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昌省
摘要:根據海寨林場的自然地理條件,結合近兩年以來主要以核桃作為林場產業發展的經濟樹種,指出了核桃不但具有良好的發展空間和市場需求,而且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從海寨林場核桃產業發展現狀、栽培技術措施、撫育管理、病蟲害防治方面進行了詳細地闡述。
關鍵詞:核桃高產;標準化栽培;技術措施;海寨林場
中圖分類號: S6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944(2015)06005603
1 自然地理條件
海寨林場地處滇東高原中部,主要分布在曲靖、沾益壩子周圍的高原臺地上。成土母巖為石灰巖,地勢北高南低,山梁寬敞,山脊平緩,地形平坦,坡度6°~15°,最高海拔2577m,最低海拔1915m;氣候特點為干濕季分明,雨季雨量集中,濕度大,年平均氣溫14.5℃,極端最高溫33.1℃,極端最底溫-9℃,≥10℃活動積溫4200℃,年均降雨量為1008mm,年均降雪天數5.3d,年均降霜天數32d;土壤有紅壤、黃紅壤、褐紅壤、粗骨性紅壤以及棕壤、黃棕壤等;林地主要喬木樹種為華山松、云南松純林,少量云南松、華山松、園柏、杉木混交林,山頂巖裸處帶有塊狀櫟類灌木;林下立木有小鐵籽、火棘、苦刺、棠梨、馬桑、野薔薇、楊梅等,草本有旱茅、白茅、野枯草等。
2 核桃產業發展現狀
海寨林場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暖,適宜栽培核桃,各林點均有零星的核桃和少量的野生鐵核桃分布。過去栽植的核桃多數為實生核桃苗,由于實生核桃品種變異大、品質差、結實晚,一般需10~15年方能結實,經濟效益較差。自20世紀末,引進核桃嫁接苗栽培,1997~1999年全市大力發展干果產業,嫁接核桃得到成片大規模栽培,海寨林場在海寨林區玉支廓建立了500畝的核桃、板栗園,由于1999年冬季遭遇新中國成立以來罕見的特大霜凍災害,核桃嫁接苗損失較大,接穗大部分被凍死后從砧木萌生鐵核桃,海寨林場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依托,以增加效益為核心,以職工增收為目標,強化科技支撐,大力發展核桃產業,做大做強核桃產業,做優核桃品質,努力實現“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目標。
3 栽培技術措施
3.1 園地選擇
由于核桃對自然地理環境條件要求較高,適宜核桃生長的年均氣溫為9~16℃,無霜期180d以上,年降雨量500~1000mm。因此,核桃園地選擇在立地條件和經營管理條件較好的地方,坡向以陽坡、半陽坡為主,選擇氣候溫暖涼爽、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上栽培核桃。
3.2 品種選擇
根據海寨林場的自然地理條件,結合地方林產業發展的需要,通過實地調查,選擇避晚霜、溫185、新新2號三個核桃新品種進行栽培,其品種特性簡述如下。
避晚霜為曲靖市的鄉土樹種,主要以嫁接核桃苗為主,具有早實、豐產、殼薄、適應性強等特點。當年嫁接苗80%以上當年開花,定植的第二年大部分單株結果60個,結果呈穗狀或串狀,株產2.5~5kg,3年開始進入豐產期。堅果近圓形,表面光滑,殼厚1mm;易取整仁,出仁率一般在60%以上,果仁飽滿,風味香、口感好、耐貯藏;耐旱、耐澇、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高,水肥條件越好越利于高產;抗冰凍能力強,在花期或者坐果期應對倒春寒極其有利;病蟲害也比較少,盛果期樹一般不需噴藥。
