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君
摘要:作為社會傳統的決斗是身體的懲罰同時也隱藏著榮譽密碼,榮譽觀的價值觀念始終貫穿決斗過程的始末,同時決斗能夠成為社會慣例的一個機制存活甚至發揮巨大作用,則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榮譽”密碼下隱藏的決斗機制,即決斗過程是個人與社會或是人們與政治互動的過程,在此互動的過程中個人英雄形象的塑造以及由此帶來的無窮益處。
關鍵字:決斗;榮譽觀念;互動機制
一.西方歷史上的決斗:為榮譽而戰
決斗是由侮辱和社會地位的原因引起的身體對抗,“按照預定的規則由兩個帶有致命武器的人為了解決爭吵或某種榮譽而進行的格斗。它是訴諸于通常司法程序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西方決斗的風俗由來已久,起初都與復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后的決斗脫離了最原始的野蠻沖動,人們逐漸使與自己相關的決斗變得高尚,有人也將這個進程稱之為文明的進步,標榜決斗是高度文明的產物。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決斗中參與了榮譽觀念—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懷和節操,不僅涉及自己的榮譽還包括家人及家族的名譽。
為榮譽而戰的決斗幾乎占據了決斗歷史上數目的大多數,“名譽攸關問題”異常敏感,試圖用決斗證明自己的正義勇敢和捍衛自己的榮譽。決斗的熱情彌漫在文明社會的各個部分,并且決斗已經成為解決各種糾紛的主要方式。擊劍者,一位典型的魯莽決斗者,時刻準備為最微不足道的挑釁而決斗,這不僅在軍隊青年中成為風尚同時也在知識分子中頗受歡迎。為了榮譽“19世紀早期俄國貴族中的最佳代表者發現參與決斗、傷殘以及殺害他們的同輩人同時冒著被傷殘或是被殺害的危險是多么的必要?!盵 ]人們認為“榮譽可以通過流血得到保藏?!?/p>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私人也就是個人價值的發現與重視,國家與社會的文明互動形式的變化,使社會上普遍產生這樣的認識:
個人最基本的任務之一是在社會容忍度的范圍內爭取、捍衛或提升他/她的社會地位。在那些公共的范圍里,他們力求去贏得他人的贊譽或是激起他人的妒意,或者至少所謂的獲得榮譽來爭取別人對他們特殊的容忍。維護和捍衛自己的“榮譽”也就是在公眾面前樹立面子。騎士精神影響下的決斗原則和價值觀念,形成了歐洲人對個人身份和榮譽的注重,為榮譽犧牲的小我品格。
二.決斗:榮譽隱藏下的陰謀——互動機制
決斗是一種公眾生活。對于每一次發生過的決斗來說,決斗協議或是決斗禮儀裁決了處于特定社會地位中私人間的大部分矛盾沖突;榮譽文化形成了社會公共個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決斗的繁榮是歐洲大陸古老文明風尚的反映,被更加世界化的精英貴族引進到了新世界,形成了“榮譽”密碼下的決斗機制。
首先,事實上所有的決斗者都認為他們的這種行為是在維護自己的榮譽,不斷地被提醒到的那種“比生命還寶貴”的無形資產。然而,我們越是看的仔細,榮譽觀念就變得越是模糊。榮譽感給決斗者提供了思想環境和決斗的正當理由,并且這種“榮譽密碼”提供了一部復雜的文法和關于行為的倫理道德標準。但是僅僅只是榮譽感這一個原因還不能夠解釋為什么有的侮辱行為會導致一次決斗而其它的則不會,同樣它也不能解釋為什么有些人總是經過事先精細的預謀挑起決斗。為解釋這些現象,我們必須要把目光轉向政治,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作為社會性的人是政治環境的產物,社會中人永遠同政治進行著互動,廣泛的說,就是公眾文化生活。引用Iacopo Gelli 的關于意大利1879年到1895年的決斗事件的統計數據,Steven Hughes 得出結論是壓倒性多數的決斗是由于政治或是新聞業引起的。大多數的決斗都是由于侮辱或是公開發泄的控告引起的;這樣的決斗行為涉及維護或是損害一個人的公眾形象。決斗的動機可以非常的簡單:一方面,一次高調的決斗是一位相對無聞者在政治界贏得名聲或是在報紙上博得頭條的一種手段;另一方面,公眾生活中聲名顯著的公眾人物也會為了恐嚇對他們吹毛求疵的評論者而向他們發出挑戰,或者至少使其他人在指責自己的時候三思。同時,決斗也為迅速恢復被破壞形象提供了一個高效率工具。首先,決斗事先已經聲明為了維護自己的榮譽自愿冒著生命危險;其次,更重要的是,決斗協議同樣也是結束引起決斗爭論的協議。舉個例子,試想一下反對派的某位政客控告一位政府的財政大臣通過簽署合約進行貪污腐敗。如果這位大臣接受了決斗挑戰,反對拍政客通常只有兩種選擇:如果他拒絕接受挑戰,會被控告為“無責任感”,或是被控告為不愿為維護所謂的“榮譽領地”而奮斗。如果他接受了挑戰進行決斗,那么便從側面認證這位大臣是一位高尚的紳士,并且決斗協議要求以同樣的理由這位政客不會升職。簡而言之,決斗在塑造公眾觀點的戰斗中是一項高效率工具:它不僅僅可以打擊潛在的對手,同時賦予決斗者某種話語權威,個人以公眾的名義自愿為自己的理想、同胞、聲名奮戰犧牲的權威。
擁有野心抱負的政客們通常很少標榜自己是“人民中的一員”,或是某個階級、某種利益以及某種意識形態的鼓吹者,相反他們很有必要塑造一個英雄的形象,一位擁有過人的勇氣、能力超凡并且氣質絕佳的形象。而決斗在塑造這種形象中起著關鍵作用。決斗展現了勇氣和沉著的印象,給人對自己行為負責的責任感印象。決斗者同時還體現了禮貌和自我控制:他或許沖動但是有能力管控自己的激情并使沖動處于嚴格的決斗協議范圍中。
通過理解決斗者榮譽觀念作為理解公眾形象的主要事項,我們可以解釋為什么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決斗只包含精英階層,這些或多或少直接或是間接地反應了公眾生活的一個側面。
結語
關于決斗,歷來評價褒貶不一。以現在文明人的立場回看決斗會覺得它是一種無道德的暴力行為,野蠻不文明。一位墨西哥的評論者稱決斗是“惡化的人類從過去繼承的墮落習俗”并且是“一項血腥的事業,永遠要受到天主教會的詛咒,而現在卻被如此多的處于文明時代的野蠻人用來作為維護和修復榮譽的手段?!盵 ]關于決斗這個潘多拉盒子,它的確帶來殺戮和死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劇社會的不穩定。但是無可否認,決斗的風尚的的確確為那個時代的社會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機制,同時為了確保決斗順利進行而制定的決斗法典或是決斗教條,也在一定程度上規范著決斗的行為,為民眾樹立一種規則意識,因此,回看那個特定時期的決斗及其決斗文化我們不應該感到一種羞恥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