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信鎮位于吉林省琿春市東南部,距市區32公里,是全市重點邊境口岸鎮、旅游強鎮和省級生態鎮。東南與俄羅斯的包德哥爾邦亞鎮陸地相接,西南與朝鮮的豆滿江市隔江相望,有“雞鳴聞三國,犬吠驚三疆,花開香三疆,笑聲傳三邦”美名。全鎮總面積為327.33平方公里,共有2135戶,總人口5660人,14個行政村;耕地面積3287公頃,林地面積4437公頃,草原面積2715公頃,水域面積1430公頃。
口岸優勢明顯,交通快捷便利。鎮區內的圈河口岸(國家級一類口岸),距市區39公里,距鎮區7公里。圈河大橋與朝鮮開發區羅津港相連,可直接進入朝鮮的羅津——先鋒自由貿易區,年過客能力為60萬人次,過貨能力60萬噸。鎮轄的防川村是中、朝、俄三國交界的鼎足地帶,從此沿圖們江而下15公里便可進入日本海,是我國直接進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也是我國從水上到俄羅斯、朝鮮東海岸、日本西海岸乃至北美、北歐的最近點。
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景點眾多。域內既有國家一類中朝貿易圈河口岸,國家一級防川名勝風景區,省級敬信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橫跨中、朝、俄三國的UN世界公園;又有“一眼望三國”的“望海閣”,野生荷花生長的蓮花湖公園,119萬多平方米的沙丘公園,聞名中外的張鼓峰戰役歷史遺址,海灣第一峰的五加山、水流峰以及三角山等旅游景點。2013年接待游客逾90萬人次。
自然資源富足,生態農業發達。鎮域內地下資源豐富,蘊藏著煤、金、水晶巖等數十種礦物,主體濕地連片面積5874公頃,濕地野生動物分布共計31目62科190種,高等野生植物51科305種。種養業發達,被稱為北方的“魚米之鄉”。在發展黃牛、蛋鴨、淡水魚、中藥材、綠色米五大產業的基礎上,先后成立了5個延邊黃牛養殖基地、1個野山豬養殖基地、2個蛋鴨養殖基地、中草藥栽培基地等為龍頭農產品加工的企業,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建立了優質高效的綠色生態農業生產園區,樹立了以市場為導向的農業產業化生產經營之路。
敬信鎮先后被授予吉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五個好”鄉鎮黨委、全州軍警地“同心筑堡壘”先進黨委、抗洪救災先進集體、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平安延邊”建設示范鄉鎮等榮譽稱號,并榮獲“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吉林省百鎮建設鄉鎮”“吉林省生態經濟鎮”“吉林省環境優美鄉鎮”“吉林省衛生鄉鎮”“吉林省科普示范鄉鎮”“吉林省精神文明鄉鎮”“吉林省首批旅游鄉鎮”等稱號。
未來10年,全鎮將集中全力,突出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實現鎮域社會經濟政治水平的全面提升,力爭把敬信鎮建成具有較高的生活幸福指數和較強吸納輻射能力,適宜居民生活,適應人才建業,適于企業發展的經濟社會發展區域中心。
打造口岸重鎮。充分利用中、俄、朝三國接壤的有利區位,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高起點規劃布局和依托圈河口岸優勢,構建便捷的立體物流交通平臺;依托支柱、優勢產業,構建輻射域內外大型物流產業群,構筑適應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開放式物流網絡節點體系,將敬信鎮建成圖們江下游重要的農副產品出口加工集散地和重要物流節點,進一步鞏固敬信鎮作為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的地位。
打造旅游強鎮。突出邊境旅游、濕地公園、少數民族風情旅游等有較大影響的旅游特色,完善旅游發展格局。重點放在“一帶、三區、十八景”的建設上。一帶即圖們江沿江風景帶,水路(圖們江航線)與公路聯合組成風景區的觀賞帶,將所有的景區聯結成有機的整體;三區即包括龍山湖景區、圈河景區以及防川景區。龍山湖景區以觀光旅游、品嘗美食、科學考察為主,圈河景區以休閑、度假、探險、森林生態游等為主,防川景區以邊境觀光、民俗風情、森林生態浴等為主,重點抓好望海閣、朝鮮族和滿族民族風情園、沙丘公園、“土字牌”、洋館坪大堤等景點建設。十八景即包括鳥瞰三疆、綠洲沙漠、東方前哨、玫谷幽情、水峰長城等景點的建設。
打造生態經濟鎮。合理利用農業資源,以強化生態功能和社會服務功能為主線,以生態環境改善為重點,優化產業布局,實施“生產進園區”和“產品走出去”發展戰略,突出發展 “敬信”牌咸鴨蛋、肉牛、蘋果、食用菌、綠色有機蔬菜深加工產業,重點培育延黃牛、綠色有機蔬菜、食用菌精深加工終端綠色產品。(省新農村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