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丹
動物防疫工作從某種層面上決定著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決定著農村居民的收入,是確保廣大民眾身體健康,養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關鍵性工作。近些年來,我國頻頻發生動物疫病,且其疫病種類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同時傳染性疾病也逐漸表現出:病原分布廣,病毒變異迅速,疫情威脅性大等特征,給我國畜牧業的生產發展與廣大民眾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這無疑給基層鄉鎮畜牧獸醫站的動物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畜牧業的一項基本性工作,動物防疫工作是預防和控制動物疫情出現,且向四周擴散蔓延的一種有效措施。所以,加強鄉鎮畜牧獸醫站動物防疫工作,對保證畜牧業的正常、穩定發展,農村居民收入的增加,農業生產的增效,有著重大意義。
一、加強動物防疫的宣傳力度
為了提升鄉鎮居民的動物防疫意識,鄉鎮畜牧獸醫站可利用各種手段向大眾宣傳動物防疫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使普通民眾與養殖戶切切實實的了解到,搞好動物防疫工作不但能夠有效降低動物疫病的出現,控制畜禽的發病率與死亡率,繼而提升養殖的經濟效益;同時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與控制重大動物疫病,確保畜牧產業生產的安全,從而保證廣大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通過有效的宣傳與教育,最大限度的提升養殖戶開展動物防疫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更好地與政府或相關部門相配合,搞好鄉鎮動物防疫。
二、強化獸醫站隊伍的建設
強化鄉鎮畜牧獸醫站隊伍的建設,可從四個方面下手:第一,實施人員聘用管理機制。對鄉鎮畜牧獸醫站的用人機制進行改革,采用不同的選拔方法,例如擇優聘用、競聘上崗等,以此選擇一些具有一定水平的專業人才到獸醫站工作,同時構建工作流動機制與人員淘汰機制,以此來對鄉鎮獸醫站隊伍結構進行優化。第二,對獸醫站人員上崗資格予以規范,從事動物防疫工作的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術水平。各地應當依據當地的實際狀況,對鄉鎮畜牧獸醫站人員的上崗條件進行合理的制定。第三,構建人員培訓長效機制,鄉鎮畜牧獸醫站應當將工作人員知識的更新與培訓,納入實際工作中,且作為體系建設中的一個主要任務。獸醫站應當制定人員培訓計劃,優化培訓條件、內容以及形式等,且積極組織工作人員參加培訓活動,以此來提升獸醫站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與專業技能。
三、加強疫情的監測與處理工作
在鄉鎮地區往往有許多的養殖場、屠宰場,從事畜禽屠宰、販賣的人員也比較多,而這極易埋下疫病隱患,繼而給動物防疫工作帶來極大的影響。在這種環境下,嚴防死守,強化動物疫病的監測與消毒處理,是十分關鍵的。首先,有效發揮各村疫情報告員的作用,以及時、準確的了解動物疫病的發展動態,且不定期地展開巡查活動,從而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防控、早處理”,盡可能地將動物疫情控制在最初的疫點上,極力避免疫情向周圍擴散與蔓延。其次,加強抗體監測工作,對所管轄區內各個村莊、各個養殖場的畜禽予以免疫抗體監測,若發現免疫不達標的畜禽,應予以補免處理。最后,針對死因不明的畜禽,必須及早對其予以診斷,做到及時掌握動物疫情的動態,以便為及時對動物疫情進行防控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
四、建立健全的鄉鎮畜牧獸醫站管理制度
首先,構建責任機制。在鄉鎮畜牧獸醫站中,構建完善的人員職責分工與工作責任制度、疫情舉報核查制度、動物疫情免疫檢測制度、化驗室管理制度、動物防疫物質及冷鏈管理制度、翻譯檔案與檢疫證章管理制度以及學習培訓與考核制度等等,對工作的程序與責任加以明確,以便能夠實現獸醫站工作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構建科學的考評機制。構建完善的、科學的獸醫站績效考評機制,大力實施農民(有關企業)、鄉政府以及縣級主管部門的三方考核體系,且將這種體系推廣到各個鄉鎮及其崗位上。應把農民(相關企業)的滿意度、獸醫站工作人員的工作成績、工作質量等,納入考核標準中,同時,把考評結果和職位晉升、職稱評選以及薪酬等相聯系,以此來調動獸醫站工作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繼而更好的做好動物防疫工作。再次,將屠宰場動物防疫監管單位(畜禽規模養殖場)的責任人、動物防疫報檢公示牌及其電話、動物防疫舉報電話等基本信息,向大眾公布,同時將動物檢疫、免疫、消毒、采樣以及無害化處理等流程,詳細的公布出來。最后,做好鄉鎮畜牧獸醫站動物防疫工作的檔案管理,檔案中所包含的內容主要有:養殖場或屠宰場的監督管理記錄、動物防疫物質的發放、疫情報告和核查記錄、鄉村獸醫登記等等。
近幾年各種動物疫病的肆虐,給我國畜牧業生產活動以及廣大民眾的生命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影響。而因為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大部分的動物都生活在農村地區,所以,為了最大限度的控制動物疫病的發生與傳播,進一步強化基層鄉鎮畜牧獸醫站的動物防疫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