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光++王紅艷++劉金華++隋峰波
摘要:楊樹是我國的主要樹種之一,由于其適應性強,生長快,成材率高,在營林綠化中常被作為首選樹種,所以很受市場歡迎。在楊樹的生長過程中,除了要保證充足的水分及養分外,防治病蟲害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病蟲害的發生對楊樹的生長會產生重要的影響,輕則導致楊樹生長發育不良,重則會導致樹體死亡,造成嚴重的損失,所以一定要做好楊樹的病蟲害防治,本文主要針對楊樹潰瘍病的危害特點進行分析,并給出了一些防治措施,希望在林業生產中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楊樹;潰瘍病;防治;管理
中圖分類號: S763.7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15.050
1楊樹潰瘍病的種類及發病特點
潰瘍病的主要侵害部位是楊樹的枝干,在楊樹的幼苗、幼樹及大樹階段都可以發生,發病后的樹木枝干出現枯梢,嚴重時整株樹木會死掉,相對于大樹,苗木和小樹受害最為嚴重,在營林生產造成嚴重的損失。主要分布地區有東北、華北、西北和華東地區,在林業生產上要多加重視。潰瘍病根據其不同特點主要可分為水泡型、大斑型、爛皮型以及細菌型四種類型。
1.1楊樹水泡型潰瘍病
發病部位主要集中在主干和大枝上,光皮楊樹品種發病時,圍繞皮孔會產生一些小泡狀斑,直徑在1厘米左右。在一些粗皮楊樹品種上,樹皮表面無水泡產生,但會有一些局部性的壞死斑出現。在一些有傷口、死芽及凍傷的地方開始發病,最后形成一些較大的條形或無規則的壞死斑塊。水泡型潰瘍一般在春季多發,特別是移栽后的幼苗特別容易發病,等進入夏季后,樹木生長旺盛,會對病害有所抑制,但到了秋季,又會出現一次發病高峰,此病主要是由于病菌引起,病菌可在樹干、枝條的病斑和病殘體中殘存,病菌會以潛伏狀態在這些地方越冬,第二年春季條件適合便會發病。
1.2楊樹大斑型潰瘍病
楊樹主干的傷口或芽痕處是此病的集中發病部位,發病時,患處會出現水浸狀暗褐色的病斑,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病斑會變成梭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狀,切開病部會發現韌皮組織潰爛,木質部也呈褐色,老病斑有連年擴展的趨勢,最后多斑連片,形成整枝的枯掉,死梢。大斑型潰瘍病是楊樹的最嚴重的病害之一。發病特點是病原菌能在樹皮內越冬,第二年4月中就開始發病,進入5~6月達到發病高峰,7~8月減弱,而到了9月會再次出現一個高峰,10月后天氣轉冷停止進一步發展,不同品種發病情部略有不同,光皮樹種發病重,粗皮樹病菌不易侵入略輕,一般日灼傷口利于病菌入侵,所以陽面病斑較多。
1.3楊樹爛皮型潰瘍病
爛皮型潰瘍也是主要為害楊樹的樹干,不僅侵害楊樹,對于柳樹的一些樹種都會產生危害,也稱為腐爛病,發病后的楊樹枝、干產生皮層腐爛,最后枯死,嚴重發病時會導致大片的楊樹死掉,對營林生產造成的損失較大。此類型的發病規律與大斑型的潰瘍病的發病規律很相近,基本也是4月初發,5~6月盛發,7~8月趨緩,10月停發。
1.4楊樹細菌型潰瘍病
此種類型是新發現的一種潰瘍病,主要是由草生歐文氏桿菌的細菌所引起,主要危害樹干和大枝,發病開始時,在病部會形成五角硬幣大小的橢圓形瘤,外表光滑,隨著病情發展,最后長成大瘤,漸漸轉變成灰褐色,呈梭形或圓柱形,表面一點一點變粗糙并出現縱向開裂。進入夏季,病部裂縫中會流出有臭味棕褐色粘液,切開病瘤會發現內韌皮部變棕紅色,木質部由白色變為灰色,后變為紅色。此病菌也可以在樹干部越冬,可以通過風、雨和昆蟲傳播。發病嚴重時導致樹干腐爛,使樹木生長減弱甚至停止,木材腐爛而全株死亡。相對來講,大樹更容易受細菌型潰瘍病的侵害,生長在低洼地帶的樹木易患此病,夏季修枝后的樹木由于處在此病的高發期,會從傷口處侵入,凍傷、修后傷都容易引起侵染發病。
2楊樹潰瘍病的防治措施
楊樹的潰瘍病的發生與楊樹的自身生長有密切關系,樹木的健康情況及綜合抗逆性強弱、抗病能力大小對于病害的發生與否有直接影響。在防治楊樹潰瘍病時,要加強營林措施,強化管理,加上化學防治,通過強化樹勢,保證樹體長勢,進而提高楊樹的綜合抗逆性和抗病力,在防治時要以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為原則。
2.1加強病情的監測和普查
在防病時要深和實際進行調查和監測,根據病害的發生情況對防治區域的楊樹林進行分類,重病區、輕病區和預防區一目了然,這樣才能根據病害的發生、為害程度及分布采取有效的措施,有的放矢,才能做出有效的防治預案。
2.2加強撫育管理
撫育管理的目的是給楊樹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利于其正常的生長。要進行合理的中耕,進行適當的松土避免土壤板結;要進行科學的除草,避免林地內的雜草叢生,特別小樹的時候,雜草生長過旺會在陽光、水分、養分等方面與樹木進行爭奪,影響小樹的生長,導致樹木生長弱,抗病力差,所以要及時進行除草;楊樹根系發達、葉片寬大,是喜肥水的樹種,在肥水方面一定要保證供應充足,澆透水,施足肥對于樹木的生長是十分有利的。對分化的林分要合理疏伐,合理修枝,及時修除病枝。
2.3化學防治
在發病高峰時主要采取藥液涂抹或注射的方式進行,常用的有潰腐靈、潰瘍靈、多氧霉素、甲基托布津、多菌靈、菌毒清等藥劑,可以在病斑處涂抹,或者用注射器直接在病斑處注射。也可以對樹木的主干和大枝進行噴灑,阻止病菌入侵,達到預防的目的,在秋末時可以在樹干下部涂上白涂劑,用生石灰、食鹽、水以1∶0.3∶10的比例配制。
作者簡介:張宇光,本科學歷,雙遼市雙山鎮林業站,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基層林業生產及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