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貝加爾湖是世界聞名的旅游勝地,中國古代稱其為北海,是東亞地區的眾多少數民族發源地,素有“西巴利亞明珠”的稱號。本篇文章主要對貝加爾湖地區自然與文化的發展進行簡單分析,首先對貝加爾湖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進行闡述,其次對近年來自然與文化發展的制約性因素進行簡單論述,最后結合貝加爾地區的自然資源和文化發展,對貝加爾湖地區的自然與文化發展前景進行展望,旨在促進貝加爾地區自然與文化的快速發展,充分展現貝加爾湖地區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魅力。
關鍵詞:貝加爾湖;地區自然;自然資源;人文環境;文化發展
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也是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貝加爾湖處于布里亞特共和國(Buryatiya)和伊爾庫茨克州(Irkutsk)的境內。湖面清澈、透明,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當中,帶給人以美的享受。本篇文章主要結合實際考察經驗,對貝加爾湖地區自然與文化發展進行簡單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對貝加爾湖地區的發展和經濟水平的快速增長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和借鑒意義,同時促進我國旅游文化事業和自然資源的快速發展。
一、貝加爾湖文化發展的基礎:豐富的自然資源
貝加爾文化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取決于貝加爾地區的自然資源,貝加爾湖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是貝加爾文化發展的基礎。
(一)地貌和氣候
貝加爾湖地區處于歐亞大陸內陸地區,屬于大陸性氣候,湖面在1月-5月份期間會出現結冰的情況,冰層大致在70-115cm之間,冬季最低氣溫能夠達到-19Celsius(-2),夏季的最高氣溫能夠達到14Celsius(57)。
由于貝加爾湖地區處于歐亞板塊的內部,地殼斷裂下陷所形成,所以當前很多科學家認為,貝加爾湖深處所特有的動物殘骸其中大致是在三千萬年前所形成[1]。
(二)自然資源
貝加爾湖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主要包括動物資源、植物資源、淡水資源以及礦產資源等等。貝加爾湖中有植物600多種,水生動物1200種以上,這些水生動物很多都是貝加爾湖所特有的珍稀動物,對于世界水生動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性意義[2]。茂密的森林和縱橫交錯的河汊為貝加爾增添了些許的魅力,碧藍色的湖水下面潛藏著無數的珍寶和礦產資源,貝加爾湖的特殊性也使其受到了人們的贊揚和尊敬,被稱之為“神圣的西巴利亞湖”[3]。
(三)人文歷史
貝加爾湖地區的湖光山色美不勝收,有著豐富的人文歷史和人文魅力。伊爾庫茨克貝加爾湖地區是少數民族的聚集地,貝加爾湖地區大量的文化古跡都源自于伊爾庫茨克地區。貝加爾湖地區天然文化古跡主要有島嶼、海灘、原始森林等等,吸引著眾多的海內外游客前去旅行、拍照,四通八達的交通也為人們的出行創建了良好的條件,不論是汽車、火車還是水運都能夠快速達到貝加爾湖地區,為當前經濟的快速增長帶來了更多的契機[4]。
二、近年來貝加爾湖地區自然與文化發展緩慢的制約因素分析
最近幾年來,貝加爾湖地區的自然與文化發展逐漸展現出了稍慢的發展趨勢,產生這種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貝加爾湖地區自然條件的限制以及日常生活和工業污染所造成。
(一)貝加爾湖地區自然條件的限制
貝加爾地區豐富的自然條件為貝加爾湖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機遇,但是在迎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阻礙性因素。貝加爾湖地區一年當中,四季氣候溫和的時間相對較少,溫差較大,冬季寒風延續時間較長。同時,地震的頻繁發生也為該地區自然與文化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周邊的地區也會時常出現峭壁倒塌的問題,直接影響了該地區交通的發展[5]。
(二)日常生活和工業污染
根據實驗研究可以看出,李斯特亞克地區、古爾杜卡區等地污染較為嚴重,大量的旅游人員也為貝加爾湖地區帶來了更多的環境污染。同時,貝加爾湖地區居民大量種植菜園和修建別墅也會造成環境的惡化。
工業污染在貝加爾湖地區也較為明顯,工業的廢氣為貝加爾地區的大氣層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使得貝加爾湖地區的自然資源及湖水造成的破壞和污染,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均對貝加爾湖地區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三、貝加爾湖地區自然與文化發展的展望
當前世界上很多淡水湖都在面臨著干涸或者消失,但是很多研究學者通常大量的實驗研究表明,貝加爾湖不是一個即將會消失的湖泊,而是一個像嬰兒一般的初始海洋,有著無窮無盡的發展前景。
貝加爾湖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具有較好的發展潛力和發展前景,但是由于受到貝加爾湖地區自然條件的限制以及日常生活和工業污染的影響,貝加爾湖地區的最近幾年來,呈現出較慢的發展態勢。
貝加爾湖地區需要重視當前環境對貝加爾湖地區經濟所帶來的消極影響,擴大旅游基地,并結合現有的資源發展特色旅游行業,對當前的居民進行指導,使一些污染較為嚴重的工廠能夠搬到其他地區,改善當前存在的不足,為貝加爾湖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創建良好的條件。
【結束語】
貝加爾湖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風光為貝加爾湖的經濟發展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但是最近幾年來,貝加爾湖地區的自然與文化發展逐漸展現出了稍慢的發展趨勢,產生這種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貝加爾湖地區自然條件的限制以及日常生活和工業污染所造成。貝加爾湖地區需要在明確這些問題的基礎上,通過適當的措施進行改進,從而展現出一個更加完美的貝加爾湖,重現貝加爾湖的魅力與色彩。
【參考文獻】
[1]徐康,何金海,祝從文.近50年中國東部夏季降水與貝加爾湖地表氣溫年代際變化的關系[J].氣象學報,2011,(08):145-146.
[2]陳丹,布和朝魯,朱克云.春末環貝加爾湖地區環流的年際和年代際變化及與中國溫度和降水的關系[J].大氣科學,2013,(11):104-106.
[3]王可,江洪,張秀英,施成艷.貝加爾湖地區2003年-2005年間CO時空動態的遙感分析[J].遙感信息,2011,(06):134-137.
[4]于平,關曉坤,趙震宇,楊寶俊,等.俄羅斯貝加爾湖—日本仙臺斷面地震波速結構及其地質意義[J].地球物理學報,2012,(10):102-104.
[5]FAISAL S,楊寶俊,李瑞磊,王世煜,等.俄羅斯貝加爾湖—日本石卷地學斷面西段地質—地球物理基本特征[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1,(04):165-167.
作者簡介:湯欽,19861006,女,漢,浙江杭州,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旅游資源保護,人文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