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構建『一帶一路』需優先處理的關系

2015-08-03 02:42:02京雨沈銘輝
領導文萃 2015年13期
關鍵詞:經濟

京雨+++沈銘輝

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主題為“亞洲新未來:邁向命運共同體”,其中,一帶一路、東盟共同體、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與金磚國家開發銀行、東亞經濟共同體等亞洲區域合作議題格外引人關注。

“一帶一路”對中國自身而言,它是新時期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是中國經濟外交的新平臺。對于在這一新機制建設中需要優先處理哪些重大關系,本刊特約記者采訪了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研究員。

領導文萃:“一帶一路”已經是一個熱詞。在2015年博鰲論壇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3月28日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進一步標志著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核心的“一帶一路”已經從理念進入到實施階段。您作為研究全球戰略的專家,能否簡單介紹一下這個戰略?

李向陽:2000多年前,亞歐大陸上的人民探索出多條連接亞歐非幾大文明的貿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將其統稱為“絲綢之路”。千百年來,絲綢之路促進了沿線各國經濟發展,推動了人類文明進步,加強了東西方交流合作。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面對復蘇乏力的全球經濟形勢、紛繁復雜的國際和地區局面,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精神更顯重要和珍貴。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一帶一路”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積極推進沿線國家發展戰略的相互對接。為推進實施“一帶一路”重大倡議,以新的形式推動亞歐非國家的區域合作,此次博鰲論壇期間中國政府制定并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明確提出:在地理范圍上,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從合作架構上看,“一帶一路”陸上依托國際大通道,以沿線中心城市為支撐,以重點經貿產業園區為合作平臺,共同打造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海上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緬兩個經濟走廊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關聯緊密,要進一步推動合作,取得更大進展。

“一帶一路”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為主要內容。具體而言,第一,加強政策溝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保障。沿線各國可以加強政府間合作,積極構建多層次政府間宏觀政策溝通交流機制,就經濟發展戰略和對策進行充分交流對接,共同制定推進區域合作的規劃和措施,協商解決合作中的問題,共同為務實合作及大型項目實施提供政策支持。第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沿線國家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的對接,共同推進國際骨干通道建設,逐步形成連接亞洲各次區域以及亞歐非之間的基礎設施網絡。第三,投資貿易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內容。宜著力研究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構建區域內和各國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同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商建自由貿易區。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第四,深化金融合作,推進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擴大沿線國家雙邊本幣互換、結算的范圍和規模。推動亞洲債券市場的開放和發展。共同推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籌建,有關各方就建立上海合作組織融資機構開展磋商。加快絲路基金組建運營。深化中國—東盟銀行聯合體、上合組織銀行聯合體務實合作。支持沿線國家政府和信用等級較高的企業以及金融機構在中國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符合條件的中國境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可以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和外幣債券,鼓勵沿線國家使用所籌資金。第五,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往來、人才交流合作、媒體合作、青年和婦女交往、志愿者服務等,為深化雙多邊合作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

領導文萃:有意思的是,近期因對亞投行的關注更使人們把眼光投到“一帶一路”。作為中國經濟外交的新平臺,究竟如何看待這個“新”變化?它的背景又是什么?

李向陽:“一帶一路”既涉及到中國與沿途國家、周邊國家的全方位合作,也涉及中國自身的對外開放格局、經濟外交理念,甚至和平發展的進程等,因而如何把理念轉化為實施方案會面臨一系列復雜的問題。

首先,對中國自身而言,“一帶一路”是新時期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對外開放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改革開放之初到鄧小平南方講話;第二階段是從南方講話到中國“入世”;第三階段是“入世”的過渡期。目前,“入世”的過渡期已經結束。換言之,“入世”所帶來的開放紅利已經實現,中國經濟面臨新一輪對外開放及通過開放促進國內改革的強大訴求。前三個階段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對外開放主要集中于東南沿海地區,廣大的中西部地區開放程度嚴重滯后。而這也正是造成地區間發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為此,新一輪的對外開放必須是全覆蓋的,既要包括沿海地區,也要延伸到中西部內陸地區?!耙粠б宦贰保绕涫墙z綢之路經濟帶在這方面應該發揮獨特的作用。

