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功清
楊秀萍:東博會繁榮“一帶一路”建設發展
□ 文/王功清

● 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 楊秀萍
2015年,第12屆東博會在中國南寧如期舉行。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出席了本屆盛會,并就“一帶一路”、中國—東盟關系、東博會等相關問題接受了媒體記者采訪。
中國東盟博覽:2015年是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全方位務實推進的一年。您對“一帶一路”是如何理解的呢?
楊秀萍:“一帶一路”倡議從2013年提出到現在,已經是第三個年頭,但是我認為“一帶一路”的建設沒有時間表,而且它的內容是廣泛的、包容性的,到目前為止已經有60多個國家參與,“一帶一路”的提出不是“獨奏曲”,而是“大合唱、交響樂”。
“一帶一路”倡議是在世界經濟發展新形勢下提出來的,它將惠及中國,東盟及周邊國家,通過“一帶一路”的合作,不僅要達到共贏、雙贏,還要給東盟國家或者周邊國家提供便利, 以一種開放、包容的胸懷,實現各國共同發展。
中國東盟博覽:今年舉辦第12屆東博會,感謝您參加這其中的一些論壇、交流活動,請問在這些論壇與交流活動中,您印象最深刻的有哪些?
楊秀萍:東博會在中國南寧落地生根,成為國際性、綜合性盛會,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為此做出了巨大努力。東博會緊密結合中國—東盟關系發展的新形勢,不斷拓展合作新領域,取得了積極成果,為推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促進務實合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第12屆東博會以“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共創海洋合作美好藍圖”為主題,精彩紛呈,亮點頗多。在開展經貿、文化、教育、旅游等領域合作的同時,還舉辦了國際產能、信息港、殘疾人論壇等活動,既有傳承,又有創新。今年有27個論壇和有關活動,有些是原來的安排,有些是新形勢下的新內容。
每一屆東博會都有它的新意。我是第四次參加東博會了,2012年我來的時候,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參加了東博會,2013年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參加了東博會,2014年與2015年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通過今年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的主旨演講,可以領會到東博會的發展是多領域、全方位的,而且取得了很豐富的成果。
中國東盟博覽:2015年的東博會首次舉辦“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和裝備制造合作論壇”,您認為這次產能論壇對中國和東盟產業上的升級和合作會有什么樣的幫助?
楊秀萍:當下,全球經濟處于深度調整之中,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已成為振興實體經濟的重要手段之一。東盟大部分國家還處在工業化初期,面臨發展的迫切需要,亟待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于裝備的需求量很大。與此同時,中國已進入工業化中期,經濟體量大,產業體系全,20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首位,裝備水平處在全球產業鏈的中端,性價比高。雙方進行產能合作,將有利于降低東盟采購成本,支持東盟國家工業發展,也有利于中國經濟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