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石聞
綜合護理干預在消化道腫瘤患者中的臨床價值
徐石聞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在消化道腫瘤患者中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98例消化道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49),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式進行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方式進行護理,比較2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后其食欲、疼痛情況、疾病認知度、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分別為(28.2±2.8)、(27.0±2.1)、(31.2±2.6)、(32.8±2.3);對照組分別為(14.4±2.2)、(14.6±2.3)、(16.3±2.2)、(16.2±1.3);觀察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為95.9%,對照組為79.6%,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4.1%,對照組患者為16.3%,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給予消化道腫瘤患者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發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臨床療效顯著,可推廣應用。
綜合護理干預;消化道腫瘤;臨床價值
消化道腫瘤為臨床常見病,該病發病率較高,且極易引起多種并發癥,對患者健康的威脅性極大,故而臨床上必須要加以重視,及時實施有效治療。研究顯示在給予消化道腫瘤患者有效治療的同時配合全面的護理干預對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重要價值。本研究為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在消化道腫瘤患者中的臨床價值,對98例消化道腫瘤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及綜合護理干預2種護理方式進行護理,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江蘇省腫瘤醫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98例消化道腫瘤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確診為消化道腫瘤,以平均分配原則為依據將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49)。觀察組中男29例,女20例,患者年齡24~78歲,平均年齡(52.1±4.3)歲;其中16例患者為胃癌,15例患者為結腸癌,10例患者為直腸癌,6例患者為食管癌,2例患者為胰腺癌。對照組中男27例,女22例,患者年齡25~77歲,平均年齡(53.2±5.1)歲;其中15例患者為胃癌,14例患者為結腸癌,12例患者為直腸癌,5例患者為食管癌,3例患者為胰腺癌。2組患者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式進行護理。觀察組患者則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方式進行護理,其護理措施具體如下。
(1)心理護理。由于消化道腫瘤患者多伴有吞咽困難等癥狀,且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的吞咽苦難癥狀也會加重,甚至會出現吞咽疼痛癥狀,因此,極易導致患者出現恐懼、焦慮、擔憂等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必須要加強對患者心理護理的重視,耐心地向患者講解該病的相關知識及治療措施,使患者對疾病產生全面的認知,并且要使其認識到心理情緒對病情造成的影響;另外,護理人員還應耐心地傾聽患者交流,并及時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從而逐漸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2)飲食護理。消化道腫瘤患者多伴有營養不良癥狀,因此,加強對患者的飲食護理對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同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護理人員應以患者的病情為依據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飲食計劃,做好飲食均衡、定時定量、少食多餐,同時飲食還應做到豐富多樣,從而有效地增強患者食欲;另外飲食應以高熱量、高蛋白易消食物為主,且要囑咐患者禁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防對患者消化道產生較大的刺激。(3)健康指導。護理人員應以患者的實際情況為依據為其制定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方式,囑咐患者加強休息,且要進行適當的運動,從而有效地增強患者機體的抵抗力。
1.3 效果評價 以腫瘤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標準(QOL)為依據對護理效果進行評定,評價內容主要有食欲、日常生活能力、疾病認識度、疼痛情況等,分值越高護理效果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計量數據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后其食欲、疼痛情況、疾病認知度、日常生活能力等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s)

表1 2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s)
?
2.2 2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方式進行護理后其護理總滿意度為95.9%,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方式進行護理后其護理總滿意度為79.6%,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比較[n(%)]
2.3 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貧血1例,營養不良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4.1%;對照組患者中貧血2例,營養不良3例,嚴重感染1例,惡病質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6.3%,2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1,P<0.05)。
消化道腫瘤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該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尤其是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條件及飲食習慣的不斷改變,我國的消化道腫瘤人數也不斷增加,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1-3]。研究表明,消化道腫瘤患者多伴有一定程度的營養不良或免疫功能受限癥狀,加之手術治療及藥物治療又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機體營養的消耗,從而極易引起多種并發癥[4-5]。因此,在給予患者針對性治療的同時還應加強對其護理干預的重視。尤其應加強對患者營養需求的重視,及時給予患者相應的營養補充,以增強患者對腫瘤的耐受力,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發生。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日常生活、飲食的重視,且飲食應做到豐富多樣,以增強患者食欲;同時還應囑咐患者飲食應定時定量、少食多餐,從而幫助患者養成正確、健康的飲食習慣[6-8]。另外,在給予消化道腫瘤患者針對性治療的同時還應加強對患者心理護理的重視,護患關系融洽與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治療效果。所以,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必須要在熟練掌握護理技巧的同時做到態度和善、耐心細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給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尊重和關心,從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通過心理護理方式的實施達到建立良好、融洽的護患關系,達到促進患者身心健康發展的目的[9-10]。本研究為提高消化道腫瘤患者的治療效果,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觀察組49例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后其食欲、疼痛情況、疾病認知度、日常生活能力等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且2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給予消化道腫瘤患者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發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臨床療效顯著,可推廣應用。
[1] 黃麗春,孫帆,陳宏,等.上消化道腫瘤切除術后呼吸道并發癥的預防與護理[J].西南國防醫藥,2014,24(3):313-314.
[2] 呂清泉,童仕倫.結構脂肪乳對消化道腫瘤術后患者急性炎性反應和免疫功能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9):923-925,928.
[3] 唐靜姬,吳光峰,王桂香,等.60例晚期消化道腫瘤疼痛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福建醫藥雜志,2014,36(1):147-149.
[4] 徐美真.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治療上消化道腫瘤的護理配合[J].實用醫藥雜志,2014,31(2):168-169.
[5] 曹小萍,周國莉,柴瓊霞.3例消化道腫瘤術后Wernicke腦病分析及護理[J].護理學報,2014,21(3):53-54.
[6] 曾慧萍.腫瘤光動力療法治療消化道腫瘤26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5):42-43.
[7] 趙連愛.綜合護理干預在腰椎穿刺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中旬刊),2011,17(6):120.
[8] 王寧.綜合護理干預對腦血管病的康復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22):28-29.
[9] 李志蘭.晚期消化道腫瘤患者發生腸梗阻的原因及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4):49-50.
[10] 林春喜,張友芳,周靜文,等.綜合護理干預對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響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9):86-8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9.078
江蘇 210000 江蘇省腫瘤醫院114病區(徐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