與前三個階段相比,當前中國對外開放的外部環境有了一個重大變化,即經濟全球化的重心從多邊主義轉到了區域主義。WTO及其前身(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一直是全球多邊貿易規則制定與實施的主要平臺,也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象征。但進入21世紀以來,WTO多哈談判陷入困境,多邊主義的有效性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更重要的是,世界主要大國都從多邊主義的倡導者轉變為區域主義的支持者,構建和參與以自由貿易區為主體的區域經濟合作機制已成為一個世界潮流,以至于WTO都開始認同區域主義的發展方向。在這種背景下,中國新一輪的對外開放必須適應區域主義興起的發展趨勢。“一帶一路”實際上就是通過區域經濟合作參與經濟全球化、擴大對外開放的一項舉措。

其次,“一帶一路”是中國經濟外交的新平臺。在很長一個時期內,外交為經濟服務成為一種基本共識。然而,伴隨和平崛起進程的加快,作為一個大國,面對日趨復雜的周邊環境,中國要實現穩定周邊、經略周邊、打造與周邊國家的命運共同體,實踐證明,僅僅依靠經濟合作顯然是不夠的。因此,經濟外交是中國實現和平崛起的一項必然要求。從外交服務于經濟向經濟外交的轉變需要在對外關系的理念上做出重大調整。為此,習近平主席已經提出了“親誠惠容”原則,它將成為指導經濟外交的基本理念。為落實這一理念,僅僅依靠現有的經濟合作機制是無法實現的。而 “一帶一路”的“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及命運共同體目標則體現了“親誠惠容”的理念。

領導文萃:正如您所介紹的,對中國自身而言,“一帶一路”是新時期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是中國經濟外交的新平臺,那么,“一帶一路”所體現的是怎樣一種合作機制?其形成的背景又是什么?

李向陽: “一帶一路”是一種新型區域合作機制?,F有的區域經濟合作機制從低級到高級大致可以劃分為五種形式: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經濟一體化、政治經濟一體化。其中,最常見的是自由貿易區;只有歐盟經歷了這五種形式。顯然,無論是從合作的理念、目標,還是從合作載體、合作機制來看,“一帶一路”難以歸入上述任何一種形式之中。中國并不期望通過“一帶一路”構建一個統一涵蓋沿途所有國家的自由貿易區或其他區域經濟合作機制,更不期望以此為基礎構建一個排他性的國際組織。合作機制的多元化將是“一帶一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這既是中國和平崛起的要求,也是為了適應亞洲發展的多樣性。正是這種發展的多樣性,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亞洲一直沒有形成統一的、涵蓋整個地區的自由貿易區或其他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形式。

基于“一帶一路”的上述定位,我們可以對其做出這樣的界定:以運輸通道為紐帶,以互聯互通為基礎,以多元化合作機制為特征,以打造命運共同體為目標的新型區域合作機制。

領導文萃:為構建“一帶一路”, 中國作為倡導者,面臨著哪些新問題?有哪些關系需要把握好?

李向陽:作為“一帶一路”的倡導者,中國首先面臨著如何處理政府與企業的關系,或者說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毫無疑問,沒有政府的支持,“一帶一路”則無從談起。反過來,沒有企業跟進,“一帶一路”則會失去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演變為一種對外援助項目。在未來的“一帶一路”建設中,政府需要創造條件引導(國內外)企業跟進,同時還需要引導企業落實“親誠惠容”理念,服務于經濟外交目標。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企業(尤其是外資和外國企業)沒有動力為了實現國家戰略目標而犧牲自身的利益。即使是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有企業,也不應背負這樣的使命。

