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手的作用同樣也不可忽視!我在我的教學工作中開展了“大手牽小手”系列活動,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076-01
手,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手的作用同樣也不可忽視!我在我的教學工作中開展了“大手牽小手”系列活動,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一、數學課上“手頭”評價
在賞識教育被高度推崇的今天,相比之下,數學課堂上的評價語言是相對貧乏的,一道式題的解答,不是“對”就是“錯”,頂多就是個不同算法,多角度思維;而且,我一直認為數學課堂的節奏是較緊密的,我們不可能在表揚或肯定學生的回答上付出太多的語言和時間,更不會有太多的時間去準備一些紅花、星星之類的“小東西”去激勵學生……這時,我們的這雙大手就可以好好發揮一下了!我所謂的“手頭評價”機制其實很簡單,就是:在學生回答正確時,挑起你的大拇指,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在學生一步步把知識進行歸納總結,終于得出結論時,伸出你的兩根手指做“勝利”狀,和他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在學生思考、回答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握拳于胸前,給予他們最真誠的鼓勵;在聽到學生獨道的分析、見解或對問題的不同解答方法時,毫不吝嗇地鼓掌,給予他們由衷的表揚和欣賞……
這些簡單的“手頭”動作在生活中常見,其所表示的含義大家都理解,老師所要表達的意思顯而易見,這就是其最大的優勢。會心的微笑再加上簡單的動作,不僅可以使學生對自己的思考、行為做出正確的判斷,也不會因為對學生的充分評價而影響到正常的課堂教學進度,為學生的課堂練習提供了更充分的時間,更加避免了因為不太合適的出聲評價打斷學生的思考而引起的尷尬,同時,也在一定的角度體現了數學學習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更重要的是,這些“手頭”的評價隨手拈來,我們教師不必為課下準備那些激勵手段付出太多的時間,而且,這發自老師內心的表揚和肯定對學生來講更是一種更為珍貴的精神支持,相信你面帶微笑對著他由衷地挑起大拇指的樣子,會深深地定格在他的腦海中。“手頭”評價機制在我的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彌補了數學課堂評價語言的貧乏,為課堂評價提供了便利,為快節奏的數學課堂教學提供了更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也使評價變得更直觀,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促進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問題的積極思考,活躍了課堂氣氛。
二、數學課上“手指操”
我們知道,活潑好動是小孩子們的天性。低年級的小學生年齡小,自制能力差,在課堂要讓他們坐在那兒認真地聽老師講課,一坐就是四十分鐘,對孩子來說可以算得上是一種嚴酷的考驗,所以,經常會出現上課不久,就有一些可憐的孩子經受不住“折磨”,小手在課桌底下偷偷搞小動作的情況;同時,數學概念、定義等抽象知識內容的學習過程可以說是枯燥無味的,在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發達,抽象思維能力差的階段,對枯燥、抽象的概念、定義的學習和掌握存在很大的困難……針對這些情況,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推出了課上“手指操”活動,即在教學較抽象的知識內容時,根據內容配上相應的手指動作,來輔助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不僅使學生在課堂上小手有事可做,同時,由于有相對應的手指動作的形象輔助,提高了學生對抽象概念、定義的學習與掌握程度,并使得學生充分體驗到了數學學習的快樂。如,在教學一年級“數一數”時,在學生能正確數出數量之后,再讓他們用兩只小手表示出“1-10”各數,然后教給學生古老的“單手計數”,使孩子們在小學數學學習階段的第一節課就充分體驗到傳統數學經驗的方便及其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而在教學“數的分成”時,在學生擺學具圖片的基礎上,再充分利用上自己的兩只小手,把要分的數用兩只小手的手指分成兩份,如“10的分成”,把伸出的手指看成一份,攥著的手指看成是另外一份,伸出的手指逐漸增加,攥著的手指逐一減少。從而使學生完成一個從具體形象觀察到抽象思維過程的過渡。
“湊十兒歌”是我們在學習“湊十法”解決二十以內的進位加法之初所采用的快樂學習的方法之一,把數學知識和內容采用說唱兒歌的形式來表述是學生最喜歡的學習形式之一,在說唱兒歌的同時也充分體現出數學學習的樂趣所在。而在說唱兒歌的過程中再利用兩只小手編排出一套與內容相對應的動作,使學生對“湊十法”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在幫助學生掌握“加法交換律”這一運算定律時,我編排了這樣一套動作:在加法算式里(兩手食指交叉,做加號狀),兩個加數(兩手食指豎直并立)交換位置(兩手交叉,兩個食指交換位置),和不變(兩手食指位置還原,并在一起)。一套動作做下來,不僅使學生對“加法交換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更加強化了他們對這一運算定律的理解和記憶,從而也對“連加、加減混合”等式題的運算順序有了更深層的掌握。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其抽象的概念、定義的學習是學習數學的基礎,把這些抽象、枯燥的知識用較為直觀的方式表述出來,輔助學生理解、記憶再到掌握,我的“手指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每當說到、用到這些定律、概念時,學生們馬上小手一動,隨口而出;常比以往,學生不僅把這些枯燥的知識爛熟于心,而且,通過動手、動口、動腦互相協調的長期訓練,學生課上注意更加集中了,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大大提高。真正是“課上小手動一動,數學知識快樂學!”“大手牽小手”系列活動在教學過程中的開展,充分地發揮了我們的手對教學活動的輔助作用,讓學生在多個方面、多種角度體驗到了數學學習的樂趣,更充分體現出數學學科與生活的緊密聯系,使得教學準備簡單化,數學課堂輕松化,抽象知識直觀化,數學學習快樂化。正是響應了我的教學口號“大手牽小手,數學快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