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明
摘要: 本論文闡述了我國煤炭勘察的現狀及目前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其解決對策以及煤炭勘察的發展趨勢,希望對從事煤炭工作的從業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煤炭勘察;煤炭發展;問題對策;煤炭發展趨勢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企業的發展對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多。煤炭資源作為我國重要的能源支柱,已成為國防安全的基石。煤炭地質勘察工作的順利進行是保證煤炭工業的基礎,煤炭地質勘察工作貫穿在煤炭工業與國民經濟的始終。煤炭地質科技工作的進行應該圍繞著煤炭行業及其工作發展規律。建立發展性煤炭地質勘探工作體系,進一步推進煤田地質科技創新,這些科技的創新是煤炭工作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
1. 煤炭勘察技術
煤炭地質勘查在中國作最早起始于19世紀,由國際所派的德國的地質學家與中國的地址勘測隊共同對中國地質進行了探測,這算是我國地質工作的起始,距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在這期間,經過我國煤炭地質勘測人的不斷努力,我國的地質勘察工作形成了自己的發展模式,建立了自己的發展制度。[1]
第一,煤炭地質勘測由傳統型逐漸向地球科學發展,我國地質勘察隊相繼組織了華北,華南等地的地質勘察把握了我國主要煤炭分布地的規律,創新性的應用層序地層理論與探究方法應用到實際地質勘察中。
第二, 在我國地質勘測隊的不斷努力下,我國煤炭綜合勘測技術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現在應用到地質勘測上的技術一般為填圖、遙感、物探、鉆探、測試等,這些高新技術的應用滿足了當代煤礦地質勘測的需要。這些技術大幅度的提高了地質勘察的準確性,據報道這些技術可以檢測到5m的小斷層。
第三,“3S”技術與煤炭信息技術聯合發展取得顯著進展。目前,礦產野外數據的采集到煤炭地質報告的編寫都無時無刻不應用計算機技術。 以GIS系統為平臺建立的煤炭體系研究已得到發展,此外遙感技術也應用到煤炭資源,水資源以及天然氣資源的勘測中,遙感技術的應用加速了煤炭資源的開發。運用高分辨率圖像進行填圖提高了填圖圖像的清晰度。
第四,煤礦區的環境影響評價得到發展。運用3S技術結合地質地面調查細致的分析礦區的沙化,水土流失及制備破壞情況。這些技術的應用為煤區環境影響評價做出了突出貢獻。就現有的數據分析,我國已建設成13個國家大型煤炭生態環境調查區。這些區的設立必定會為環境保護作出貢獻。[2]
2 我過煤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及煤炭發展的趨勢
2015年-2025年這十年是我國全面上下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十年,這十年的煤炭發展決定了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在這十年中,我國將消耗大量的能源維持工業的發展。當前,我們煤炭開采量雖然很大,但是煤炭的需求量更大,這種需大于供的現狀促使煤炭地質勘測的進一步發展。 煤炭需求對現有的煤炭勘測技術提出了挑戰,具體涉及為(1)重點解決中東部地區煤炭缺失及深部開采的地質問題。(2)要進一步加強西部聚煤盆地的研究和發展工作,勘測評價制度。(3)逐步提高煤礦現代化開采技術與安全,為煤礦的高效發展鋪下基礎。(4)加速煤炭地質主流程序信息化以及資源化,解決客觀人民群眾的需要。[3]
機遇與挑戰總是并行的,在煤炭開采所面臨的機遇時,挑戰也是存在的。目前的挑戰要求我們要做好一切工作,完成高效生產的任務。我們現階段的主要任務為:(1)發展煤炭資源綜合勘測技術。我國現階段對沙漠,厚層黃土地區的煤炭開采尚有不足,針對此類地區,我們要深化現有的發展技術,探究目前技術中存在的不足,甚至對復雜地區進行三維地震技術,全面提高煤田地質測試的精確度與效率,加強多元地質信息,建立高精度的模型。這些模型的建立豐富了現有的地質勘測信息。(2)加強清潔煤炭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環境問題是煤炭工業生產的重點問題,加強清潔煤生產在近年來得到各國的重視,在我國,政府對煤炭開采生產企業也提出具體的要求。液化用煤,氣化用煤以及制漿用煤的研究有待提高。此外還要了解煤中有毒物質的數量級富集狀態,以及他們的遷移行為。這些信息的了解為凈化煤技術提供了依據。(3)加強我國煤礦開采技術與安全開采的生產相聯系。煤田地質研究與煤礦的緊密結合會進一步促進煤礦的發展。此外推廣和完善礦區三維地震技術的應用,力爭保證煤礦的安全生產。(4)煤炭地質問題和深煤礦位于中國東部找到。深化東找煤地質理論,突出了理論和技術創新,新的煤炭資源分布的劃分,并且使東部的資源潛力進行了客觀的評價。加強東部地質深部煤炭開采的安全系統。從煤層,煤沉積構造結構,地應力場,地熱田,開始了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特征,以確定在中國東部煤炭開采和地質災害地質因素的影響機制建立的地質條件深開采保護系統提供了理論依據。(5)地質系統,煤,水的綜合評價,煤層氣資源的研究聚盆地西部。運用地球系統科學的理論,開展煤炭資源在流域系統的研究和聚集的發生,對煤炭和煤層氣資源進行綜合評價與分析。加強水,大氣,固廢,生態評價在煤礦開展中的重要性,在現有煤礦大省如山西,陜西,內蒙,寧夏地區,在中西部地區大型煤炭基地,力爭取得新的突破,以尋找水,初步建立了地質理論和方法,以控制和改善生態環境的系統煤礦區。(6)進一步推進煤炭地質信息化工程。 信息技術是煤礦生產的驅動力,信息技術的改革能夠帶動煤礦開采的新浪潮。目前煤礦開采急需高新技術的支持,淘汰現在落伍的,笨拙的煤炭挖掘技術,用電腦科技帶動技術的前進。實現煤炭地質勘測數據的收集,處理,整理以及研究分析。此外要加強高分辨率的圖片在煤炭信息產業中的應用。數字航攝技術,煤炭應用技術對推進煤炭信息產業化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3建立煤炭生產安全保障體系
煤炭的安全生產要以現有的高效高產煤礦井為重點加強現有煤礦的改造與應用,加強復雜地區三維地震技術的應用,建立適合自己隊伍煤炭開采勘查技術手段。此外要重視煤礦區環境的保護,在煤礦區設立環境保護體系。
4 結論
本論文闡述了我國目前煤礦勘測技術的缺陷與主要問題,解決此類問題的關機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例如3S技術,地震勘測技術等,這些技術的發展為我國煤礦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杜艷松.煤炭地質勘查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新,2009.
[2] 李生紅.煤炭地質勘查技術現狀與展望[J].探礦工程 - 巖土鉆掘工程,2006.
[3]徐水師.我國煤炭地質勘查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J].中國煤田地質,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