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龍
摘要:實行探采結合是生產勘探技術發展方向之一,近年來在我國許多礦山已取得豐富經驗。特別是地下開采礦山,有大量開采工程可以與生產勘探結合使用,探采結合更是大有可為。米底莫銅礦通過近三年的探采結合,工藝已近成熟,結合多家單位對礦段的階段找、探礦成果,和米底莫礦段現階段生產實際,對區域近三年的探采模式進行階段性總結及對礦區下一步找探礦、生產提供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米底莫銅鐵礦;探采結合
1、引言
米底莫銅鐵礦產于曼崗河組第三巖性段(Pt1dm3)上部及中上部石榴黑云角閃片巖夾變鈉質凝灰巖中,為大紅山銅礦I號鐵銅礦帶西北部份。礦體賦存于大紅山群曼崗河組第三巖性段中上部,埋藏標高在590m-720m, 系一套火山噴發沉積變質的變鈉質凝灰巖、石榴黑云片巖、石榴黑云白云石大理巖等交替迭置的含鐵銅的巖石,成層狀產出,層位穩定,火山與沉積特征明顯,總體由三個明顯的火山噴發沉積韻律組成,與上下巖層過渡接觸。礦段于2007年正式開始建設,并在新的礦山管理模式下進行探、采模式綜合研究。
2、探采模式
2.1實行探采結合的意義
探采結合不僅可將生產勘探與開拓、采準及回采密切結合起來,減少單純探礦坑道的掘進量,而且節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資金;又可使礦山坑道系統的布置更為合理。在實行探采結合前,單純探礦工程量很大,而且探礦坑道與開拓坑道各成一套,造成坑道系統的紊亂、互相干擾和復雜化;而實行探采結合后,中段水平探礦工程大部分利用了開拓工程,整個中段水平的坑道布置也更加合理。
2.2米底莫銅礦探采結合的方法和步驟
礦山根據自身經驗與實際,首先樹立全局觀點,使礦山采礦技術人員和地質技術人員必須從各自的業務小圈子中跳出來,從思想上重視探采結合。只有思想上先結合起來,統一起來,才能做好技術上的結合。
從技術上的結合來看,從開拓、采準到回采,從設計到施工,礦山地質人員和采礦人員在各個工作程序中都要緊密配合。 生產勘探與礦山開拓的結合在生產勘探與開拓的結合中,一般先由礦山地質人員根據地質勘探隊提供的地質資料和上一中段的地質資料,提出新開拓中段的初步地質資料。然后根據開拓方案和探礦方案的要求,由采礦人員編制開拓設計,再由地質人員補加生產勘探設計,并共同選擇可進行探采結合的工程,相互照顧這些工程能為探采兩方面所用。同時,礦山地質和采礦人員還要共同研究確定合理的施工順序。其原則是優先掘進探采結合工程和專門探礦工程,并使其適當超前于其他開拓工程,以便及早掌握該中段礦體的形態。等到基本掌握了該中段平面礦體的形態后,可適當修改開拓設計,再掘進其它開拓工程。這樣才能防止由于礦體形態的變化,而使其他開拓工程的掘進方向發生過多的擺動。
在開拓工程的施工中,一般以地質人員為主,采礦人員配合掌握施工方向。此時,為了適應礦體形態及位置的變化,有時需要適當改變坑道掘進方向,但是應該注意不要使坑道拐彎過多或打得過于彎曲,以免不利于以后的運輸使用。當上述開拓和生產勘探工程施工全面結束后,對于礦體形態或地質構造復雜而控制不夠的地段,還可采用坑下鉆探或深孔取樣加密工程密度,為轉入采準時期的探采結合作好準備。
2.3 生產勘探與采準的結合
一般先由礦山地質人員根據上、下中段水平生產勘探所獲得的地質資料,提出將要進行采礦方法設計地段的初步地質資料,作為采礦方法方案選擇和探采結合設計的依據。根據這個資料,由采礦人員初步確定采礦方法和采準方案,然后由礦山地質和采礦人員聯合研究提出探采結合方案,并聯合進行采場的探采結合施工設計。探采結合的采準工程可以采礦人員為主進行設計;補加的專門探礦工程以地質人員為主進行設計。