具體地說,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政府的主要任務應集中于下述領域:其一,外交先行。“一帶一路”首先是國家層面的合作。要獲得沿途國家的認可,既要克服來自這些國家的某些誤解或猜疑(包括領土與領海爭端),還要應對來自區域外大國的阻撓或反對。因而,獲得相關國家對“一帶一路”理念的認可需要外交宣傳先行。其二,構建合作機制。未來的“一帶一路”將會包含多種形式的合作機制。在沿途不同地區構建什么樣的合作機制需要政府在國家層面進行規劃。其三,構建政府間融資機構。目前,中國所倡導構建的亞投行與絲綢之路基金已經進入實質性階段,如何兼顧參與國的利益訴求、滿足國際金融機構的標準都是政府面臨的新問題。

領導文萃:在政府與企業的關系中,當前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就是國內外很多媒體把“一帶一路”解讀為“中國版馬歇爾計劃”,這種說法能否成立?

李向陽:這是對“一帶一路”的誤讀。眾所周知,二戰后美國實施的“馬歇爾計劃”實際上是在一定時期內(1947-1951年)對其西歐盟國進行的一場經濟恢復援助。相比之下,“一帶一路”并不是對外援助,而是一個新型的區域合作機制。同時,“一帶一路”是中國新時期對外開放的新舉措。最后,“一帶一路”絕不是一個短期的合作項目,而是要打造成一個經濟外交的新平臺。在所謂 “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的理解中,通過國家承擔貸款風險,實現企業輸出過剩產能與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也是值得商榷的。且不論國有商業銀行的約束與激勵機制是否健全,國家承擔貸款風險本身就有可能演變為一場“國際撒錢”運動。至于企業輸出過剩產能與人民幣國際化,盡管二者都是一定時期內的中國經濟發展目標,但這是“一帶一路”順利實施的派生結果,而不應成為“一帶一路”的長期目標。

領導文萃:作為中國經濟外交的新平臺,除了政府和企業的關系,“一帶一路”所涉及還有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關系,對此,您如何看?

李向陽:建設 “一帶一路”必須充分發揮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兩方面的積極性。從目前看,各地方政府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積極性之高是前所未有的。然而,由于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職能、所追求的目標存在差異,在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上要注意下述可能的偏差與風險。

第一,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在外交決策權上的博弈。既要發揮中央與地方兩方面的積極性,也要謹防國家利益“地方化”。與以往的對外開放所不同的是,通過建設“一帶一路”推動新一輪對外開放不僅僅是經濟領域的開放合作,而且要涉及到非經濟領域的合作,尤其是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還涉及與多個國家之間的領土與領海爭端。如果說改革開放前三十余年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政策博弈的重點是在財稅領域的話,那么未來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的政策博弈會拓展到外交領域,地方政府爭奪外交決策權的動力會加大。要發揮地方政府在建設“一帶一路”中的積極性,尤其是促進沿邊省份與周邊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賦予地方政府某些外交自主權無疑是必要的。但另一方面,必須要認識到,任何國家的外交決策權都是由中央政府控制的,尤其是在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的政策博弈重點拓展到外交領域之后,如何保持沿海沿邊省份與內陸省份的政策公平待遇就顯得至關重要。前一個時期,各地紛紛爭取自由貿易區的行為就是證明?,F實中,某些地方政府可能會從本地區的利益出發更多地考慮經濟目標,忽視非經濟領域的國家目標,甚至為了本地區的經濟利益而損害國家利益。

第二,地方政府對中央政府推動“一帶一路”導向的誤解。一些地方政府把它理解成政策優惠與稅收優惠的新措施、上投資項目的新機會,而不是把它看成是對外開放,進而是促改革的新機遇。為此,一方面要在國內落實“一帶一路”的開放性導向,避免不同地區受地理因素影響而受到差別待遇;另一方面,要把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與國家投資項目脫鉤。

第三,各地不考慮自身的比較優勢,打著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旗號規劃大規?;A設施投資項目。這樣做有可能在沿途省份和地區形成新一輪產業雷同、基礎設施缺乏互補性的投資熱潮。如何引導不同地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構建與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需要在中央政府層面加以規劃。如果在國內不同地區都無法形成優勢互補的格局,那么以開放促改革的目標就會落空,更談不上參與國際經濟競爭。

領導文萃:“一帶一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中國古代絲綢之路,這其中有哪些傳承?如何看待這其中所體現的歷史與現實的關系?

