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馬來西亞馬中友好協會秘書長、海鷗集團創始人 陳凱希"/>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文/高航 李木子
達則兼濟天下,要留丹心在人間
——專訪馬來西亞馬中友好協會秘書長、海鷗集團創始人 陳凱希
□ 文/高航 李木子

● 馬來西亞馬中友好協會秘書長、海鷗集團創始人 陳凱希
“雖然為善不應敲鑼打鼓公告天下,但如果旨在宣揚慈善,讓社會人士受惠,就應大肆宣揚,以起拋磚引玉作用,讓更多需要幫助的機構和團體受惠。”
海鷗集團是馬來西亞最早引入中醫藥、與中國開展中醫藥合作的企業,在20世紀90年代就與中國的中藥行業巨頭同仁堂開展了合作。這不僅促使海鷗集團在中國大陸成功亮相,推動了中馬兩國中醫藥合作的發展,并且為日后促進馬中友好往來埋下了伏筆。
日前,馬來西亞馬中友好協會秘書長、海鷗集團董事長陳凱希接受了本刊記者的專訪。陳凱希董事長不僅暢談自己經商的歷程,分享推動中馬友好往來的心路,還表達了自己關于公益事業的觀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取自社會,用于社會。”陳凱希這樣說道。
海鷗集團與中國的同仁堂在重要方面開展合作后,陳凱希在經營方面采取了不同于其他商家的方式。他先是將藥酒介紹給中藥材店,并聘請合格的中醫師和經驗豐富的設計師主理宣傳工作,舉辦千人宴、幸運抽獎、烹飪比賽等促銷活動;再采取出版特刊、印發傳單、贈送食膳等宣傳活動,使海鷗代理銷售的中國藥酒,品種從最初的一種增加到一百多種,年銷售量從幾百箱到數萬箱,銷量占馬來西亞中藥酒市場的一半以上。
之后,陳凱希將馬來西亞的海鷗集團與中國陜西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公司進行合資,在馬來西亞創建了大唐山莊酒樓,成為馬中聯營的第一家富有中國特色的酒樓。顧客進入大唐山莊酒樓,便可見李白醉酒的塑像坐落當中,大廳屏風是李白的詩作《將進酒 》全文。廳堂的玉石屏風雕刻著中國的歷史故事,大門前是“秦俑軍陣”,涼亭是“貴妃游春”,樓上的廂房是“長安八景”,人們在欣賞中國人物故事時,于無形中促進了馬中的民間文化交流。富有中國特色的大唐山莊酒樓,環境幽雅,菜肴味美,馬來西亞政要、工商俊秀、社會名流、報界娛樂界及各國使館人員都是大唐山莊酒樓的常客。
此外,海鷗還在中國創辦了多家合資企業,先后在河南、廣東、福建、陜西等省合資創辦了林海酒業有限公司、海鷗酒業有限公司、德堡陶瓷工藝有限公司、西安企業有限公司等,這些企業不僅經濟效益良好,而且在行業中也贏得了較好的口碑。
作為一名促成諸多中馬企業合作的企業家,陳凱希亦十分關心中馬兩國經貿關系的發展。在談到與中馬兩國的貿易聯系時,他說:“中馬兩國近年來經濟增長都很快,增長率分別保持在8%和12%之間。”中馬兩國之間的貿易增長速度驚人,2014年雙邊貿易額已經突破千億美元大關,并且這種增長趨勢將會在2015年繼續保持。據此,陳凱希認為,馬中兩國將幾乎在同一時期進入中等發達國家行列。
陳凱希不僅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而且也希望成為馬中人民友誼橋梁的“架設者”。如今的陳凱希在馬中友好協會中擔任秘書長,仍在為加強中馬友好交流貢獻自己的力量。
1992年,馬來西亞著名詩人奧斯曼·阿旺倡議籌備成立馬中人民友好協會,陳凱希得知后,非常高興,立刻響應并積極參與。就在這一年底,在各方推動下,馬中人民友好協會終于成立了,并由時任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做監護人,中華工商聯合會會長黃文彬任顧問,奧士曼·阿旺為會長,陳凱希擔任該協會財政理事。
馬中友協的成立,進一步加深了兩國人民的友誼。在中馬兩國交往的數十年中,馬中友協為兩國的友好邦交關系做出了巨大貢獻。1994年5月馬中友協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公主大酒店舉辦的“慶祝馬中建交20周年”友好之夜盛大活動,邀請了眾多馬來西亞和中國的友好人士參加。
值得一提的是,海鷗集團雖然是以經銷中國商品為主的企業,但陳凱希給它制訂的宗旨是促進馬中人民的相互了解、文化往來和經貿合作。近年來,海鷗集團也通過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企業宗旨。在馬來西亞各團體訪問中國的活動中,有不少都是由海鷗集團組織操辦的,如馬華作協訪華團、馬來西亞報業訪華團、赴中國杭州的茶文化節觀光團、馬來西亞著名書畫家訪華團等。陳凱希本人也很熱情,多次接待赴馬訪問的中國民族藝術團、中國相聲團、中國歌舞團、中國雜技團等文化團體,用自己的行動來推動馬中民間友好往來。
陳凱希說:“隨著世界經濟發展向亞太地區的轉移,馬中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攜手合作,將給兩國人民帶來切實利益。”
陳凱希從創業之初,就一直堅持自己的商業經營思想。他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取自社會,用于社會。”這一富有哲學意義的經商之道,也是海鷗集團成功的秘訣之一。
陳凱希在馬來西亞社會中,最為人稱贊的就是樂善好施。多年來,海鷗集團從未間斷過對教育、慈善、文化團體的贊助。每當海鷗公司舉行周年紀念活動時,總少不了捐助社會公益這項內容。
對于熱衷社會公益,陳凱希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認為文學、藝術、教育是一個社會走向進步、走向繁榮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現實生活中,恰恰是從事文教事業的人,生活并不太富裕,沒有足夠的資金去開展這些很有意義的事業。相較而言,工商業者資金較為寬裕。陳凱希表示,既然作為一個工商業者要忙于自己的業務,沒有時間和條件去開展這些活動,那么出一些資金支持別人去組織這些活動,就不應該看成是一種施舍,而是工商業者道義上的責任,是參與推動社會前進、活躍社會文化的具體行動。
陳凱希認為,人們對錢財應該有正確的觀念。企業的利潤固然來之不易,但這些財富終究是來自社會的。在他看來,把來自社會的利潤回饋給社會,與大家一起分享,是天經地義的。“出錢者不應居功自傲,行動也應該沒有止境。”陳凱希說道,“只要企業能生存、發展,就不能停止對社會的回報。”
“永不停止”對社會的回報是陳凱希選擇堅持一生的理念。2014年,陳凱希宣布,他將在百年歸老后捐出個人名下的所有資產包括股票、房產、儲蓄及公積金,以成立基金會協助弱勢群體。
事實上,陳凱希是馬來西亞首位宣布“捐出個人名下所有資產”的富豪。自2010年起,他每年都會把名下股票分紅約100萬至200萬令吉悉數捐給有需要的團體。“雖然為善不應敲鑼打鼓公告天下,但如果旨在宣揚慈善,讓社會人士受惠,就應大肆宣揚,以起拋磚引玉作用,讓更多需要幫助的機構和團體受惠。”陳凱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