溫185屬雌先型,早熟、薄殼核桃品種,產量高,結果很早,是非常優良的品種,是國家推廣16個品種之一,也是核桃品種最優系列。該品種抗寒性、抗病性都很強,果實品質極好,達到出口標準,堅果中等大,平均單果重11.2g,最大14.2g,三徑平均3.4cm,殼面光滑美觀,殼厚1.09mm,偶爾有露仁果,縫合線較松,可取整仁,出仁率58.8%,仁色淺,風味香,品質上等;植株生長中庸,樹姿較開張,分枝角65°左右,樹冠半圓形;枝條粗壯,發枝力極強,為1∶4.5,果枝率100%;1年生枝條深綠色,較粗壯,短果枝占69.2%,中果枝占30.8%,有二次枝生長,混合芽大而飽滿,無芽座;復葉有3~7片小葉,有畸形單葉,嫁接樹2年開花,每雌花序著生1~4朵雌花,單果占31.5%,雙果占31.5%,3果占29.6%,4果占7.4%。
新新2號核桃苗新品種,早實品種,晚熟型 ,雄先型 ,該品種由新疆林業廳等1979年從新和縣依西里克鄉吾宗卡其村的實生樹中選出,新疆林業科學院進一步培育形成品種,1989年林業部鑒定推廣。1990年8月,通過了國家鑒定,定名為新新2號核桃苗新品種,已在新疆、四川、陜西推廣種植;樹勢中庸,樹姿直立,發枝力中等,結果母枝平均發枝1.95個,果枝率100%,嫁接翌年即可開花;1年生枝綠褐色,枝條細長,有二次枝生長,短果枝率2.5%,中果枝率58.3%,長果枝率29.2%單或復芽,混合芽大而飽滿,饅頭型,無芽座,復葉有3~7片,間有畸形單葉,葉片較小,深綠色;每雌花序多著生1~4朵雌花,單花枝率26.4%,雙花率48.6%,三花率22.2%,四花枝率2.8%,單果占27.9%,雙果占47.1%,三果占21.18%,多果占3.12%平均坐果,果枝平均坐果2.01個。新新2號核桃苗是豐產性強的品種,結果后樹勢穩定,嫁接苗第二年開花株率40%以上,第三年開花株率80%,第四年開花株率98%,盛果期畝產600kg左右。
3.3 種苗來源
避晚霜核桃苗新品種從會澤購買,溫185、新新2號核桃苗新品種從師宗購買,所購買的核桃苗木要達到充分木質化,色澤正常,根系發達,主根較短,嫁接口處愈合良好,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有較多側根和須根的健壯苗。苗木標準要求全部達到Ⅰ~Ⅱ級,最好用高1m以上,嫁接口以上2cm處的直徑達1cm以上的壯苗,經檢疫合格的優質核桃嫁接苗木進行栽培。
3.4 品種及配置方法
由于核桃靠風媒傳粉,品種間坐果率差異較大,絕大多數品種雌雄花異熟。最好選用2~3個能夠互相提供授粉機會的主栽品種,以保證良好的授粉條件。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的比例采用3∶1進行配置,詳見圖1:
圖1 核桃栽培配置
3.5 栽培模式及密度
根據核桃品種的特性、立地條件、培育目的按適地適樹的原則,在注重長遠效益發揮的同時,兼顧近期的經濟效益。依據有關造林技術規程、核桃品種特性,結合當地多年以來核桃栽培的成功經驗,設計核桃栽培株行距為5m×6m,長方形配置。
3.6 整地方法
整地采用全墾的方式進行,首先采用旋耕機進行全墾翻耕,利用羅盤儀、GPS定點測塘訂樁,做到橫豎成排;然后采用挖機穴狀整地,整地規格為100cm×100cm×80cm,挖塘時心土、表土分開堆放,填土時清除雜草、枯枝、樹根、石塊等,回土時按一層表土一層基肥的方式回填,基肥用有機肥和化肥相混的混合肥,有機肥為腐殖土、牲畜糞便等農家肥,每塘25~30kg,化肥為復合肥,每塘0.5~1.0kg,填土要求緊實,回土與地表高度相近,略有凹槽,以利于積水。
3.7 栽植時間及技術要求