李向陽:正是古絲綢之路的文化遺產在一定程度上喚起了沿途國家對當今絲綢之路理念的認同,比如,以和平手段促進商業往來,人文交流與經濟交流并重,平等互利與共同發展等。繼承和弘揚古絲綢之路的這些理念對于構建現代絲綢之路無疑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一帶一路”決不是古絲綢之路的翻版,從“一帶一路”的基本定位、合作機制、目標可以證明這一點。

在這方面,最有爭議的就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目前,從黃海之濱的連云港,到中部的洛陽、西安,西部的烏魯木齊都宣稱自己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起點。至于海上絲綢之路,沿海地區自山東以南的所有省份都在爭當起點,甚至同一省份的不同城市之間也在激烈爭奪。這些主張所基于的標準絕大多數是不同歷史時期古絲綢之路的布局。各地爭奪起點城市固然有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考慮,但如上所述地方政府爭奪起點城市很多情況下是為了獲得更優惠的政策、更多的投資項目。

“一帶一路”的起點選擇需要考慮古絲綢之路的傳承性,更需要考慮“一帶一路”的基本定位和發展方向。首先,作為新時期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起點的選擇(進而也決定了“一帶一路”在國內的路線)要能夠涵蓋更多的地區,特別是在以往的開放過程中被忽略的中西部內陸地區、東北地區。其次,作為經濟外交的新平臺,起點的選擇要能夠兼顧到所有的周邊鄰國。以“親誠惠容”為理念的經濟外交優先惠及的地區應該是周邊國家,不能因起點城市的選擇而把某些有能力、有意愿參與“一帶一路”的周邊國家排除在外。最后,作為一個開放的、多元的新型區域合作機制,“一帶一路”在國內的起點城市應該只具有象征意義。換言之,通過淡化“一帶一路”起點城市的實際意義把國內更多的地區、國際上更多的國家納入進來。

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例,東南沿海許多城市都曾經充當過歷史上不同時期古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它們都有充足的理由成為現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但如果接受這樣的邏輯,中國北部的廣大沿海地區就會被排除在海上絲綢之路之外。特別是中國的東北地區多年來并沒有分享到對外開放的收益;從地理和空間經濟布局上劃分,它很難納入到絲綢之路經濟帶之內。一旦被排除在海上絲綢之路以外,它就會喪失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機遇。這些年來,隨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實施,國家對這一地區的投入規模盡管非??捎^,但面對海上通道的制約,與周邊國家的經濟合作停留在小范圍的邊貿層次,開放程度低仍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從外部看,如果東北地區排除在海上絲綢之路之外,與之相鄰的蒙古、韓國、朝鮮、俄羅斯遠東地區也都難以融入到未來的“一帶一路”之中。相反,由于烏克蘭危機,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合作關系正在發生根本性的逆轉,未來俄羅斯戰略重心的東移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在俄戰略重心東移的過程中,以遠東地區為平臺加強與中國東北、蒙古、朝鮮、韓國甚至日本的次區域合作會成為其優先選擇。與此同時,這一地區的其他國家也都表現出對次區域合作的積極態度。進而,以東北亞次區域合作為基礎延伸到與東南亞的合作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如果東北亞次區域合作得以實現,中國東北地區就打通了對日本海的出???,參與到東北亞次區域合作之中將成為其經濟發展的新動力??紤]到上述訴求和發展趨勢,海上絲綢之路應該始于東北亞地區。即便象征性的起點城市確立在中國東南沿海,東北亞地區也不應被排除在未來的海上絲綢之路以外。

領導文萃:正如您前面所提到的 “一帶一路”是一種新型的區域合作機制,基于此,又有哪些關系要處理好?

