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特別策劃組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分析了文藝在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中的重要作用,明確提出了文藝弘揚“中國精神”的歷史使命,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為文藝工作劃定了基本遵循、為文藝工作者標注了價值航標。
當今時代,尤其需要發揮文藝的時代功用。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位哲學家曾做過這樣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經濟是血肉,文化是靈魂。”在“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之下,中國的“全面發展”不光表現在經濟的振興和騰飛、政治的民主和清廉,還體現在文藝的繁榮和發展。
繁榮發展的文藝,“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作品,為人民書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有著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穿透力量,能夠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
繁榮發展的文藝,可以用更多的精品力作詮釋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將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為,引導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
繁榮發展的文藝,不僅可以通過提升人的素質而間接推動經濟發展,成為經濟發展的精神動力,還可以通過產業化的形式直接實現經濟增長,成為經濟發展的直接參與者和有力支撐者。
繁榮發展的文藝,還可以打造能夠代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魅力“名片”,擴大對外文化交流,加強對外文化傳播,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然而,也不能否認,在文藝繁榮發展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文藝要發揮出引領時代風尚、鑄就民族魂魄的時代功用,還需在新起點上實現新跨越。
發揮文藝的時代功用,需要文藝工作者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優秀的文藝作品可以謳歌奮斗人生,刻畫最美人物,堅定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發揮文藝的時代功用,需要通過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來“鑄魂”。如果把文藝工作者比作“魚”,人民大眾就是能夠讓這條魚縱橫一躍的“水”。文藝作品唯有反映民聲、表達民情,方能如魚得水、生命永駐。發揮文藝的時代功用,文藝就不能淪為市場的“奴隸”。真正優質的文藝作品之所以能被人記憶,并非因為它以喪失自我為代價來取悅市場,而在于它可以以彰顯自我為前提來引領市場。
72年前,延安文藝座談會開啟了人民文藝的嶄新紀元;72年后,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必將引領文藝工作在新起點上實現新跨越。文藝的表達張力,讓中國的聲音響徹天宇;文藝的獨有想象,讓中國的故事感動世界;文藝的精致格調,讓中國的魅力散播全球。中國需要插上文藝這雙隱形的翅膀,一路高飛,迎接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