根據海寨林場的氣候特點,栽植的時間以冬末為好,一般在立春節令以前。苗木栽植前要先剪除傷根,解除包扎嫁接口的薄膜,為提高核桃栽培質量,確保成活率,苗木定植時,由林業工程技術人員檢查苗木是否達到Ⅰ-Ⅱ級苗木,是否有“一簽兩證”。根據各核桃品種特性及苗木情況現場講解示范定植技術和要求,定植時要做到“十八字訣”即擺正,定向,直立,埋土,輕提,踩實,做盤,澆水,蓋膜。擺正:栽植時將苗木放于準備好的塘中央,前后左右對正;定向:栽植苗木的嫁接口和苗木主干、主牙所朝的方向要盡量一致;直立:將苗木扶直,讓根系向四周展開;埋土:覆以拌合過肥料的營養土;輕提:待根系全部埋完后,將苗木輕輕提動一下,使根系舒展并與細土緊密結合,然后再逐漸填土,栽植深度以土壤下沉后,與苗木在原苗圃埋土深度一致為宜;踩實:填土過程中,邊填邊踩,填一層土踩一遍,直到土填到高于地面5~10cm時為止;做盤:在塘周圍筑一個環形的土埂;澆水:澆足定根水,每株施30~50kg定根水;蓋膜:每株覆蓋一塊1.5m×1.5m的農用地膜,以保墑增溫,提高苗木成活率。嚴格作到核桃栽植的“八個一”要求,即挖一個標準塘,選一株合格苗,施一擔農家肥,澆一擔定根水,蓋一塊農地膜,采用一項有效防霜凍措施,簽一份保證書,每年撫育一次。具體定植方法詳見圖2。
除掌握以上技術要點還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清水浸泡將捆好的核桃苗木放進清水中浸泡,水深以高于根系、低于嫁接部位為宜,浸泡12h以上,使根系吸足水分。
(2)蘸生根粉待根系吸足水分后,將其放進ABT生根粉2000倍液中浸泡5~20min,以提高成活率。
(3)核桃苗木栽植后為防止跑墑應對樹盤覆蓋地膜,地膜規格1.5m×1.5m,先把地整平,鋪地膜時兩人合作,將地膜中心穿過苗木,壓平鋪好,然后用細土將四周及苗木根莖處壓嚴、壓實,以防風吹開地膜造成水分散失。
(4)套袋。核桃定干后用專用袋將樹干套住,防止金龜子等食葉害蟲危害,氣溫升高后要逐步放風并將袋去掉。
(5)刷聚乙烯醇。核桃定干后全樹均勻涂刷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熬制方法:聚乙烯醇與水按1∶15的比例進行熬制。首先用鍋將水燒至50℃,然后加入聚乙烯醇(不能等水沸騰后再加入,否則聚乙烯醇不能完全溶解,溶液不均勻),隨加隨攪拌,直至水沸騰,然后用溫火熬20~30min即可,放置晾溫后使用或者使用石灰刷白。
4 撫育管理
“三分種,七分管”,加強管理是保障核桃成活和豐產的關鍵,撫育管理主要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4.1 檢查成活情況與補植
春季芽展葉后,應及時檢查栽植苗木的情況,對未成活的核桃植株及時補植同一品種核桃苗木。
4.2 翻耕、除草
為防止雜草叢生,每年早春或秋末進行一次全墾,把雜草深埋于土下;以后每年還要松土2~3次,保持園地土壤疏松、無雜草。用人工的或化學的方法及時除草,同時要嚴禁放牧,加強肥水和樹體管理,提高樹體自身的抗性和營養儲備能力。
4.3 施肥
每年春秋兩季各溝施一次基肥,肥料以農家肥混合施鉀肥,每株10~15 kg農家肥,0.5~1.0 kg鉀肥,5~6月份追施1~2次尿素、復合肥,施肥量以樹齡、樹勢而定,樹齡較大、樹勢較強的可多施。
4.4 澆水
栽后應根據土壤干濕情況及時灌水,以后每年萌芽前、秋末各澆一次水,澆水量以澆透為止。
4.5 日常管理
嚴防人畜危害,定植塘積水的要及時排水,以防根腐病的發生,發現食葉害蟲和蛀干害蟲時要采用綜合防治方法及時防治,做好防寒工作,較方便較好的方法是用石灰將幼樹枝干全部刷白,或采用早施基肥、覆膜蓋草、根頸培土、熏煙增溫、在早春噴萘乙酸或多效唑等化學藥劑的方法。
4.6 樹體管理
核桃的樹體管理技術性較強,需要用心、細心才會做好。樹體管理主要是整形修剪,整形修剪以三分枝開心冠型為主,其次是涂白護。如果秋季的10月中下旬沒有修剪,可分三種情況進行整形修剪:栽植后沒進行截干處理,苗高達到80cm(或1.3m)的核桃樹,在離地面80cm(或1.3m)處截干即可;苗高還未達到截干高度的核桃樹,選生長健壯處選1個生長健壯的芽,離芽1cm以上剪截;對于已分出3個主枝的核桃樹,在主枝適當部位剪截促發分枝:主枝長度達到或超過60cm的可留60cm短截;當主枝不足60cm長時,可在生長健壯處選1個健壯芽,在這個芽的前方離芽1cm以上短截。短截要注意剪口芽(貼近剪口的第一個芽)要與主枝延伸的方向相同,通過選擇剪口芽達到調節主枝分枝方向和分枝角度的目的,修剪后隨即將剪口涂上乳膠或油漆保護。
