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與其它學科相比,是一門枯燥的學科,在教學中就必須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如何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是實施新課標的關鍵之一。。其具體做法可從巧設導入;創設生活情境;提倡動手實踐;恰當運用多媒體等方面實施,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數學課堂。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080-01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有了興趣就會樂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會擠時間來學習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是實施新課標的關鍵之一。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入,要在教學中真正做到學生愿意主動地學習知識,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變得尤為重要。如果教師能巧妙地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不因循守舊,以有趣的內容,新意的教法,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那么數學課堂就會成為人人想學數學,人人要學數學的興趣課。
一、巧設導入,引發探究欲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數學教學更是如此,一堂課的導入是教師對數學過程通盤思考、周密安排的高度體現,好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為上好一堂課打下良好的基礎,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例如,學完整式的加減乘除計算后,準備了一節鞏固提升課,一上課就出示了網絡上的一個很火的帖子《手機號和年齡的奧秘》:近期網上瘋傳一個帖子,說是只要把你的手機號最后一位數字依次“乘2”、“加5”、“乘50”、“加1765”,再減去你的出生年,所得的三位數的第一位必然是手機號最后一位,而后面的兩位就是你的年齡。那么,這其中的奧秘究竟在哪里呢?問題一出,學生就表現了極大的興趣,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起來,我就勢引導能不能用我們所學的知識解釋?很快,在激烈的討論中答案產生了。
其實,只要把一步步的運算過程用數學的語言“翻譯”出來,然后分析最后的結果,很容易就可以揭開其中的奧秘:
解:設手機最后一位為 A
原式=(2A+5 )×50+1765 -- 出生年=(100A + 2015)- 出生年 = 100A +(2015-- 出生年)
下面分析一下最后的結果 100A +(2015 -- 出生年)
其中,100A常見的結果分別是100、200、…、900,恰好把你手機號最后一位數字擴大了100倍,所以第一位必然是你手機尾號的那個數字,而剩下的(2015—出生年)可不就是你的年齡嗎?
通過這則故事的引入,使同學們對整式運算的應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使整個課堂有個良好的開端,達到了良好的復習效果。
二、創設情境,抽象問題具體化
數學知識原本就比較抽象,不象語文具有描述性,美術具有的直觀性,體育具有的身體參與性。各種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無味。要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易懂,就得從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利用數學知識,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在講直角坐標系這一內容時,我就采取了這樣的方法:新課一開始,由電影院的座位導入點的位置的確定,然后講解直角坐標系的概念,以及在坐標系內點的表示。講完后,我把教室分成四個部分,找出X,Y軸上的同學,定義正方向,然后每一個同學說出現在的位置,用一組有序實數對表示,學生對于這個現成的坐標系很感興趣,都在數自己的位置,還幫著同學數位置,大部分同學都能數對后,再變換X,Y軸,再表示,喧鬧的課堂碰撞著智慧的火花,學生在游戲中鞏固了新知,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三、以情引趣,動手操作
一些人認為,文科的教學才是講情的,才能以情引趣,數學教學則難以做到。其實數學教學,恰當地運用情景,也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黃金分割”時,我們從老師站在講臺的位置的1/3處,發問學生,老師為什么不站在講臺的中間,在舞臺上報幕員、獨唱員或劇中的主要人物也一般不站在中央而是站在偏左或右1/3處,窗的玻璃是正方形嗎?質疑讓學生引起對問題探討的興趣,再講解理由、因為他們都選擇的同一點正是黃金分割點。然后再講解什么是“黃金分割”。然后自己動手,找一條線段的分割點,再畫一個黃金矩形,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會成功的樂趣。這樣采取形象的描述,先從生活中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在實際動手操作,即可以激起學生思考和強烈的求知欲,又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四、多媒體演示,形象直觀
在教學活動中適當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提供生動和豐富的音像,使得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的背景知識。創設出一種“圖文并茂”、“聲色皆存”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環境下感受數學 ,理解數學,從而激發其自覺學習數學、領會數學思想、提高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勾股定理課堂教學中,我先插入一段背景音樂,然后陸續播放商高、陳子、畢達哥拉斯、歐幾里德、趙爽等等一系列歷史上對勾股定理研究做出過貢獻數學家的頭像,從而引出勾股定理。
總之,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抓住學生的興趣特點:他們常常對新穎的東西感興趣,對運動變化的東西感興趣,對美的東西感興趣,對競賽和游戲等感興趣。這樣才能更好地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達到優化數學課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