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至莊
今天希臘問題引發諸多關注,希臘政府欠債的總數約3200億歐元,約等于GDP的170%(中國的中央政府債務約等于GDP的25%)。其中,欠國外的債共約2675億歐元,包括欠德國682億,法國438億,意大利384億,西班牙250億,IMF214億,歐洲中央銀行181億,荷蘭134億,美國113億,英國108億等。欠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債,其中15億歐元(17億美元)應在6月30日償還,但政府無法償還。雖然IMF不稱之為破產,但希臘政府實際上已經破產。這是在經濟發達國家中第一次發生的破產,同時歐洲中央銀行宣告不會給予希臘政府更多的貸款。
政府對付國債危機的方法包括實行控制資金流動、限制居民每日從自動取款機只能提取60歐元。目前政府大量的債務問題還是無法解決,而且由于負擔了大量債務,政府不能施行各種任務,不能支付政府公務員的工資,減少了整個經濟的總需求,也減小國家的總生產,增加失業的人數,希臘的經濟處于大不景氣的狀態。
回顧一下希臘國債增加的背景。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希臘的經濟已是不太健全。失業率約在7%至8%左右,比一般歐洲的國家高。從1973年至1993年,通貨膨脹率每年約18%。政府增加支出以刺激生產,結果使得國債大量增加。在1990年代后期,政府希望能參加歐盟,努力控制通脹和減少國債,把通脹減到和歐盟其他國家相近。2002年希臘參加歐盟,改用歐元,放棄印發本國貨幣的權利。到了2008年歐洲經濟不景氣,希臘GDP也下降。同時大家發現2008年前數年,希臘政府低報國債的數量。各債主對希臘政府失去信心,政府債務問題從此發生。
有兩種方法能解決希臘的國債問題。一是由債主國家或IMF答應不用償還或延遲償還的時間,但債主不同意。二是由希臘本國增加稅收或減少支出。這政策也是行不通,因為政府無力增加稅收。減少支出會降低希臘經濟的總生產。結果今天希臘國債危機不能解決。
希臘政府的債務問題,也是政府收支不平衡會影響經濟運作的一個例子。一般來說,一個國家政府欠的債和宏觀經濟活動有密切的關系。政府欠債是因為支出多于收入。政府支出減少會把GDP降低。同時GDP降低會減少政府的稅收,以致增加政府的債務。這樣可能導致宏觀經濟的惡性循環。解決這種惡性循環,辦法之一是政府用發印鈔票來增加收入和支出,把GDP增加。其實發印鈔票也是增加政府的債務,是一種政府不用償還的債務。發印鈔票也是增加居民的一種間接的稅收。這種稅收便是通貨膨脹,通脹把居民的財富減少。
為了避免過分的通貨膨脹,政府不能發印過量的鈔票來增加收入或減少國債。政府在必要時才能采用。希臘在2002年加入歐盟以后采用歐元,放棄發印本國貨幣的權利。必要時便不能采用增加貨幣的政策來減少國債和增加GDP。這是今天希臘政府欠了大量國債的基本原因。有人疑問,如果政府有印發鈔票的權利,同時又欠了大量的國債,當經濟不景氣發生時,政府是否應當減少支出,減低國債,還是應當多發印貨幣來增加GDP,以后便會增加政府的收入。一般來說,多發印貨幣來增加GDP是適當的政策,因為印發不過量的貨幣,只會把物價稍微提高,而能幫助經濟復蘇,是值得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