4.7 林糧間作
為提高核桃的經濟效益和樹體營養平衡,在林間采用立體間作模式種植矮桿作物如辣椒、豆類等,進行林糧間作時,要把核桃的生長空間留足留夠,在農作物翻耕、松土、除草、施肥和灌水的同時,對核桃樹也起到撫育作用,核桃樹生長健壯,病蟲害減少,產量高。
5 病蟲害防治
核桃在其生長、發育和果實貯藏過程中,經常遭受各種病蟲害的危害,造成生長不良,樹勢衰弱,果實減產,甚至引起樹體死亡。因此,必須積極進行核桃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才能保障正常生長,保證核桃高產、穩產和優質、高效。
5.1 病害防治
核桃病害主要有核桃白粉病、核桃褐斑病、核桃黑斑病,其防治方法如下。
核桃白粉病:連續清除病葉,病枝并燒掉,加強管理增強樹勢和抗病力,7月份發病初期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劑噴施。
核桃褐斑病:清除病葉和結合修剪除病梢,深埋或燒掉;開花前后和6月中旬各噴施一次1∶2∶200倍波爾多液和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 ~800倍液。
核桃黑斑病:及時清除病果、病葉等病源物,發芽前噴波美3~5度石硫合劑。5~6月噴灑1∶2∶200倍波爾多液和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 ~800倍液,雌花開花前、開花后和幼果期各噴一次。
5.2 蟲害防治
核桃蟲害主要有核桃舉膠蛾、核桃小吉丁蟲、刺蛾。其防治方法如下。
核桃舉膠蛾:冬春細致耕翻樹盤,消滅越冬蟲蛹;成蟲羽化出土前用50%辛硫磷乳劑200~300倍液樹下噴灑后淺鋤蓋上一層薄土;成蟲產卵期第10~15d起,每隔5d向樹下噴灑一次速殺滅丁2000倍液,共3次。
核桃小吉丁蟲:剪除受害枝條,集中燒掉,成蟲發生期噴灑25%西維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劑8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劑4000倍液。
刺蛾:秋季結合修剪鏟出蟲繭并深埋,成蟲期每天用黑光燈誘條成蟲;摘除群集危害的蟲葉并立即埋掉或將幼蟲踩死;幼蟲危害嚴重時,在幼蟲發生期噴灑25%亞胺硫磷乳油6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劑5000倍液。
參考文獻:
[1]云南省林業科學研究所.云南主要樹種造林技術[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2]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林木種子檢驗規程GB 2772-1999[S].北京: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1999.
[3]國家標準局.育苗技術規程GB 6001-1985[S].北京:國家標準局,1999.
[4]國家質量監督局.林木種子質量分級GB 7908-1999[S].北京:國家質量監督局,1999.
[5]國家技術監督局.造林技術規程GB/T 15776-1995[S].北京:國家技術監督局,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