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玉海
摘要:歷史知識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具體性,難免有些學生覺得學習起來比較吃力。但情境教學的有效利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克服困難,進而學好歷史。筆者認為,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有很多種類型,依教學實際決定。
關鍵詞:歷史;情境教學法
歷史與社會課程是一門包括歷史、政治、地理學科的綜合的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在新課程改革的倡導下,許多人改變了“認為歷史與社會知識帶有過去性,很難‘體驗”的看法,提出了歷史與社會情境體驗的教學模式,認為在歷史與社會教學中,應該從學習主體的需要和愿望出發,通過創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體驗,從而達到掌握知識、培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的。
一、情境教學法的概念及其優勢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使學生產生一定的情感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識、培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創造一定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
創設情境的方法有多種,其中主要有課堂辯論法,當學生對某一問題意見分歧比較大時采用;社會調查法,讓學生走訪社會,目睹歷史與社會,通過自己的調查與觀察,來進行分析論證和總結交流;制作演示法,主要是指讓學生利用學具、教具模擬制作一些歷史與社會文物,培養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角色游戲法,讓學生分角色扮演歷史或社會中的某一特定人物,模擬特定情境的方法,還有部分學生擔任編劇、繪畫制作、群體性角色扮演等方面的任務,既具有娛樂性又具有挑戰性;圖片再現與音樂渲染法,主要是指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工具,用圖畫再現課文情境,或者通過音樂的特有旋律將學生帶到特有的意境中,使學生從情感和精神上產生強烈的共鳴;模擬歷史與社會學科研究法,主要是指引導學生開展模擬考古、模擬博物館物品分類、模擬史料收集與考訂、模擬文物修補等實踐活動。這些方式都是寓教學內容于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因而能夠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理解和吸收教學知識。以問題貫穿課堂是最常見的一種情境創設方法,所謂問題情境即課前設計問題供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之上時不時提問有助于保持課堂連貫性、條理性,在促使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同時激活其思維活動。該模式以“問題導入―問題分析―問題解決”為具體步驟,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充當問題的提出者,但課堂主體及解決問題的主體必須是學生,教師起到組織和引導的作用。
歷史不是單調的知識,它是一部厚重的民族興衰史和發展史,要讓初中生學好歷史,除了讓他們理性地看待歷史,還需要他們感性地感悟歷史。初中歷史教學要善于創設各種語言情境,讓學生在教師的感性語言中獲得對歷史的感性認知。例如,在《工業化的起步》教學時,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語言情境:“我們是一個農業大國,我們能種出大量的小麥、水稻、玉米,然而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我們卻是一個工業落后的國家,在很少一段時間內我們甚至造不出一輛汽車,更別提制造坦克、飛機。這種工業化的落后也直接導致了戰爭年代我們被動的挨打,讓我們付出了尸橫遍野的慘重代價”。通過這種語言情境的渲染,讓學生知道工業落后的危害,從而引導學生學習怎樣進行工業化建設,引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二、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的應用
本文試圖以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第四單元第五課《干旱的寶地》的教學實踐為例,談一談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的應用。這一節課的主要任務是:(1)了解絲路明珠新疆的自然環境的優勢和劣勢所在,讓學生能夠明白在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更應保護資源的道理;(2)了解絲綢之路;(3)了解干旱地區水是生命之源,要合理利用水資源的道理。
在上一節課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了解絲綢之路的故事,并在課堂上講述自己所了解的絲綢之路。同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哈密瓜、香梨、葡萄等著名新疆水果的照片。
在絲綢之路的故事講述完畢之后,教師再引出下一個問題:假設學生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運輸隊,那么在途中可能遇到哪些問題?這個時候,很多學生紛紛發言,如交通工具只能是駱駝,時間比較長;冬天寒冷,夏天炎熱,干旱少雨;沿途都是戈壁沙漠,很少有人居住等等,由此引出缺水是旅途中最大的問題。教師可以再提問:但是新疆的瓜果全國聞名,那么種瓜果的水是從哪里來的?由此引出新疆坎兒井水利工程。這時,教師可以利用視頻或者動畫向學生解釋坎兒井的構造原理,并讓學生結成小組來比賽,讓他們嘗試著制作簡易的坎兒井模型,讓學生評價哪一組做得最好。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學習和主動解決問題的積極性顯著增強,也有利于營造民主、和諧、合作的教學氛圍。
隨著教學資源和教學工具的豐富化,在歷史教學中,已經有足夠的條件為學生創設各種欣賞情境。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和幻燈片等各種工具,為學生再現歷史課本中的各種歷史情境,讓學生在圖、文、聲、像并茂的基礎上,將冷冰冰的歷史文字學習變為有聲的、有形的學習。這種直觀的欣賞情境,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加深他們對歷史知識的印象,讓他們更深入地了解歷史。親身體驗情境,就是讓學生成為某段歷史中的某一個角色,讓他們通過特定角色的身份和背景進入到歷史中,去感悟當時的社會、政治和文化。初中歷史教學可以抓住學生的模仿和表演欲強的心理,組織學生創設角色扮演情境,讓學生模擬歷史人物分析問題,再現歷史事件。通過讓學生真正地進入歷史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實踐證明,情境教學法是一種適用于歷史教學的方法,它能夠讓課堂教學更生動,能夠讓學生更主動地學習歷史,應該在歷史教學中得到推廣應用。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能夠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應該加強學習,形成扎實的基本功和學科素養,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使情境教學法在歷史與社會課程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