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指生物與其生活環境間所形成的結構及功能關系,當這種結構與功能相互適應協調時,稱為生態平衡。人口生態平衡包含了兩層含義:一層是人口系統內部的數量、質量、結構、分布等因素間實現結構與功能的均衡;另一層是人口系統與人口系統外的資源、環境、經濟等各系統間實現結構與功能的平衡、協調發展。我國目前人口生態失衡,主要表現為:其一,人口出生性別生態失衡。其二,人口年齡生態失衡。我國的少兒人口比重(0~14歲)由1982年的33.6%降至2010年的16.6%,已屬于“嚴重少子化”水平。其三,人口分布生態失衡。西部人才流失嚴重,并且東西部農村人口老齡化倒置現象明顯。我國人口生態危機已逐漸爆發,不利影響擴大:人口生態失衡破壞了人口發展的協調性、社會發展的穩定性和經濟發展的持續性。在生態文明指引下,我國人口發展方式需要實現戰略轉變,即由數量控制型的人口發展轉變為生態優化型的人口發展,建構人口優化和家庭優化的政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