李向陽:雖然“一帶一路”是一種新型的區域合作安排,但它也必須遵守區域經濟合作的基本原則:優勢互補法則。換言之,“一帶一路”沿途國家開展合作是建立在各自的比較優勢之上的,同樣國內不同地區參與“一帶一路”也必須具有各自的比較優勢。也就是說要處理好利用現有比較優勢與開發新優勢的關系。

利用既有比較優勢是推動區域合作的前提,但在眾多國家之間開展合作不可能都具備優勢互補。比如,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優勢互補程度較高,雙方不僅已經建立了自貿區,而且還要在此基礎上構建雙邊自貿區的升級版。相比之下,中國與南亞地區國家之間的優勢互補程度就比較低,雙邊層面既不存在自貿區安排,貿易投資的規模也較小,甚至與某些國家的優勢互補的潛在空間也不大。以中國與巴基斯坦為例,盡管雙方已經簽署了自貿區協定,并且中國已承擔了瓜達爾港的建設與經營,雙方以鐵路、公路、油氣管道為載體的中巴經濟走廊也已經進入實施階段,但是沿途地區能否真正參與進來還是個未知數。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目標是要帶動沿途國家的經濟發展,而不能局限于一條運輸通道。再如,中緬之間從皎漂港到昆明的油氣管道建設已經完成,與之相配套的鐵路、公路建設也在計劃之中,但緬甸內部對合作的抵觸勢力非常強大。因而,充分利用既有比較優勢對于推動區域合作固然重要,但創造新的比較優勢,形成新的優勢互補更加重要。這是合作得以持續的基礎,同時也是解決合作中障礙的出路。

創造新的比較優勢絕非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在經濟學意義上,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創造新的比較優勢本身就意味著實現了經濟發展。一個地區或國家長期處于經濟不發展狀態表明僅僅依靠內生力量無法打破原有的惡性循環,只有引入外生動力才有可能打破這種循環。在這方面,政府間的合作,尤其是互聯互通的引入將會成為打破惡性循環的突破口。

亞洲開發銀行曾經對本地區跨國經濟走廊的形成過程做過一系列案例研究。一般說來,經濟走廊從低級到高級、從國內到國際要經歷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交通為主的基礎設施投資;第二階段是通過城鎮化、更新城鄉基礎設施、促進工業發展、改善中小企業投資環境、增加旅游基礎設施投資等方式實現所謂的“地區發展計劃”,拓寬經濟走廊;第三階段以貿易便利化為核心,促進跨境商品、服務、人員的流動;第四階段需要協調不同國家區域發展的計劃與政策,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跨境經濟走廊。前兩個階段的重點限于國內區域發展,后兩個階段的重點則是跨境或國家間的協調。上述演變實際上就是從封閉的不發達經濟向開放經濟的發展過程,也是創造新的比較優勢的過程。

在國際層面存在充分利用現有比較優勢與開發新優勢的雙重任務,在國內同樣存在類似的需求。廣大的中西部內陸地區之所以長期游離在對外開放的進程之外,根本原因也是缺乏參與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爭取納入到“一帶一路”的國家規劃之內本身并不能解決這一難題。能否利用“一帶一路”的對外開放功能,以開放促改革是這些地區面臨的共同任務。

領導文萃:作為經濟外交的新平臺,“一帶一路”是否涉及非經濟領域的合作?

李向陽: 經濟外交新平臺的定位、“五通”與命運共同體目標決定了 “一帶一路”既要有經濟領域的合作,又要有非經濟領域的合作。協調兩類合作的關系是中國對外戰略中的新課題。

新中國對外關系史中,在這方面有過不少的教訓。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的對外經濟合作傾向于服務于意識形態目標,不考慮經濟收益,沒有引入市場機制。其結果是經濟合作項目演變為對外援助項目,經濟合作項目本身也失去了可持續性。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的對外經濟合作轉到了以市場為導向,忽視了非經濟目標,以至于在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合作中出現了“近而不親”的尷尬局面。當然,導致這種結局的原因除了合作導向之外,也有操作層面的誤區。比如,長期以來,經濟合作的重點放在了政府間的大型項目合作上,忽視了能夠惠及民眾利益的項目合作。其結果是,在找到商業伙伴的同時,失去了戰略伙伴。