同時,礦山地質人員與采礦人員還要共同研究確定合理的施工順序。在確定施工順序中,應以保證盡快探清礦體為原則,以便為全面的采準施工設計及施工創造條件。特別應優先施工那些探礦意義大的工程,以及那些即使礦體有變化也不影響其在采礦中使用的工程。在上述采準的探采結合工程和專門探礦工程竣工后,由地質人員整理出采場地質資料,采礦人員據此再進行全面的采準施工設計。采準工程施工全部結束后,如果某些地段對礦體的控制程度尚不能滿足回采設計的要求,還可以補加一些專門的簡易探礦工程或利用探采結合的深孔炮眼,對礦體作最后圈定,以作為回采的依據。必須強調指出,在上述探采結合的設計過程中,必須注意盡可能使探礦工程系統與開采工程系統相協調,以利探采結合。例如,勘探剖面方向應盡可能與開采穿脈坑道方向一致,探礦工程間距應盡可能與開采工程間距一致或成簡單比例關系等。此外,還必須注意所設計的探采結合工程,其斷面規格、彎道系數及坡度等都必須滿足開采使用要求。
2.4不同類型礦體探采結合的適用性
2.4.1薄礦體
當坑道斷面能揭露礦體全厚度時,所有脈內沿脈性質的坑道(如沿脈運輸平巷、拉底坑道等)和脈內天井或上山均可作為探采結合工程。當上述坑道斷面不能揭露礦體全厚度時,這些坑道仍然可以作為探采結合工程,但必須輔以某些簡便的探礦工程,如打眼法取樣或短穿脈等。當沿脈運輸平巷布置于礦體底板圍巖中時,當然此平巷不能直接起探礦作用,但有時可起間接探礦作用,如探查破壞礦體的地質構造,或從此平巷打坑下鉆、探采結合的安全口等。
2.4.2中厚礦體或厚礦體
在此條件下,所有穿脈性質的坑道都可作為探采結合工程,包括:開拓水平的各種穿脈性質的運輸道(或運輸聯絡道);采場中各種穿脈性質的工程,如電耙道(或電耙聯絡道)、進風道、回風道、鑿巖道(或穿脈進路)及切割工程等。此外,凡是能切過礦體邊界的采準天井、上山、溜井及切割天井等也可起一定的探采結合作用;部分爆破用中深孔或深孔取樣也可用于探礦。
如上所述可見,可以作為探采結合的工程是很多的,但在地質條件簡單或工程密度足以控制礦體變化時,不見得把所有可以作為探采結合的工程都用于探礦,只要選擇部分工程實行探采結合即可,對不起探礦作用的開采工程,仍然要進行地質編錄工作。
3、米底莫銅鐵礦探采結合階段成果
米底莫銅礦探采模式始于2007年初,在歷經多年的探采結合后現已初具規模,探采期間共計采供原礦120萬噸以上,在探礦權內共計探獲121b+122b+2S21+2S22+332+333類礦石量8354931.46 t銅金屬量47043.15t,平均品位0.56%,伴生鐵1589486.73t。現階段米底莫其它找、探礦工程: B98-B104線700以上探礦工程于2010年3月正式開始施工,目前正探礦工程正已結束,探礦資料已綜合整理結束。礦段范圍內B80-B98線補充探礦工程于2010年5月份正式開始施工, 由于是在結合礦區生產的基礎上進行補充探礦,進行資源量升級,該工程于2011年3月份結束。
米底莫礦段采礦采用世界先進的無軌設備施工塹溝底部結構受礦、向上扇型中孔和下向垂直大孔徑深孔側向崩礦空場回采嗣后充填法,截至2014年末,區內共有活動盤區9個,已形成區內年供原礦53萬噸以上,年末四級礦量保有60萬噸。
4、 結論
實行探采結合是生產勘探技術發展方向之一,近年來在我國許多礦山已取得豐富經驗,特別是地下開采礦山。大紅山銅礦歷年來就趨于對礦山探礦、采礦的綜合研究,事實證明,中小型礦山實施探采結合工藝是科學的、合理的,探、采結合后井下大量開拓工程可以與生產勘探結合使用,節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資金,使礦山產生更多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云南省新平縣金輝礦業發展有限公司。云南省新平縣米底莫銅礦勘查區資源儲量核實報告[R]. 云南:金輝礦業發展有限公司。
[2] 玉溪南亞勘探有限責任公司。云南省新平縣米底莫銅礦生產探礦地質工作報告[R] . 云南:南亞勘探有限責任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