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麗莎
自我飲食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涂麗莎
目的 探討自我飲食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糖尿病患者14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n=70);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糖尿病基礎治療,試驗組患者則此基礎上加用自我飲食護理干預;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評分等。結果 對照組患者干預后FPG、2hPBG、HbA1c、TC、TG、HDL-C及LDL-C分別為(6.98±1.28)、(10.64±1.63)、(6.82±0.65)、(6.10±1.01)、(1.81±0.57)、(2.57±0.72)、(2.73±0.65),實驗組患者干預后FPG、2hPBG、HbA1c、TC、TG、HDL-C及LDL-C分別為(6.08±1.05)、(8.40±1.42)、(6.04±0.58)、(5.54±0.94)、(1.74±0.55)、(2.63±0.74)、(2.13±0.59),2組患者干預后的指標水平較治療前顯著改善,試驗組患者干預后FPG、2hPBG、HbA1c、TG及LDL-C指標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2組患者治療后TG和LDL-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組患者干預后GQO-LI評分較治療前顯著提高,且試驗組患者干預后GQO-LI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自我飲食護理干預用于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改善血糖和血脂指標,提高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飲食護理;糖尿病;生活質量;血糖;血脂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飲食習慣改變,糖尿病發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患病人數高達5000萬[1]。已有研究顯示,飲食護理干預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并延緩病情進展[2]。本次研究選取糖尿病患者140例,探討自我飲食護理干預對糖尿病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于江西省南昌市第三醫院門診就診糖尿病患者140例,均符合許曼主編《糖尿病學》診斷標準[3]。入選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n=70);對照組患者中男42例,女28例,年齡37~62歲,平均年齡(50.74±6.22)歲,其中1型糖尿病4例,2型糖尿病66例;試驗組患者中男40例,女30例,年齡35~63歲,平均年齡(51.08±6.27)歲,其中1型糖尿病6例,2型糖尿病64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糖尿病基礎治療;試驗組患者則此基礎上加用自我飲食護理干預,包括:(1)分析患者干預前飲食方案,查找不合理飲食問題,提高患者對于自身飲食狀況了解程度,使其認識到飲食自我護理干預在控制病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方面重要性[4-5],改善自我干預依從性;(2)指導患者建立糖尿病自我觀察指標登記表,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飲食量、體質量,并將日常生活中不適癥狀出現情況在就診時向醫護人員詳細介紹[6],經有效分析后提出相應改進措施;(3)依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血糖水平、年齡、體質量、工作強度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確定飲食攝入方案;患者需合理控制能量攝入,正常成人每天糖類攝入量保持在250~300g,而肥胖者可保持在150~200g;脂肪攝入約占總能量25%~30%,應包括比例均衡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及多不飽和脂肪酸;膽固醇攝入應控制在250mg/d以下;而蛋白質攝入則占總能量15~20%[7-8];(4)鼓勵糖尿病患者依據體力狀況進行合理運動干預,一般可在進食后1~2h進行,如長時間運動或運動量較大可在運動完1d內增加能量攝入[9];患者不應清晨空腹運動,且避免劇烈運動,以預防低血糖發生。
1.3 觀察指標 (1)血糖指標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及糖化血紅蛋白(HbA1c);(2)血脂指標包括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3)生活質量評價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評分進行[10],評分指標包括物質生活、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及社會功能4項,總分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錄入分析軟件分別采用Epidata 3.08和SPSS17.0;統計學方法采用成組和配對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干預前后血糖和血脂指標水平比較 2組患者干預后FPG、2hPBG、HbA1c、TC、TG、HDL-C及LDL-C等指標水平較治療前顯著改善,且試驗組患者干預后FPG、2hPBG、HbA1c、TG及LDL-C等指標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2組患者治療后TG和LDL-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患者膝關節疼痛緩解有效率比較(±s)

表1 2組患者膝關節疼痛緩解有效率比較(±s)
注:與干預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
2.2 2組患者干預前后GQO-LI評分比較 2組患者干預后GQO-LI評分較治療前顯著提高,且試驗組患者干預后GQO-LI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干預前后GQO-LI評分比較(±s)

表2 2組患者干預前后GQO-LI評分比較(±s)
注:與干預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
作為糖尿病常規治療手段之一,飲食控制在降低血糖水平和改善臨床癥狀方面效果確切[11]。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均需在降糖藥物治療基礎上配合膳食管理,以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遠期預后[12]。自我飲食護理可從加強飲食控制健康宣教工作和個性化食譜制定兩方面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干預,一方面提高其對于飲食攝入量、搭配知識了的解程度,避免極端控制糖類攝入情況發生;另一方面對不同類型糖尿病患者區別對待,根據身體發育狀態確定差異化飲食方案,有效提高干預配合依從性,最終實現合理飲食,有效降糖及改善生活質量的目的。
本次研究結果中,2組患者干預后FPG、2hPBG、HbA1c、TC、TG、HDL-C及LDL-C等指標水平較治療前顯著改善,且試驗組患者干預后FPG、2hPBG、HbA1c、TG及LDL-C等指標水平優于對照組,,提示自我飲食護理干預用于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和血脂指標方面具有優勢;而2組患者干預后GQOLI評分較治療前顯著提高,且試驗組患者干預后GQO-LI評分優于對照組,則證實自我飲食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生理、心理及社會功能等多方面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自我飲食護理干預用于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改善血糖和血脂指標,提高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應用價值。但鑒于入選樣本量不足,隨訪時間短等因素限制,所得結論還有待進一步更大規模臨床研究驗證。
[1] 劉小麗,王文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進展[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8,16(2):212-214.
[2] 陳國萍.生活日記在糖尿病病人自我精細管理中的作用[J].護理研究,2009,23(10):2685-2686.
[3] 許曼音.糖尿病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12.
[4] 龔意,趙援,朱惠,等.個體化飲食運動方案對糖尿病病人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0,24(8A):2002-2003.
[5] 方潔.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J].護理研究,2008,22(增刊2):25-26.
[6] 李弢,王潔.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1):1985-1987.
[7] 朱應平,曹明讓.糖尿病病人的心理、飲食和運動治療[J].全科護理,2010,8(12C):3351-3352.
[8] 李陵江,郝偉,楊德森,等.社區人群生活質量研究:生活質量問卷的編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5,9(5):227-231.
[9] 杜世正,袁長蓉.自我管理模式的研究實踐進展及思考[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11):1048-1050.
[10] 陳亞梅,黃金.社會支持與糖尿病病人依從性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09,23(1C):205-206.
[11] 胡宇鵬.糖尿病飲食知識教育與飲食治療依從性相關性研究[J].當代醫學,2012,18(30):100-101.
[12] 趙云玲.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0,8(1A):39-4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9.074
江西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醫院內分泌科 (涂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