以實現“五通”和打造命運共同體為目標的“一帶一路”必然要涉及一系列非經濟領域的合作。其一,保障運輸通道,尤其是海洋運輸通道的安全。這是近年來西方國家與聲索國對中國維護海洋權益的主要指責之一。維護海洋運輸安全涉及到許多非傳統安全合作,比如共同打擊海盜、海上聯合救助、跨國聯合執法等。其二,加強區域層面的反恐合作??植乐髁x是危害“一帶一路”沿途許多國家政治穩定與經濟發展的毒瘤,也是區域合作的主要障礙。伴隨區域間互聯互通的實現,加強區域層面的跨國反恐合作更加迫切。其三,建立領土與領海爭端解決機制。目前在東海存在中日釣魚島爭端;在南海存在與東南亞多國的島礁爭端;與島礁爭端相聯系還有專屬經濟區、防空識別區重疊劃界爭端。為處理并最終解決這些爭端需要與沿途國家建立爭端應急機制、爭端解決機制等。其四,推動海洋資源的共同開發。在領海、領土爭端短期內無法最終解決的前提下,構建海洋資源共同開發機制也是海上絲綢之路得以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其五,促進區域內環境保護領域的合作。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大多屬于中國的鄰國,地理上的相近決定了在加強經濟合作的同時,促進環境領域(如跨國界河流、共同的海域、山脈等)合作的必要性提高。其六,擴大人文交流是促進民心相通的必要條件。

世界其他地區開展區域經濟合作的經驗和亞洲區域經濟合作的現狀已經證明,區域內非經濟合作既是開展經濟合作的前提條件之一,又是區域經濟合作的一種結果。另一方面,也必須認識到,區域合作的經濟目標與非經濟目標還存在相互矛盾的關系。如何在“一帶一路”這個經濟外交的新平臺之上協調兩者間的關系,中國領導人的“親誠惠容”理念與正確義利觀為此指明了方向。

在未來的“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引導和配合企業參與非經濟領域的合作,實現非經濟領域的目標是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在非政府層面,參與實現非經濟目標的主體可以是多元的,既包括私人企業,也包括國有企業、非政府組織、教育機構、文化機構等等。

領導文萃: “一帶一路”是一種新型的區域合作機制,那么,作為一種機制化合作,是否存在著與非機制化的合作關系?

李向陽:機制化合作與非機制化合作的關系也是要優先處理的一種關系。與現行區域經濟合作相比,“一帶一路”的最突出特征在于合作機制的多元化,即并不尋求構建一個統一的機制化安排(如FTA)。這不僅適應亞洲經濟發展水平、政治制度、文化宗教、歷史傳統的多樣性,而且與其開放性特征是相匹配的。未來的“一帶一路”并不局限于亞洲或中國的周邊國家,還將延伸到非洲和歐洲。在同一個區域合作框架內允許機制化合作與非機制化合作并存,具體將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互聯互通將成為連接“一帶一路”的紐帶。沿途國家地緣上的相近、經濟上合作空間與對基礎設施投資的強大需求決定了互聯互通有條件充當“一帶一路”的聯系紐帶。物質層面的互聯互通包括鐵路、公路、港口、油氣管道等基礎設施。過去三十年,中國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自身的比較優勢,有能力與沿途國家形成優勢互補。而制度層面的互聯互通則以降低貿易投資壁壘為核心。面對多邊貿易談判停滯不前的僵局,以互聯互通為紐帶的“一帶一路”可以發揮其獨特的作用。

