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東北的黑土地給大豆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東北的無霜期相對較短,特別黑龍江地區是我國大豆的主要產區。在大豆的種植過程中,肥料是大豆生長所要營養的直接提供方式,科學合理的施用肥料能使大豆在產量和質量方面都有所提高,但在施肥的過程中有些技術要點必須多加注意,肥料是必需的,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否則不僅增加成本,而且還達不到高產優質的目的,本文主要針對東北大豆的施肥技術要點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豆;施肥;技術;氮肥
中圖分類號: S565.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15.006
1前茬肥的合理利用
大豆的種植中,要特別注意茬口,因為大豆的生長對茬口要求比其他作物要嚴格,不能重茬、迎茬,前茬作物最好是禾本科作物,比如玉米、小麥等,這樣可以利用前茬作物的殘肥,為大豆的生長提供一部分營養,同時前茬作物根系、莖葉腐敗后混入土壤也能提供一部分養分,提高土壤的肥沃性。另外,不同茬口也能降低大豆病蟲害的發生機率,對于大豆的生長十分有利。
2施足有機底肥
大豆的底肥十分重要,基本上以農家肥為主,公頃用量為1500~2000公斤,農家肥基本上都是豬廄肥、土黃糞、草炭過圈肥等經腐熟漚而成,內含豐富的有機質、礦物質和微生物,營養全面,屬于長效完全肥料,在改善土壤、調節土壤的理化性質,提高肥力,保水保墑方面是其他肥料無法比擬的,并且是最理想的有機肥質,在現代綠色農業中越來越重要。在施用時要根據地塊的肥力酌情控制用量,底肥施用時要結合翻耕進行,可以秋翻或是春耕時施用,均勻撒施在土壤表面,然后經過翻耕與土壤混合翻入10~20厘米的土層中,也可以采取破壟夾施的方式進行。
3準確施種肥
3.1種子拌肥
大豆根系本身具有固氮的能力,但自身固氮的量遠遠滿足不了大豆生長的需要,可以在生長階段進行追施氮肥。另外在播種前進行種子拌肥也能提高大豆根系固氮的能力,生產實踐中常采用新型根瘤菌肥進行拌種,經過拌種的大豆,根系固氮能力明顯增強,能有效提高根瘤數和根瘤重,據測經過瘤菌肥拌種后大豆能提高產量8%~10%,同時根瘤菌肥成本低,長期施用還可活化土壤及培肥地力,在增產增收方面都有益處。
3.2測土配方施肥
東北地區的土質是以黑土地為主,但在土壤的性質以及營養元素的含量上都有所差別,在大豆種植時,對于肥量的施用以往只是憑感覺和經驗,但這往往只是籠統和片面的,并不能準確提供大豆的營養所需,也會造成肥料的浪費或不足,達不到增產效果或是肥料過多,增加成本。科學的方法是進行測土配方,對土壤進行采集樣品,進行化驗,然后得出土壤的營養成分情況,要據土壤中的元素含量來進行配方施用。以黑龍江北部地區為例,大豆高產高效最佳施肥總量:黑土225.0~262.5公斤/公頃,草甸土262.5~300.0公斤/公頃。但如果盲目加大施肥總量會產生高投低效報酬遞減現象。高產高效施肥最佳氮磷鉀比例為:崗坡(黑土)1.0∶1.2∶(0.8~1.0),平地(黑土)1.0∶(1.4~1.5)∶1.0,洼地(草甸土)1.0∶(1.8~2.0)∶(1.0~1.2)。對于市場上大豆專用復合肥,因比例固定與要求往往不符,在施用時要重新搭配其他肥料進行合理調配比例。
3.3種肥施肥方法
對于種肥的施用,基本原則是要進行深施,這樣施的好處是可以把種子和肥隔開,避免種子與肥料直接接觸,因為肥料與種子直接接觸會造成燒種、燒苗的現象,使苗率降低。另外深施種肥也可以減少肥料的損失,相對延長肥效,待大豆根系長深以后能夠提高吸收率。隨著現代機械的應用,可以使用分層施肥機進行深施,能夠同時完成施肥任務,而且還可以對不同深度進行控制,大豆分層施肥,可以上層施深度為7厘米,下面的底肥施深度為15~20厘米。機械施肥在施肥量和均度程度上都能做到很好的控制。
4追肥要適時適量
大豆生長中,除了要做好底肥的施用,在生育期還要做好追肥,但追肥一定要適時適量,在時間把握上要做到及時,在量的控制上一定要適量,因為并不是大肥就能使產量和質量上能有所提高,相反如果肥量過大反而會造成植株的徒長,影響開花結實。后期追肥是補充后期營養的關鍵,可通過根部追施和葉面噴灑,結合大豆的長勢和土壤肥力適當調整。
4.1根部追肥
苗期追肥。如果土壤肥力較低而且大豆長勢不強,結合第一次中耕進行追肥,時間一般在幼苗到開花期之間,這時追肥主要是促進苗勢,起到促苗壯苗的作用,多以尿素為主,肥量一般為75~85公斤/公頃。
花期追肥:大豆在開花期,一般在中耕除草后進行追行,對于大壟栽植,可以在壟側開溝,深度在5~8厘米,把肥料施于溝中,進行條施,然后再進行蓋土,這樣能減少肥料的損失,最大程度發揮肥效,品種仍以尿素為主,肥量在100~125公斤/公頃。
4.2噴施葉面肥
葉面肥主要就是大豆能通過葉面吸收的一些微肥,象硼、鉬、鋅等微量元素,雖然需求量不多,但如果缺乏也會導致大豆的生長發育不良,導致產量和品質的下降。在選擇時,要根據需要,結合微的含量進行科學選擇。一方面要選擇粘著性和滲透強的葉面肥肥效較好,另一方面要選擇含量高的肥料。噴施時間最好要在花莢期,噴施次數以2次為宜,前后間隔7~10天,濃度基本在500~1000倍液,可根據大豆的長勢進行調整。
5結語
大豆的生長發育離不開充足的肥料,在施用肥料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底肥。控制追肥,要根據土壤、氣候、品種及種植方法等科學選擇肥料和確定肥量,做到施肥及時、肥量適當,既保證大豆營養充分供應,又不至于過多而造成浪費,科學合理的施肥是大豆高產優質的關鍵。
作者簡介:楊麗君,中專學歷,公主嶺市十屋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