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全華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運動的推進,各種課堂教學模式五花八門、遍地開花,各位教學名家見仁見智、各抒己見,教育教學成果確實有目共睹.然而對于課堂外的輔助部分——課外作業很少研究。課外作業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一種補充和鞏固,對課堂教學效果的一種檢測和反饋。課外作業布置得好,它能對課堂教學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但如果語文課外作業布置得草率、隨意。那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僅會很有限,甚至會無端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學生的學習變成低效學習甚至是無效學習。現將初中語文課外作業現狀及原因歸納分析如下:
一、初中生的語文課外作業大體存在著以下幾種情況:
(一)作業形式單調、機械死板
很多教師課外作業還是沿用簡單枯燥的抄寫當天學過的生字新詞和詞語解釋還有背誦,對于已經擁有一定知識量的初中生來說,只會讓他們覺得枯燥乏味,從而產生厭惡課外作業的情緒,甚至抵觸課外作業。這些課外作業對于培養學生的額各項語文能力來說,也是微乎其微的。學生往往認為這些形式單一的作業做與不做都一樣,對于自己的能力提升沒有幫助。
(二)作業布置流于形式、放任自流
老師每天掛在嘴巴上的一句話就是“同學們回家復習鞏固今天學過的內容并且預習下一課”,學生齊刷刷答應得好,可是至于有沒有復習是否預習,天知道,這就不好檢查出來了。
(三)作業缺乏層次性,千篇一律
許多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業時,無視學生的個體差異,缺乏思考,沒有明確的針對性。缺乏趣味性和創造性。單調乏味的作業不符合他們的“品味”,不做作業和抄襲作業現象泛濫。失去了課外作業的意義。
(四)布置作業時忽視學生的承受能力
在現階段“題海戰術”仍舊是許多老師應試的常規手段。
語文老師也往往布置大量的課外作業來與數學、理化、外語等其他學科相抗衡。不少學生缺少睡眠,造成學生壓力大不堪重負,作業質量也不能保證。
二、為什么會產生上述現象呢?我認為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教師和家長督促和檢查的力度有限
語文老師一般情況下都帶兩個班,一百多個學生,難免有一些自覺性差甚至厭學的學生。老師每天向這些學生要作業,打拉鋸戰。久而久之,教師疲于奔命,精力跟不上,對作業的檢查力度就會下降。至于家長的督促,大部分家長能每天抽出時間督促孩子完成當天的作業。但是有些父母比較忙,把孩子的課外學習丟給了孩子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實際上他們只管學生的生活,至于學習這一方面他們大多溺愛孩子,或者精力跟不上,隨口問一句學習,學生隨便哄一哄就過關了。還有的監護人因為自己讀書不多,許多題目根本不能解決,學生問他不知道,因此就干脆懶得去管這些事,這也導致了學任自流。
(二)是學生的認識不到位
有些學生比較厭學,放學了只想著玩一玩。有些學生是迫于老師和家長的壓力,糊里糊涂的做幾個完成任務交差。還有的學生出于懶惰心理,抄襲作業的現象比較嚴重。
(三)是作業形式的單調讓學生產生了厭倦
后進生就不用多說。及時是成績中等的學生,如果經常做的是那幾種死板的作業,久而久之就乏味了。他沒有新鮮感,也就沒有了動力。初中學生最有好奇心,喜歡去做一些從沒做過的事,經常變換著作業形式可能會提高他們的興趣。
三、面對以上這些問題,我嘗試從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一)要布置學生感興趣的語文課外作業
我們以語文中的作文為例,我想,學生對于作文的興趣點是在作文創作完成之后的成功感覺上,作文寫得越成功,學生也就會越有興趣。而作文寫得成功與否,和平時的積累是分不開的。平時的積累可以落實到課外作業上。教師可以讓學生每天課外閱讀一至三篇的優秀文章,每周翻閱一本雜志。對于這項課外作業的檢查可以用抽查學生閱讀的辦法進行,讓學生都做有心人,把遇到的好詞好句集中整理到專用的筆記上,并且組織定期交流,選擇經典的句子與語段,進行編輯匯總,在班級內誦讀。第二是根據摘錄的美文來進行賞析,并寫出自己的感悟。這種循漸進的積累辦法,很適合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與思維視野的開闊,學生做起來也會更有興趣一些。
(二)布置一些形式新穎,實用性強的語文課外作業
例如課后練20分鐘字。寫字是語文一項重要基本功。寫一筆好字對學生來說很重要。再如布置學生看30分鐘新聞。看新聞不僅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更有利于學生把書本知識和現實生活有機結合在一起。還可以利用雙休日布置學生看1個小時的名著或課外有益的報刊書籍。名著名篇優質報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要布置一些有針對性的語文課外作業
語文課外作業的不知根據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因時而異的原則。人們常說“十指伸出有長短,荷花出水有高低”,根據每個學生的家庭教育,接受能力,學習基礎的不同,分層次給學生布置課外作業設置基礎題、提高題、思考題。
(四)要布置一些開放性的課外作業
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對語文來講,課內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沖破課本的樊籬,回歸到“生活”這個大舞臺,將課內的與課外的進行接軌,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比如讓學生積累春聯、廣告詞等等,通過開放性作業的布置,讓學生真正的體會到語文的實用性。
總之,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大背景下,語文教師要設計好課后作業,以學生為本,布置新穎多樣豐富多彩的課外語文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