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業生產是農民的立業之本、人民的糧食之源,對灌溉工程的規劃設計既是農業發展的需求,也是時代發展的需求。本文通過對農田水利工程灌溉規劃設計原則進行簡要分析,對灌溉工程的規劃設計及保障措施進行簡要的探討,旨在促進農田水利工程灌溉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灌溉;規劃設計
中圖分類號: S274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15.047
農田水利灌溉對于農業生產及農民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環節,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農作物的產量及水資源利用率的高低。在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通過對農田水利工程灌溉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對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及農業灌溉區的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1農田水利工程灌溉規劃設計原則
1.1因地制宜原則
對于農田水利工程來說,由于其地區特性的差異,在進行灌溉規劃設計時既要考慮到周圍環境因素,又要考慮到地勢情況。主要需要滿足以下兩方面條件:第一,由于農作物的需水量受環境條件和地質條件的影響,因此,在灌溉規劃設計時需要考慮到農田的實際情況,對農田的整體布局及現有水利利用結構進行分析,在保證原有結構穩定性的同時,滿足農作物最大需水量條件,從而保證農作物產量。第二,由于地勢高低的不同,水流的方向與流量會發生變化。在設計過程中,可以根據“高灌溉、低排水”的原則進行施工,在地勢較高處布置灌溉渠道,在地勢較低處布置排水渠道,從而形成自流排水、自流灌溉的灌溉方式。
1.2安全為主原則
對于渠道工程,無論是在修建階段還是在使用階段,其安全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在修建過程中,盡量避免高填方、深挖土。在選址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選取透水性強的土質地帶,并且需要適當地設置排洪、泄洪的基礎設施等。為了保證工程的使用壽命,在修建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施工質量,既要包括施工材料的質量,也要保證好工藝的品質,以免在使用過程中對周圍用戶造成影響。
1.3動態發展原則
農作物的生長本身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農田水利作為一個生態與經濟綜合體,也會隨著外界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因此,在農田水利灌溉規劃設計時,需要結合未來的發展趨勢,保證其動態發展。同時,根據灌溉工程的自身特色可以發展其他的一些產業,如利用灌溉渠道的高度差,可以將水力、電力相結合;通過渠道養殖,可以將農業灌溉與水產養殖業相結合,最大化地實現水土資源的充分利用。
2農田水利工程灌溉規劃設計及分析
2.1規模前景預測
現代農業的不斷發展,使小型灌溉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發展好小型灌溉區,不僅可以有效解決好人民最基本的溫飽問題,還可以通過動態發展改變農民的收入結構,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由于各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同特點,小型灌溉區的發展也有所不同,主要受當地環境資源、土地資源、農作物生長狀況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在規劃設計時需要根據各區域的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因地制宜地進行設計。隨著經濟發展的多元化,在修建小型灌溉區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好當地的資源優勢,將農作物灌溉與其他產業相結合,開發其他利用價值,可以提升小型灌溉區的綜合實用性。
2.2規劃技術及實施方法
2.2.1規劃前準備階段 通過實地調查的方式收集當地相關資料,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第一,當地的地理環境資料,通過查找地方志、年鑒等方式,了解地方的降水量、氣候條件、土質條件等;第二,現有的農田水利工程資料,包括之前實施的歷史工程資料等;第三,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當地經濟效益情況 、收入情況等。通過這些調查,了解當地的實際情況,為之后的規劃設計做好基礎準備。
2.2.2工程規劃設計階段 在灌溉工程的規劃設計階段可以采取邊設計邊建設的方式,根據之前收集到的基本資料,構建設計方案,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修改與完善。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與施工單位進行有效而及時的溝通,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值得注意的是,施工季節若選在雨季,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雨水儲存工作,為以后的旱期提前做好準備工作。與此同時,也要注意相關設施的配備工作,如輸水管的建設、清淤工作等,以便灌溉區可以盡快地投入使用。
2.2.3灌溉技術施工階段 在整個規劃設計中需要有意識地加入后期管理問題,并在灌溉工程投入使用之后,開展不定期的檢查指導工作,在此過程中發現問題要及時上報,并提出有效解決措施。同時,對于相關的工程與設備要進行定期的檢測與維護,在保證其安全性的基礎上,還要保證他們的正常工作。
3灌溉規劃實施運行的保障措施
3.1技術保障
應該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結合國內外的先進技術,為農田水利工程的灌溉規劃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同時,需要加強對灌溉工程的研究力度,通過將“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強化自身技術水平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節約成本的作用。
3.2資金保障
可以選擇“誰受益,誰負擔”的方式,以當地自籌為主,國家扶持為輔為原則,充分保障好建設資金的投入,為灌溉工程的進行增添動力。
3.3政策保障
項目可以正常實施,離不開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整個灌溉工程的規劃與設計應該先通過相關部門專業人員的審批,再投入使用,能夠使規劃更為科學合理,增加可操作性。
4結語
農田水利灌溉工程是新農村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基石,對我國農業、農村及農民的現代化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區域發展的特異性,結合最先進的水利灌溉設計技術,高效安全地進行灌溉工程規劃設計,在保護當地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的同時,不斷推進了現代化農村建設。
參考文獻
[1]張哲.農田水利工程灌溉規劃設計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0):1234-1234.
[2]李波.農田水利工程中灌溉規劃設計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2):2702-2702.
作者簡介:田巖,大專學歷,額敏縣水管總站,工程師,研究方向: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