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明
摘要:隨著城市資源和用地的緊張,在城市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中,以人為本,以生態設計理念為指導,減少房地產開發的盲目性,使用戶的居住環境得到改善,已經成為相關設計工作者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本文結合濟南市的住宅小區規劃情況,對我國現有的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設計的生態理念展開探究。
關鍵詞:城市住宅;規劃設計;生態理念
前言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的規模不斷擴大,為了確保城市能夠有序、高效地運行,務必科學合理地規劃城市的住宅小區。在規劃設計過程中,要注意保護生態,協調好人與自然、資源的關系,為居民提供一個良好的城市居住環境,進而使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提升。
1.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設計的意義
近幾十年來我國經濟進入高度發展時期,城市化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城市居民住宅區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利用,在開發中,由于缺乏對生態因素的考慮,造成城市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等嚴峻問題。因此,現在我們必須重新對在整個城市居住區建設過程中生態的意義進行反思,使生態型住宅小區的生態功能得以發揮,創造一個人與自然共同發展、相融共生的住宅小區環境。
城市居民區作為城市結構的最基本組成部分,它是城市綜合功能發揮的重要載體,其建設過程是使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有效實施的關鍵環節。因此,城市生態型住宅小區的建設對我國城市甚至全球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居民住宅小區環境規劃設計作為城市生態型住宅小區建設的重要環節,它可以保證住宅小區環境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住宅小區生態效益的充分發揮,同時對其景觀質量環境功能的優劣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對城市生態型住宅小區環境規劃設計進行研究與完善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2.濟南住宅小區規劃現狀
2.1研究對象概況
濟南為山東省的省會,位于山東省的中西部,是山東省的經濟、文化、政治、經濟中心,市轄一市、六區及三個縣,總面積達8227平方公里。氣候特點:春季干旱多風,風沙較多;冬天風速較慢、嚴寒;夏季炎熱。濟南的氣候特征及地形使污染物不易稀釋與擴散。
2.2濟南居民住宅小區的現狀
(1)濟南的住宅建設尚未能擺脫粗放型生產方式。濟南住宅產業的缺陷日益暴露:主要表現可以概括為“二低二高”———物質和能源消耗高,科技技術對住宅產業發展的貢獻率低、生產率低。能源消耗約比發達國家高出3倍,而勞動生產率僅為發達國家的 1/6左右,科技技術進步帶來的住宅產業發展僅為 30%左右,與發達國家的80%相比差距甚大。而依照國際通行說法,科技進步對產業的貢獻率大于50%才能達到集約內涵型發展產業的標準。
(2)在住宅技術發展方面,主要進行單項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技術上并沒有有效的整合和集成,并未能形成完整系列的建筑體系。尤其是在國外已比較通用的木結構住宅、裝配式住宅、鋼結構住宅、混凝土砌塊等新型建筑體系方面,濟南市仍缺少相對應的配套技術以及標準規范,因此,使這些體系推行起來難度非常大,規模效益難以形成。
(3)在工業化水平方面,濟南市的住宅部品較低、尚未形成規模化系列化的生產體系。住宅部品的生產規模較小、通用性較差、缺乏配套性,給住宅的標準化與通用化住宅部品體系的形成帶來阻礙。
3.濟南生態居民住宅小區規劃設計措施
3.1 注重居住的人本化
目前,人們對居住環境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對居住環境效益更為重視。如果居住小區在公共空間的設計上不能以以人為本作為設計原則,未能使空間得到合理的利用,對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忽視,只能營造出呆板、單調以及枯燥的居住住宅,缺乏創意,不能滿足人們對居信區休憩、學習與學習的要求。因此,現代住宅小區規劃設計應更注重對方便舒適的居住與生活環境的創造,體現對人的關懷,并以“人為主體”建立具有新時代精神的社會、鄰里人際關系,強化城市認同感及凝聚力,使居民相互交流的社交需求得到滿足。濟南居民住宅小區在平面布置時,應充分考慮居民的社交需求,為人們創造良好的外部交往環境。利用豐富多樣的先進的規劃手法,考慮濟南文化、氣候、地理物征等因素,設計適合濟南文化與特點的住宅小區。
3.2重視環境生態化
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倡導,住宅建設的生態環境質量越來越備受矚目,在進行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時,要求做到人與環境的有機結合,盡量維持城市原生態系統,減少甚至避免對周邊環境產生影響,同時還要充分考慮濟南自然通風與日照條件等因素。
在進行城市居住小區規劃、設計以及建造時,力求使居住區結構更科學、布局更合理、功能更協調,不影響濟南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與日俱增,建立良好的居住區自然生態系統,盡量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它體現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生活方式、生態知識、人口素質及生態參與,對人、生物和環境的共同活動進行強調。
3.3 注重建筑的節能化
在生產和生活中,節約能源已日益成為全人類的共識。濟南在規劃設計住宅小區時,應注重建筑節能理念。為了達到節能的標準與要求,濟南在進行城市生態住區規劃設計過程中,應大力提倡太陽能(如采暖和熱水等)等無污染、可再生資源的利用,使大量的能源得到節約。與此同時,要把節約用水作為濟南住宅小區規劃設計的要求,在規劃設計中加強對雨水的開發、利用、回收,同時對生活污水進行重復利用。
4結束語
建筑在建造以及使用的過程中,不但要消耗巨大的自然能源與資源,而且還會對生態環境產生直接的影響。城市居民住宅小區的建造是建筑業的重要構成部分,因此為使當前人類面臨的日益嚴重的生存環境危機得到有效的消除,我們必須對在整個住宅區建設過程中的消費方式和生態意義進行重要的審視,在規劃設計過程中注意生態的理念。
參考文獻:
[1]劉曉平.高國方.趙文理淺談廣西地區"生態文化住宅小區"設計理念--桂林市陽光新城小區為例[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4,(06):1-3
[2]張德勝.胡利偉.打造具有品位特色的住宅小區--淺析銀河灣住宅小區的設計特色[J].城市建筑.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