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君
糖尿病患者社區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的應用分析
汪君
目的 分析社區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的應用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方法 選擇70例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按患者入院后接受的治療護理方式不同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n=35)。2組患者均給予常規的治療護理措施。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行社區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措施,具體包括心理護理、飲食護理、運動護理、健康教育等。比較2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結果 經常規治療和社區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后,2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均得到提高;觀察組患者對生活質量的總滿意率為97.1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5.71%,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U=-3.7062,P=0.0002)。結論 應用社區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質量狀況,顯著提高患者對生活質量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糖尿病;社區護理干預;健康教育
糖尿病(DM)是一種臨床表現為高血糖的代謝性疾病[1]。糖尿病的發病率較高,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傳統的治療方法有口服藥物治療、注射胰島素治療等方法[2]。近年來,有研究提出常規治療的同時伴隨社區護理干預與健康教育能有效保持患者血糖水平穩定,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生命質量。本研究進一步探討社區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的應用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4年5月入南昌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接受治療的7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患者入院后接受的治療護理方式不同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n=35),觀察組中,男17例,女18例,年齡41~74歲,平均年齡(61.3±5.2)歲,平均病程(5.7±3.1)年;對照組中,男19例,女16例,年齡40~75歲,平均年齡(5.9±2.9)歲,平均病程(5.2±2.6)年。2組患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糖尿病診斷納入標準[3-4],且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情況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據患者病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2組患者均給予降血壓降血糖、減少并發癥等常規治療。治療過程中,2組患者均實行常規的護理措施,具體包括常規檢查、注意飲食等護理措施。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觀察組患者社區護理干預以及健康教育。
社區護理干預措施包括:(1)心理護理:向患者及家屬講解關于糖尿病的常識,強調糖尿病的可治性,向患者說明疾病的治療過程,耐心解答患者的問題,消除患者的疑慮。定期對患者實行心理疏導,通過聊天、播放輕音樂等方法幫助患者消除緊張、焦慮、恐慌的情緒,使患者保持良好的信心和樂觀的態度。并與患者建立友好的關系,提高患者的依從性。(2)飲食護理:告訴患者日常飲食中的注意事項,通過控制飲食攝入的各營養元素使患者的血壓血糖處于正常水平,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按照患者的病情程度制定不同的飲食方案,使患者營養攝入充足,膳食均衡合理。如給予高血壓患者給予低脂、低鹽、低糖飲食。(3)運動護理:教導患者進行慢跑、散步、太極拳等有氧運動。運動方式的選擇應根據患者的病情而定,切忌空腹運動。運動護理需要患者的堅持以及家人的監督。(4)藥物指導護理:為患者講解用藥的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具體的用藥量以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強調合理用藥、規范用藥,提高患者的自覺性、積極性,并教導患者注射用藥的準確劑量和技術。(5)跟蹤隨訪:不定期回訪患者,了解患者的康復情況、提醒患者康復時期的注意事項以及定期檢查血糖血壓,關切患者健康。
健康教育:通過宣傳手冊、視頻資料、辦專家交流會等方式為患者宣講糖尿病知識,進行健康教育。教導患者如何在家自己測血壓血糖,使之控制在正常水平。告知患者應改善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正常飲食,通過積極鍛煉增強體質,幫助患者掌握簡單的護理措施。
1.3 觀察指標 運用SF-36量表[5]對患者進行生活質量滿意度的問卷調查,該表共調查36項內容,具體分為心理和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會功能、肌體疼痛等8個維度,每1項都包括不滿意、一般滿意、滿意3個具體選項。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軟件SPSS18.0進行數據分析處理,等級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秩和檢驗(Wilcoxon兩樣本比較法)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常規治療和社區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后,2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均得到提高;觀察組患者對生活質量的總滿意率為97.1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5.71%,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U=-3.7062,P=0.0002)。見表1。

表1 2組患者對生活質量滿意度的比較[n(%)]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終身疾病,糖尿病患者需要長期接受治療。若患者的血糖未得到良好的控制,很容易引發各種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6]。除了常規的藥物治療外,患者還需要日常生活中長期的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血糖。社區護理干預作為臨床護理的延伸,體現了以關注人體整體健康為中心的護理宗旨,對糖尿病患者的支持更具有針對性。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發展與患者日常生活習慣和行為因素有十分密切的關系[7]。健康教育中的飲食、運動及用藥方面的內容,都能有效的提高不同程度病情患者的健康意識,加強了自我管理,強化了遵醫行為,積極了預防了并發癥的發生。多項臨床研究發現,優質的護理干預措施和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的血糖趨于正常,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8]。本研究結果顯示,經社區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80.00%的患者達到滿意,只有2.86%的患者表現為不滿意。而實施常規治療的患者僅有40.00%的患者表現滿意,而有34.29%的患者對生活質量不滿意。經優質護理干預的患者對生活質量的總滿意率高達97.14%,顯著高于常規治療的65.71%(P<0.05),與高娜[9]的臨床研究結果相符。通過健康教育和社區護理干預幫助患者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配合醫囑積極進行治療,有利于患者的生活質量的提高。
總之,應用社區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質量狀況,顯著提高患者對生活質量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劉云萍.社區護理干預對提高糖尿病治療依從性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2,18(15):120-122.
[2] 王愛萍.老年糖尿病的社區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指南,2013, 11(16):364-365.
[3] 宗莉英.社區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對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現代護理(中旬刊),2012,11(10):438.
[4] 方蕾.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區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3):276-278.
[5] 沈琴華,高芷萍,陸曉燕,等.社區護理干預提高糖尿病患者遵醫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1):29-31.
[6] 梁雪愛,白會能,李格,等.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2,18(3):129-130.
[7] 馬靜.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作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3):2169-2171.
[8] 林萍.社區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10,7(10):170-173.
[9] 高娜.關于社區人性化護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探討[J].當代醫學,2014,20(1):133-13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8.066
江西 330000 南昌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汪君)