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旅游業作為吉林省最新提出的四大新支柱產業,長春市發展旅游業是經濟轉軌的必然結果。本文將研究范圍界定在長春市,結合自身旅游資源的現狀對旅游客源進行分析。
關鍵詞:長春市旅游市場;客源市場定位;資源
一、 引言
吉林省提出醫藥健康、裝備制造、建筑和旅游四大新支柱產業。并憑借自身獨特的旅游資源,旅游產業迎來全新的發展契機。長春素有偽滿歷史城、汽車城、電影城、森林城、雕塑城等之稱,豐富的旅游資源為長春開展旅游產業提供了非常有利的保障。
二、長春旅游資源分析及評價
旅游資源(Tourist Resources)是構成旅游活動的課題,是旅游活動得以開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旅游業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旅游資源的基本狀況直接影響著該地區旅游產業的經濟收益以及發展前景。
1、長春旅游資源類型分析
根據《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國家標準GB/T18972-2003)》的分類系統、《長春市旅游資源分析與評價》報告,長春市的旅游資源單體數量為427個,設計國標8個主類,21個亞類,63種基本類型。
2、資源總體評價
(1)自然生態資源組合優勢明顯
長春的旅游資源種類繁多,并且往往呈現資源組合的形態,這樣就很輕易的營造了1+1>2的局面,其中包括氣候(冬季冰雪圣地、夏季避暑天堂)、森林(亞洲最大的人工森林、天然大空調)、濕地(波羅湖、太平池)、湖泊(南湖)、江河(伊通河、松花江)的綜合作用。
(2)人文旅游資源雄厚獨特
回顧長春的起源發展的變化,遠古時期就有多民族在松花江、伊通河與飲馬河流域從事漁獵和耕作。中原秦漢時期,肅慎族的出現,揭開了多民族在長春的演繹。朱元璋也曾在此留下足跡,吶哈出兵三營“榆林深處、養鵝莊、龍安—禿河”就是當今的農安和伊通河。從明帝國、蒙古部族到清王朝,再到順治朝的流放地,再到康熙二十年最早的開發者,再到近期的日俄侵略等等,無疑顯示了長春這個承載著厚重人文歷史資源2。
(3)節慶會展旅游資源品牌突出
長春作為吉林省的省會,擔負著承辦各種會展的使命,演化至今,也成了自己的品牌活動。其中包括冬博會(北方第一展會)、農博會、汽博會等,儼然長春成為了中國會展業最佳會展城市、中國最具競爭力會展城市、中國十佳會議旅游目的,使得長春旅游產業向著商務旅游方向發展。
(4)產業旅游資源豐富
多產業支撐的長春,其多元化的產業也成為了長春獨特的風景線,每年吸引著國內外游客前往。其中包括汽車產業資源(中國一汽)、電影產業(長影)、醫藥產業資源(全國第二大中藥現代化基地、白求恩醫學院、中國梅花鹿之鄉)、科技教育產業資源(高效、科研機構)、農副產品產業資源(農副產品加工業、皓月牛肉、玉米工業園)等。
三、長春市旅游形象定位
1、總體定位
首先,基于長春優質的歷史文化人文資源,加上長春良好的生態環境,打造歷史文化生態名城具有一定基礎的。其次,順應市場發展趨勢。生態旅游深受國內外游客歡迎,加上豐富的歷史底蘊做后盾,競爭力大增。再次,對接長春城市總體規劃。最后,整合吉林省旅游資源。吉林省生態旅游資源優良,是國家批準海南省之后,第二個國家生態省,長春以生態名城,能突顯生態旅游中都市旅游的特色。
2、總體形象定位及口號
“歷史影城,消夏雪都”凸顯了長春旅游的主要人文和自然品牌,通過歷史人文與自然環境的強力營銷,配合夏季和冬季的強烈對比,帶動長春四季旅游的興旺。
3、客源市場定位
通過對今2002年至2010年國內客源市場分析,無論在東北中心城市還是與全國同類副省級城市相比,長春旅游發展總量都比較靠后,長春國內客源中來自省內的幾乎占了一半,東北三省市場份額占70%以上,因此東北區域,尤其是本省依然是長春的基礎客源市場3。調查顯示,游客比較偏好長春的景點有偽滿皇宮、長影世紀城、長春世紀城、長春電影制片廠、凈月潭、蓮花山等目的地體系。長春入境游客數量增長快,但基數較小,入境旅游市場需要跨越式發展,入境游客主要客源地為日韓、港澳臺和德國,占總入境游客數量的75%,長春國際旅游任重道遠。
圖2.3-1
經以上分析,了解到(1)長春市旅游的主體還是以本省市居民為主,以日常短期出游為主。這種類型的出游具有時間段、花費少和頻次多的特點。根據此特點,我們可以開發家庭親子游,豐富長春市民日常生活,填充長春市周邊人群的日常出游體系。(2)商務出差已經是長春外來游客很重要的一部分,他們的旅游需求往往傾向于生態休閑景區,因此,我們將長春的旅游重點側重于這部分人群,加大力度維持長春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時提升配套設施,打造良好商務游的典范。(3)學生群體不容忽視。長春素有大學城之城,學生群體已經是長春暫住人口很大的一部分構成,同時因為學生群體的特殊性,往往是旅游產業很重要的構成。而針對他們,則可以加大歷史文化教育,大力開發長春市的獨有品牌,偽滿遺跡歷史文化旅游區的建設。同時,汽車產業旅游往往也是吸引新潮年輕人的一部分。
四、結語
綜合分析,長春市的旅游產業具有很大的潛力人群,我們可以一邊針對主體人群加大力度開發偽滿遺跡歷史文化區、汽車文化旅游區、凈月潭國際休閑度假旅游區等。同時合理開發長春市其他重點旅游區,例如伊通河濱水藝術生態休閑帶、二道國際休閑度假旅游區、雙陽國際康體休閑旅游區、松花江長春段鄉村田園風情旅游帶農安遼金文化濕地旅游區等,挖掘長春旅游產業潛在人群。
參考文獻:
曹詩圖、王衍用,新編旅游開發與規劃,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
2長春地方志
3邵琪偉,中國旅游統計年鑒,中國旅游出版社,2010.
郵寄地址: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人民大街5268號東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2014級研究生人文地理專業,130000,東北師范大學 姚佳15143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