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
幼鷹整日在雞籠中閑庭信步,啄米為食,終究只能與雞為伴。而當它被扔下懸崖時,卻能振翅高飛,成為一只真正的雄鷹。鷹還是那只鷹,是囿于雞圈還是翱翔藍天,決定其命運的是其所處的環境。人的命運何嘗又不是由環境決定的呢?
安逸舒適的環境往往使人喪失斗志,頹廢墮落,最終落得個在溫柔鄉中沉淪的命運。太平天國運動興起之初勢如破竹,其如洪水般不可擋之勢,一度讓腐朽的清政府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然而在建都“小天堂”南京之后,洪秀全等領導人便逐漸喪失了斗志,安于舒適安逸的生活環境,最終只能如同折翼的雄鷹,落得個被清兵和列強聯合絞殺的命運。太平天國這只雄鷹原本可以一飛沖天,改寫歷史,然而終因安逸環境的羈絆而慘敗。“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確,太過安逸的生活會讓人喪失向前邁進的動力,會讓人失去追求卓越的勇氣。每個人都會有惰性,這是人類的劣根性。然而一帆風順的境遇會將這一劣根性無限放大,人們在舒適安逸的環境中故步自封,盡情地享受眼前的歡樂,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喪失了前進一步的勇氣。時代發展的步伐是永不停止的,不思進取的人只能淪為時代的棄兒。曾經的及時行樂終將如肥皂泡般幻滅,到那時再感嘆命運不濟豈不荒唐。
如果說安逸享樂的環境使人頹廢墮落,那么艱難困頓的環境卻能催人奮進,促人成功。孟子曾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深處逆境,往往能激發人的潛能,或許還能創造小雞變雄鷹的奇跡。新中國研發原子彈時,可謂是困難重重。薄弱的工業基礎,西方的技術封鎖,前蘇聯的援助中斷……然而,中國的科學家們并沒有被惡劣的環境所嚇倒,相反惡劣的世界政治環境反而激發了他們保衛祖國,增強國力的決心。 他們更加頑強的拼搏,艱苦卓絕的研究,最終以一種讓世人驚訝的速度完成了原子彈的研發。可以說是當時的困境促成了中國原子彈的早日誕生。“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文王等人無一不是在困境中騰飛的雄鷹。不要抱怨困境的艱難,你只須把它當成人生中的磨練,終將在絕處逢生,于困境中振翅。如此你便能沖破枷鎖,擁抱廣袤的天空。
環境能成就人,也能毀滅人。但我們要始終銘記,“一個人并不是生來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我們要敢于改變環境,敢于創造命運。如此,便能收獲成功。
輔導老師:張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