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宇
幾年來,他不僅改變了小山村的落后面貌,還通過發展食用菌產業,帶領村民共同走上了致富道路,書寫出“別樣”的人生篇章。他就是撫順縣峽河鄉六家子村村委會主任兼撫順家合食用菌合作社理事長耿培忠,鄉親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耿老忠”。
救急也救窮的“理事長”
年過半百的耿培忠頭腦靈活,賺錢道道也多。可他覺得:“自己富不算富,帶領群眾共同富裕才是真本事。”在耿培忠的鼓勵、帶動以及挨家挨戶指導下,16戶村民開始種菌創業。為了抵御市場風險,耿培忠投資220萬元,成立了“家合食用菌合作社”,采用“合作社+農戶+基地”的運行模式,對菌戶進行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技術跟蹤服務,合作社現有大棚50座,生產菌段61.8萬段,產香菇46.5萬公斤,年獲利130余萬元。
小林村村民劉彥友在耿培忠的食用菌合作社打工。一次,劉彥友在進行電焊作業時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耿培忠就趕緊讓他回家休息。不承想,劉彥友回到家后病情很快加重,一度昏厥過去。了解這一情況后,耿培忠一分鐘都沒耽擱,硬是頂著大雨把劉彥友第一時間送到醫院,還墊付了1.35萬元的醫藥費,一直在醫院里忙活到下半夜才返回家中。康復期間,主治醫生告訴劉彥友:“那天幸虧你來得及時,要是晚來五分鐘,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在帶領村民致富的同時,耿培忠還十分惦記村里那些生活困難的弱勢群體。在撫順市殘聯的幫助下,他成立了撫順市第一家殘疾人就業基地,2011年以來先后接納40多位殘疾人,并與“家合食用菌合作社”簽訂了就業用工協議。村民李亞杰感慨地說:“耿老忠這人天生熱心腸!不管誰來干活,他都盡量安排;不管誰家有事,他都幫忙。對我們這些殘疾人,更是沒說的,除了給高工資,還為我們繳納了養老保險和意外傷害險,僅此一項,他每年就得多花費上萬元。這樣的好干部就在俺們身邊,誰能不稀罕?”
的確,在這些殘疾人眼里,耿培忠就像自家的親戚,有啥難事都能幫助自己解決,“家合食用菌合作社”已經成了他們溫暖的家。
“損己”利人的好干部
村民們一致認為:“作為村委會主任,耿培忠確實干了不少實事,但也干了許多損害自家利益的‘傻事。”例如,過去村里沒有水井,村民們只能到大河里取水,既不方便也不衛生。剛當上村主任的耿培忠從家里拿出2000元錢,把村里早已廢棄的水井清淘干凈,又安裝了水泵和管線,解決了村里近200戶人家的吃水問題。
近些年來,村里修了4.6公里村路,313戶人家都安裝了自來水,有些項目上級雖有投資,但很多方面還是需要村里自籌資金。耿培忠憑借自己關系熟、人緣好,四處“化緣”解決。實在爭取不來資金,他就從自家往外拿,媳婦徐亞杰經常抱怨:“這些年來,耿老忠可沒少‘糟蹋家里的錢,我拿他一點招兒都沒有。”
村里新上沼氣項目,耿培忠和村干部一起開車去外地考察學習。不料,在雙古線廟溝地段發生了車禍,耿培忠的脖子和腰部受到嚴重挫傷,療養了一個多月才有所好轉,至今仍干不了重活。可即使躺在病床上,耿培忠仍十分關注項目的進展。資金不足,耿培忠就想方設法投工投勞化解;錢不夠,他就軟磨硬泡,從媳婦手里往外“摳”錢……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六家子村沼氣工程很快竣工了,成為全縣第一個完成沼氣項目的行政村。
如今,每當提起耿培忠這個人,村民都會不約而同地豎起大拇指。在老百姓心里,耿培忠就像一把能隨時隨地剪斷各種生活亂麻的“剪刀”,有他在,一切困難都會迎刃而解;在他心里,百姓的利益大于天。大家如此信任他,就因為他是百姓的貼心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