口周圍的清潔狀況。術后24h,鼓勵并指導患者下地小范圍活動。③觀察患者身體情況,注意有無黃疸發生,一旦發現任何異常及時醫治。④重點預防肺部并發癥,如肺部炎癥、肺不張。定期協助患者拍背,必要時給予霧化吸入;(4)出院指導:叮囑患者出院后定期復查,術后注意休息,3個月內避免高脂肪飲食,少食多餐,合理搭配營養,適當運動,但要避免重體力勞動,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情,如有任何不適及時與醫師取得聯系。
1.4 觀察指標 比較2組在護理滿意度、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上的差異。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軟件對文中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9.3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5.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09,P<0.05)。見表1。

表1 2組行膽囊切除術的高齡膽結石患者術后并發癥比較[n(%)]
2.2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治療組護理滿意度為98.67%,對照組為61.82%。治療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0.645,P<0.05)。見表2。

表2 2組行膽囊切除術的高齡膽結石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2.3 2組患者出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中出院時間在5~7d的患者人數為52例,占69.33%,對照組為22例,占40.00%,2組患者的5~7d出院時間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13,P<0.05)。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的老齡化,膽結石的發生率也逐年升高[6]。現臨床上對于高齡膽結石患者多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7-8]。但由于高齡人免疫功能下降、器官功能退化,因此高齡膽結石患者的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工作十分重要,對手術療效有著重要的影響,是患者術后康復的重要保障。本研究分析了130例即將行膽囊切除術的高齡膽結石患者術前干預護理的效果,旨在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研究結果表明,對患者進行術前干預護理,可以有效緩解患者對疾病的緊張情緒,降低患者對醫護人員的抵觸心理,從而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研究結果表明,實施護理干預的觀察組其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僅為9.33%,而對照組則為25.45%,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8.67%,而對照組僅為61.82%,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此外,觀察組患者的5~7天出院率為69.33%,對照組僅為40.0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高齡膽結石患者行膽囊切除術時進行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提高護理滿意度,對于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及其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1] 李艷麗,周艷,李永紅.高齡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沈陽部隊醫藥,2012(2):134-135.
[2] 豆欣蔓,楊麗.快速康復外科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1,11(12):1121-1124.
[3] 許志華,周娟娟.高齡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J].實用醫技雜志,2011,18(4):444-445.
[4] 權繼俠.膽囊結石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8(22):165.
[5] 柴秀媛.膽結石60例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J].吉林醫學,2013,34(24):5081.
[6] 周春風.老年膽囊結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16):2283.
[7] 王永林.高齡肝膽管結石患者圍手術期處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0,8(20):170-171.
[8] 趙曉玲,張青艷.高齡膽囊膽總管結石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J].當代護士,2011,5(3):58-6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5.090
湖南 417500 婁底市第三人民醫院(張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