第二,“一帶一路”的多元化合作機制可以做到與現有的區域經濟合作機制并行不悖,相互促進?!耙粠б宦贰钡难赝敬嬖谛问蕉鄻拥膮^域經濟合作組織,如東盟以及即將誕生的東盟經濟共同體(AEC)、南盟(SAFTA)、歐亞經濟共同體(EEC)、海合會自貿區(GCC)、歐盟等。如果“一帶一路”實行單一的合作機制,就面臨如何與這些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協調與談判的難題。而在多元化合作機制下,“一帶一路”既可以與這些區域經濟合作組織開展合作,也可以接納其單個成員國加入。

第三,“一帶一路”的合作領域將超越現有自由貿易區的合作領域?!拔逋ā蹦繕耸墙^大多數自由貿易區合作領域所無法覆蓋的。為了推動“一帶一路”的進程,中國還倡導建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與絲綢之路基金。此外,為了給沿途國家的經濟合作創造條件,“一帶一路”的合作領域還將拓展到眾多非經濟領域。

第四,“一帶一路”在實施多元化合作機制的同時,并不排斥高質量、機制化的合作機制。一些人質疑,“一帶一路”的非機制化無法給參與國帶來高質量的國際經濟規則,進而還會影響中國以開放促改革的目標。實際上,多元化合作機制本身已經決定了“一帶一路”可以容納雙邊或區域的高質量自由貿易區。在中國與東盟之間,雙方已經把打造自貿區“升級版”作為共同的目標。

第五,“一帶一路”將會根據沿途國家的實際情況確定符合實際的合作機制。比如,在東北亞地區,中蒙俄朝韓次區域合作有可能成為一個載體;在南亞地區,中巴經濟走廊與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會成為區域合作的突破口;在西亞地區,中國—海合會自貿區的談判已接近尾聲。顯然,這種安排充分考慮到了不同國家和地區參與“一帶一路”的舒適性。

誠如《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指出的,共建“一帶一路”的途徑是以目標協調、政策溝通為主,不刻意追求一致性,可高度靈活,富有彈性,是多元開放的合作進程?!耙粠б宦贰钡暮献鲀热莺头绞?,共同制定時間表、路線圖是動態開放的,可以隨時對接沿線國家發展和區域合作規劃。我們要把“一帶一路”建設成一條互尊互信之路,一條合作共贏之路,一條文明互鑒之路。

猜你喜歡
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今日農業(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搞活一座城,搞好“夜經濟”
商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2 08:51:16
夜經濟 十人談 激蕩另一種美
商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2 08:51:10
經濟下行不等同于經濟停滯
中國外匯(2019年23期)2019-05-25 07:06:20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華人時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分享經濟是個啥
西部大開發(2017年7期)2017-06-26 03:14:00
分享經濟能給民營經濟帶來什么好處?
擁抱新經濟
大社會(2016年6期)2016-05-04 03:42:05
“懷舊經濟”未來會否變懷舊?
金色年華(2016年13期)2016-02-28 01:43: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三级专区|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黄色国产在线| 99ri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国产经典在线观看一区| www.亚洲色图.com| 91黄视频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在线直接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网址|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欧美一区二区啪啪| 国产精品不卡永久免费|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高清免费毛片| 欧美性精品| 嫩草在线视频| 天天操天天噜|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福利在线一区| 91视频99| 国产精品专区第1页| 丝袜亚洲综合|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嫩草国产在线|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色图区| 国产尹人香蕉综合在线电影| 91在线中文| 国产精品va|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 亚洲男人在线| 永久毛片在线播| 欧美另类一区| 欧美在线黄| 黄色国产在线| 国产一区自拍视频| 亚洲三级色|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黄色毛片| 青草娱乐极品免费视频| 91久草视频| 99精品福利视频| WWW丫丫国产成人精品| 99在线免费播放| 丁香六月激情婷婷| 在线va视频| 欧美啪啪一区| 国产a网站| 国产精品性| 欧美三级自拍|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色综合婷婷|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аv天堂最新中文在线|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丫一| 亚洲网综合|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h网站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xxx|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观看网址| 9966国产精品视频| 97色婷婷成人综合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